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農耕歷史悠久,而且地大物博,但是農業卻輸給了國土小且沙漠多的以色列。是新中國建國時間太短嗎?是底子薄嗎?或者是包產到戶分散生產造成的?
我認為要從縱向的歷史發展看,也要從橫向的比較來分析。
先從縱向看。漢族的確是以農耕為主,但是多次經歷了擅長遊牧的少數民族統治,元朝和清朝的統治都影響了農耕的發展。中國發展現代化的時間並不長,歐洲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制度數百年,有了工業革命,中國才開始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幾百年是非常關鍵的時期。西方列強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中國經歷了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中日甲午戰爭、辛亥革命、軍閥混戰、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一次抗日戰爭,直到新中國成立,才開始制定發展農業的計劃。提出了建設四個現代化,其中就包括農業現代化。前期經歷了農業學大寨和人民公社,興修水利,開荒擴耕,後又開始聯產承包。中國要用短短几十年的發展,超過已經工業革命兩百多年的歐洲和美國,是不現實的。吃苦和奮鬥是必須的過程。但早晚有一天會追上,也許就在最近的二十年之內。
從橫向來看。中國地肥水美,農民對優厚的自然條件依賴性強,形成了耕地種植,大水澆灌的習慣。中國農民常說“長草的地方才能長出好莊稼”,意思就是能長草的地方土壤肥沃。事實就是如此,草木茂盛的地方不但能長好莊稼,還有害蟲和雜菌,複雜的生物種群。在這樣的環境下種植,既要深翻土地,消滅雜草,也要施肥施藥,消滅利於雜草和病蟲害存在的環境,創造有利於作物生長的環境。許多農業技術是用到對抗雜草與病蟲害的。
中國山東省的高溫棚生產區,正在換大棚塑膠膜
這種地肥水美的土地適合種植大田作物,統一用大型農機管理,無人機噴撒農藥。但是,中國農民把大地塊劃分了,還在這種複雜的生態環境下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在設施大棚中,病蟲害會越來越嚴重,因為害蟲病菌可以在棚裡越冬。農民就創造出了各種對抗病蟲害的高著,往大棚中灌藥,高溫悶棚,殺死病菌和蟲卵。總之,中國農民大多沒考慮過離開對土壤的依賴,一直在與成分複雜多變的土壤硬槓。
以色列農業模式,已經看不到土壤。
再看以色列,沙漠多,缺水,自然環境下不利於作物生長,沒有綠色植物就沒有一隻蝴蝶和一條蟲子。以色列人在這樣的乾淨環境下,不需要與病蟲害鬥爭,只要在沙漠中創造出有利於作物生長的環境就可以了。沒有土就搞無土栽培,用椰糠等物質作培養基質,用滴灌等水肥一體化的澆灌方式,每滴水每粒肥料都不浪費。只要前期多些投資,把這套設施建起來,後期管理就容易且高效。以色列的農業科技是被惡劣的自然環境逼出來的。
相比較而言,中國農業的落後不是政策問題,也不是資金問題,而是優越的自然條件給慣出來的。中國農民自我感覺就這樣也能生產,就這樣也能活著。而以色列是不行的,如果按照中國的模式搞農業,以色列人要餓死了,活著都是問題。
中國的高溫大棚,仍然讓作物長在土地上。
如果大自然是家庭,各民族是孩子的話,有句俗語,“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以色列農民因為自然條件惡劣而逼自己提高生產技術,數百年來與沙漠鬥爭,創造出了好的經驗。中國農民則因為自然條件優越而因循守舊,數千年不變耕地作業和大水澆灌。
既然發現了這個問題,就需要有所行動。中國可以虛心向以色列這樣的先進國家學習農業,向沙漠地帶進軍,在沙漠裡建設新的農業生產基地,生產出高品質的綠色有機蔬菜,把地肥水美的平原改成大機械作業的糧田。
這種改天換地的大規模調整,需要先鋒隊的參與。首先還是要吃苦,在中國的不毛之地,在沙漠上搞建設。中國的沙漠是否適合這種神操作也是未知數。中國的沙漠都不靠海,而在內陸。但可以先試試再說。
除了向沙漠進軍,也可以在地肥水美的環境下解除對土壤的依賴,採用以色列的設施發展經濟作物的生產。畢竟還是節約了用水用肥用藥,也節省了人工,還提高了產品質量。
以色列實際控制面積2.5萬平方公里。中國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以色列的三百多倍。
以色列目前實際控制面積2.5萬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