進入十月份下旬以來,全國各地的蔬菜價格出現大漲,尤其是個別葉菜類蔬菜的身價甚至翻倍,如菠菜、香菜、黃瓜等,成為了菜市場的新貴,甚至比豬肉價格還貴,這讓一些網友開玩笑說:“往年是菜炒肉,今年是肉炒菜!”。為什麼蔬菜價格一直漲漲漲?蔬菜價格什麼時候才能降下來?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探蔬菜漲價背後的市場邏輯。#各地菜價接連上漲原因有哪些#
蔬菜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的資料顯示,最近這段時間,蔬菜價格的漲幅明顯高於歷史同期水平,尤其是綠葉類蔬菜、黃瓜等,上漲幅度明顯,即便是和9月份相比,環比漲幅也達到了20%~60%。引起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天氣的影響,特別是極端天氣帶來的蔬菜減產。今年我國各地極端天氣頻發,在九、十月份,北方地區持續降溫和降雨,對蔬菜生產產生了明顯影響。尤其是一些蔬菜生產大省如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山西等地,都遭遇了極端天氣的侵襲,菜地被淹沒後需要補種,而補種是需要時間的。在補種期間蔬菜主要由大棚蔬菜來供應,但由於低溫,大棚蔬菜產量也受到了影響。這導致很多綠葉類蔬菜上市的時間延後,出現了供需失衡。
二是運輸費用上漲。我國蔬菜供應的格局是產集銷分,目前我國四分之三的蔬菜生產集中在蔬菜年產量2000萬噸的12個省份,蔬菜供應在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的同時,也意味著蔬菜的運輸半徑很大。而今年以來,運輸成本在不斷上升,而且在蔬菜的運輸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敏感的變數是柴油價格,因為都是大貨車,要燒柴油,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漲,年內我國對油價上調了14次,今年5月份,柴油的價格為每噸6600元,而到本月柴油價格已接近7600元,漲幅15%,這就意味著運輸方面油價推升成本的壓力很難消化,勢必會傳導到蔬菜運輸上。
三是生產成本的增加。今年以來,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大幅漲價,導致農資產品如化肥、種子、棚膜、地膜、包裝紙箱等,也都出現了大幅上漲,這導致種植成本提升三成左右,如果目前這種狀況持續,種植戶只能繼續透過調高農產品價格來轉嫁成本。
四是各國央行對貨幣採取量化寬鬆的政策。在後疫情時代,以美國為首的歐美、日韓等國家,對貨幣採取量化寬鬆的政策,包括供應鏈的短缺等等,本身導致這些地區的食品價格在飆升的同時,也會傳導到國內。
因此,近期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是季節天氣因素疊加生產成本上升、國際經濟形勢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蔬菜價格什麼時候才能降下來?
目前極端天氣已經過去,而且很多受災的蔬菜主產區都在努力補種蔬菜,因此,供需矛盾再過一小段時間之後就會明顯緩解。
一是整體上來看,我國的蔬菜供給保障能力很強。我國的蔬菜產量,已經連續10連增,年蔬菜種植面積達3億畝,目前蔬菜年產量為7億噸,人均年蔬菜水果的消費量超過500公斤,穩居世界第一名。同時,目前在田的蔬菜規模是1億畝,同比去年是略有增加的,所以,長期以來形成的蔬菜供應能力,包括蔬菜生產、供應的各個環節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於應對蔬菜短期波動、保供的能力是經受得住考驗的。
二是這次漲幅較大的為葉菜類蔬菜。進入11月份後,隨著南方地區廣東、海南、雲南等蔬菜產區的葉菜大量上市,預計在20天左右這些蔬菜價格就會有明顯降幅,而北方大棚蔬菜也會陸續上市,這都會給市場供給形成有利補充。
三是蔬菜的替代性很強,可選擇性也比較多。而這次根莖類蔬菜如土豆、洋蔥等漲幅並不大,同時國家會投放耐貯存的儲備蔬菜來調節蔬菜供應的結構性失衡。
四是推升蔬菜生產成本上升的因素正在緩解。隨著國家對農資產品管控政策的陸續出臺,比如對農藥化肥相關行業的調控等,使得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的現象在減少,所以總體來說推升成本上升壓力將透過政策紅利的釋放逐步在緩解。
五是農民的種植意願在提高。隨著蔬菜價格的上漲,很多菜農願意擴大種植面積,因為這樣可以短期內獲利更多。
蔬菜價格會有所回落,但不意味著會回到一個很低的價格區間,除了通脹因素外,在供求銜接過程中某些品種存在短期內的結構差異,所以,受災蔬菜品種的價格今年還會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總之,菜價穩則民心安,小小的菜籃子裝的是大大的民生,要確保咱老百姓吃得上、吃得起意義重大,但同時也要儘量避免菜價大起大落對菜農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