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不搶來”的玩具好像都不香似的,如果孩子的東西被搶,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
“你是姐姐,要讓著客人”
記得我家糖果2歲半的時候,有一天同事領著同齡小朋友過來做客,本來兩個孩子在客廳的毯子上玩得挺好,結果因為一件玩具起了爭執。
小客人和小糖果都說這件玩具是自己的,女兒急得快哭了。同事趕忙過來勸架,“這是姐姐的,快還給她!”
人家受邀來我家玩,聽到同事這麼說,我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我厲聲對糖果說:“你是姐姐,要讓著他。”
小糖果委屈巴巴地將玩具遞給了小夥伴,誰知這小傢伙變本加厲,一會兒工夫就把所有的玩具都據為己有,我才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為了自己的面子,忽略了女兒感受,武斷地讓女兒學會謙讓,她長大後會不會變成一個“逆來順受”的人呢?
而對於那些習慣於“巧取豪奪”的孩子來說,也未必是件好事,一時佔便宜、沒規矩,長大後再想矯正就來不及了。
之前金星在節目中分享了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發人深省。
等地鐵的小美,因為拒絕給陌生男孩雞排吃,不但被寶媽言辭侮辱“不是個好東西”,還險些被男孩推到站臺下,釀成大禍。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很小的時候尚且不能區分你我,但家長要懂得“界限感”,教好孩子。
分析:謙讓、分享、被剝奪,這幾個概念別混淆了
謙讓是一種美德,“孔融讓梨”的故事深入人心,但它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自願,且所有權為自己所有。
不能說孩子在“謙讓”過後,所有權就易主了,這是私有權利“被剝奪”,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如果一直讓孩子忍氣吞聲,孩子也會感到很迷茫。謙讓是傳統美德,但我也有不謙讓的權利!
再來說說“分享”,心理學研究發現,差不多在孩子2歲大的時候,就會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口頭禪往往是“這是我的”,這是孩子物權意識發展的正常表現。
自私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不要被家長偏激地理解為“小氣”,4歲以前的孩子,任由他們“自私”天性的發展,4歲後再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是比較合適的。
分享的前提,一是孩子具備了一定的物權意識,知曉借、還、偷的大體涵義,更加懂得分享的真諦;二是孩子要從分享中獲得快樂的體驗,而非強迫。
告訴孩子,不謙讓是權利,也要學會面對“拒絕”
不懂得拒絕的孩子,很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寧可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別人,生怕惹別人一點不高興。
當孩子的東西被搶後,父母要告訴孩子這幾點——
① 你有支配自己東西的權利,給與不給都可以,給別人玩具是一種謙讓,不給也無可厚非。
② 自己的東西保護好,別人的東西我也不要,在這件事情上不能雙標。別人同樣有拒絕你的權利,不能因此惱火,保持平常心,尊重都是相互的。
③ 面對強者的“搶奪”,如果自己力量足夠,可以搶回來;如果力量不足以支撐“野心”,要及時向父母、老師等尋求幫助,不能助長他人的囂張氣焰,許多校園被霸凌者,都是從一件小事“忍讓”開始的。
④ 學會和小夥伴進行分享、輪換、交換等多種方式,而不是搶來搶去,能夠合作共贏的孩子,眼前是贏得玩具,長大後很可能是贏得未來!
⑤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人父母,不要動輒就說“你家這手辦不錯,送我家孩子吧”之類的話,很沒營養,還會帶壞小孩子。謙謙君子,處世有方,要知道,你的一言一行會在耳濡目染中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後,如果你家孩子的玩具被搶了,你會怎麼辦?
內容來源:寶寶樹使用者@糖果媽媽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