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一、背景
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薄弱是實現全面小康的短板,也是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因素。鄉鎮衛生院是我國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基礎,對於實現鄉村振興、分解就醫壓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受制於基礎設施、資金投入、醫務人員等要素的缺乏,使得鄉鎮衛生院在實際執行中所發揮出的作用也是相對有限,與廣大民眾的醫療需求難以匹配,更是影響了我國總體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在行政區劃上,中國有著數量龐大的鄉鎮,這也意味著有大量的鄉鎮衛生院分佈在全國的各個地區,鑑於地位的重要性,如何在當前形勢下創造良好的環境以實現鄉鎮衛生院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二、做法
為進一步探索讓全科醫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能發展”的有效路徑和工作模式,2015年,農工黨中央設立了“同心全科醫生特崗人才基金”,共籌集資金2430萬元,先後在貴州畢節、廣西百色與河池、福建寧德、甘肅蘭州等地開展了“同心全科醫生特崗人才計劃”示範專案,招聘以本科醫學畢業生為主的同心特崗醫生126名,與當地醫學院校達成“成立全科醫學系、培養全科醫生”的相關協議,在國家衛健委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共同支援下,嘗試透過多重政策措施,激勵和引導醫學院校畢業生選擇做全科醫生,投身基層服務,收到了明顯成效。
一是突破原有管理模式,實行“縣管鄉用”,為同心全科特崗醫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該計劃招聘的特崗醫生編制確定在縣級醫療機構。服務期內,分配到鄉鎮衛生院崗位服務;服務期滿,可根據個人意願選擇繼續在鄉鎮衛生院服務或是回到縣級醫療機構工作。
二是保證薪酬待遇和生活待遇,實行“差別化補助”,讓特崗醫生享有體面的工作生活條件。服務期內,按照各鄉鎮衛生院的邊遠艱苦程度、服務人數多少,特崗醫生每人每年分別享受由“同心全科醫生特崗人才基金”提供的3~5萬元“差別化補助”,確保特崗醫生年度總收入不低於其人事關係所在縣級醫療機構同類人員平均收入水平。
三是加大培訓培養力度,實行“雙導師制”,努力提升同心全科特崗醫生的醫技服務能力。一方面在縣內聘請導師與特崗醫生建立一對一幫帶制度,每個季度到縣裡導師處跟班學習15天以上,並保持暢通的聯絡和資訊交流渠道。另一方面農工黨中央聘請了北京醫院、協和醫院、復旦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等全國知名醫院、醫學院29名專家組成導師團隊,建立了專家與特崗醫生經常性聯絡指導和諮詢機制。
四是綜合多種激勵措施,實行“晉升有獎”,使特崗醫生產生較強的職業成就感。在職稱晉升、培訓教育等諸多方面給予優待和幫助。特崗醫生可提前一年申請晉升職稱。
五是傾聽心聲適時關懷,給予“精神激勵”,讓特崗醫生具有較強的職業榮譽感。農工黨中央和當地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透過走訪、慰問、座談等多種方式,關心幫助特崗醫生。
(免責宣告:該展示案例內容系釋出單位或個人自主供稿,僅供學習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