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組織召開振興河西國家玉米繁育制種基地座談會,提出組建創新聯合體,組織省內外玉米制種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中下游企業創新資源,實現玉米種質資源原始創新重大突破,產出一批突破性玉米新品種,推動河西國家玉米育繁制種基地振興,守護好農業“晶片”。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玉米又是我國產量僅次於小麥的主要糧食作物,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居秋糧作物之首,玉米不僅是重要的飼料作物,還是食品、化工、燃料、醫藥等行業的重要原料。
發展玉米生產,種子是基礎。
甘肅省具有建成高水平現代玉米制種基地的科技支撐、自然資源和產業基礎。甘肅屬於乾旱和半乾旱農業區,常年氣候乾燥、降雨量少,晝夜溫差較大,氣候條件獨特,非常適宜玉米制種產業的發展。
“尤其是位於甘肅西部的河西走廊和中部的沿黃灌區,具有優越的灌溉條件,適宜建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玉米制種基地。”甘肅省副省長張世珍表示。經過多年努力,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有這樣一組資料,2020年,甘肅全省玉米制種面積129.6萬畝,產種5.46億公斤,分別佔全國總面積和總產量的55.6%和59.7%,90%銷往黃淮海、東北等26個省份,保障了全國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種。
發展玉米制種的自然條件非常優越,但制約因素也比較突出,比如,還存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相對滯後、種質創新和育種技術相對薄弱、企業競爭力不強,育種創新能力較低、土壤質量下降嚴重、生產環境隱患多等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制約因素?中國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學家戴景瑞認為,要旗幟鮮明的開展種業聯合攻關體制機制的創新,打造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引領的產學研一體化新機制。
長期擔任著甘肅省內首個種子行業院士專家工作站—敦煌種業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首席專家的戴景瑞,見證了敦煌種業在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體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效,也對於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產學研融合體系的創新能力充滿信心。
透過前期大量論證,甘肅省認真梳理制約甘肅玉米制種發展的產業問題、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整合優勢創新資源集中開展聯合攻關和技術合作,提出了構建以甘肅省敦煌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敦煌種業)為牽頭單位的創新聯合體。
為什麼要以敦煌種業為牽頭企業?記者梳理發現,敦煌種業在實施以科技創新驅動戰略作為推動現代種業跨越式發展中,能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能扛起“打贏種業翻身仗”的使命擔當。
“我們公司有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發平臺11個,品種測試及審定渠道9個;玉米制種面積常年10萬畝以上,位居全國第一,已建成世界領先、全國最大的種子加工線6條;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1.2億畝。”敦煌種業研究院科研專案部部長馬世軍告訴記者。
同時,聯合體聚集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張掖金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敦煌先鋒良種有限公司、華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國內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創新型企業,為聯合體開展研發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實踐基礎。
馬世軍說,聯合體整合國內優勢科研單位、種子產業上中下游企業共同參與,透過常規育種技術與生物技術、資訊科技、智慧技術有機結合,加快構建高通量、精準高效的工程化育種平臺和生物育種大資料平臺。聯合體組建後,由專家委員會提煉形成科技專案,研發的專案涵蓋了種質資源收集儲存與保護利用、種質資源鑑定評價、新品種選育、配套機械研發推廣、種子繁育配套技術研究、重大玉米新品種示範推廣等。
“組建聯合體的目的非常明確”張世珍說,“就是要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出一批支撐甘肅省鄉村振興的重大玉米新品種。”
甘肅省定了這樣一個目標。到2023年,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創新機制健全、種質資源保護能力顯著增強,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領軍性創新企業,形成以育種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企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育種體系與品種測試體系,基本建成與現代種業相適應的良種繁育體系,制種繁種基地機械化率達到80%以上,顯著提升甘肅省種業在全國的位勢。
文/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編輯/範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