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使人不自覺落淚的經典電影有哪些##科幻電影##頭條#

編者按:

最近這段時間,對於影迷圈和科幻圈而言,最熱門的話題或許就是電影《沙丘》的上映了。

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弗蘭克·赫伯特的同名小說,《沙丘》原著在1965年首次出版時便大受歡迎,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之一。時隔半個世紀,《沙丘》再度被搬上大銀幕(首部影視化作品是1984年上映、由大衛·林奇執導的同名影片),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在視聽層面為我們呈現出一部真正具有史詩感的科幻電影。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沙丘》劇照

《沙丘》的熱映為我們打開了太空史詩型別作品的大門。影史上著名的《星球大戰》系列、《星際迷航》系列也都屬於這一型別。至於文學中的太空史詩,那經典的作品就更多了。

相較於硬科幻作品,太空史詩在知識科普之外,更多地為我們描繪了高科技下另類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當人類把自己的生活疆界拓展到宇宙空間,一切會有什麼不同?

藉著《沙丘》的東風,今天時間君就和大家來聊聊科幻文學史上那些經典的太空史詩,跟隨科幻文學大師們的筆觸,領略神秘又迷人的宇宙生活。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黃金時代的來臨:走進阿瑟·克拉克的太空史詩

主講人:汪詰

本文內容選自豆瓣時間專欄

《迷途的蒼穹——科幻世界漫遊指南》

如果說法國的凡爾納和英國的威爾斯包攬了科幻文學古典時代的所有成就,那麼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四位美國作家則將科幻創作引入黃金年代。

這四位作家分別是:美國《驚奇雜誌》的主編約翰·坎貝爾,科幻作家海因萊因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後面三位則被稱之為黃金時代的科幻三巨頭。當然,整個黃金時代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僅僅只有這三位科幻作家,還有很多優秀的科幻作家共同支撐起了那個輝煌的時代,但限於篇幅,我也只能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幾位介紹給大家。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阿瑟·克拉克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阿瑟·克拉克 1917- 2008 (圖源豆瓣讀書)

克拉克其實是個英國人,而且常年居住在斯里蘭卡進行創作,不過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美國發表,因此,他依然被認為是美國科幻的代表人之一。

克拉克是《三體》作者劉慈欣最為喜愛的科幻作家,沒有之一。劉慈欣的原話是:我的所有小說都是對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劉慈欣是如此說明克拉克對自己寫作的影響的:

1980年的一個冬夜,一位生活在斯里蘭卡的英國人改變了我的一生,他就是西方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我看到的書是《2001太空漫遊》。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曾經無數次幻想過一種文學,能夠對我展現宇宙的廣闊和深邃,能夠讓我感受到無數個世界中的無數可能性帶來的震撼,在當時現實主義的黃土地上,那種文學與我所知道的文學是如此的不同,以至於我根本不相信她的存在。當我翻開那本書時,卻發現那夢想中的東西已被人創造出來。

或許大家對於科幻的理解和劉慈欣一樣,認為科幻就應該是描寫漆黑深邃的宇宙、冰冷白色的航天器、神秘莫測的地外文明,只有寫了這些,那才叫科幻。那麼,克拉克的作品可以說滿足了你們對科幻小說的全部期待。

更重要的是,克拉克寫的是真正的科學幻想下的太空題材,而不是把戰馬改為飛船、左輪手槍改為鐳射炮的太空牛仔片。

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宇宙的宏大和深邃?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一光年有多遠?阿瑟克拉克是那個年代中第一個真正寫出了宇宙宏大的科幻作家。他寫的最多最好的作品幾乎都是太空題材的科幻,其中有兩部系列作品最具有代表性,一部是《太空漫遊系列》,一部是《拉瑪系列》,全都是在太空和地外文明這兩個大背景下的史詩級鉅著。

尤其是《太空漫遊系列》,這個系列一共是四部小說,除了《2001太空漫遊》,還有《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和《3001太空漫遊》,他們已經成為了所有太空科幻迷心目中《聖經》一般的存在。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2001太空漫遊》中文版封面 (圖源豆瓣讀書)

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從太空漫遊系列的第一部小說《2001太空漫遊》開始,走進阿瑟克拉克的太空史詩。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個人認為,《2001太空漫遊》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具有史詩性質的太空題材科幻,也是第一部不把人作為文學主題的文學作品。

在《2001太空漫遊中》,主角其實不是人,而是宇宙,而小說中的人只有一個符號化的意義,小說真正描寫是宇宙的神秘、太空的浩瀚、人的渺小、以及當人類面對神秘宇宙時產生的恐懼、孤獨和敬畏。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部小說的創作過程。

1964年,此時的美國正在和蘇聯開展太空競賽,阿波羅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人類即將在五年後首次登陸月球,全美國人民都對太空充滿了熱情。

同年,傳奇大導演庫布里克突然決定要拍攝一部科幻電影。熟悉庫布里克的人都知道,這位傳奇導演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必屬精品。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導演庫布里克(圖源豆瓣電影)

庫布里克找到了他心目中最會描寫太空的作家克拉克,希望克拉克能為自己量身定製一個太空科幻劇本。克拉克欣然接受邀請,於是這兩個天才聚到了一起,據說他們買來了幾乎所有過去拍過的科幻電影,每看一部就會說一句“太爛了”或者“完全不符合科學”,然後扔掉。

最後,他們決定以克拉克之前寫過的一遍短篇科幻小說《崗哨》為藍本,擴寫成一部科幻電影劇本。因此,《2001太空漫遊》的小說和電影創作是同步進行的。

庫布里克是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為了把太空中的場景和失重的狀態拍攝的逼真,電影的上映日期一拖再拖,直到1968年才上映。雖然剛上映的時候譭譽參半,但到今天,已經無人否認這是科幻電影史上永遠的經典作品,即便在今天看來,他的畫面也絲毫不過時,你依然很難想象這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拍攝的電影,他的電影特效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電影,毫無懸念地獲得了1969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電影《2001太空漫遊》劇照

小說和電影,各有各的看頭,我們今天主要來看看小說。

一部小說,既然被稱之為史詩,那麼首先它必然有宏大的敘事。而這部小說敘事之宏大,超越了之前任何一部小說。克拉克從三百萬年前的人猿開始,一直寫到2001年。

全書描寫了三個看似相互獨立的故事,但其實又都被同一樣神秘物體串聯起來。

第一個故事講的三百萬年前的非洲,一群人猿在貧瘠的土地上求生,他們飽受飢餓、疾病和猛獸的威脅,隨時都有滅種的可能。

一天早上,人猿的居住地附近突然出現了一塊一人多高的黑石板,就像一雙冷峻的雙眼,靜靜地打量著面前的這群人猿。此時的人猿們並不知道,一股神秘的力量已經在悄悄地影響著他們的智力。

似乎在一瞬間,人猿們突然明白了骨頭和石頭可以當作武器,他們用這些最原始的武器狩獵,攻擊另外一群人猿,於是,從這一刻起,這群人猿不再是猿,他們變成了智人,人類文明無可避免地誕生了。

如果說原始人對宇宙的幾分鐘凝視是看到了一顆寶石,其後所謂的整個人類文明,不過是彎腰去拾它罷了。第一個故事結束。這是太古第一夜的故事,也是文明曙光出現的故事。

第二個故事一開始便是300萬年後的2001年,此時的人類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很多個基地,具備了星際航行的能力。

在一個名為“第古隕石坑”的美國基地中出現了神秘的強磁場,深入挖掘後,人們竟然發現,深埋在月球的地底深處,竟然有一塊神秘的巨型黑石板,地質年齡是300萬年,這正是磁場的來源。

這塊黑石板表面絕對平坦光滑,至少以人類的科技,無法觀察到表面的任何凹凸不平,它的長寬高的比例在人類能掌握的任何精度下測量都是精確的1:4:9,這三個數字剛好是1的平方,2的平方和3的平方。這顯然不是人造的物體,它以這樣一種特殊的形式,傲慢地藐視著人類的科技。於是,美國政府派出航天評議會主席佛洛依德前往月球調查此事。

這裡向大家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克拉克的科幻小說是真正的科幻?因為在克拉克筆下的太空航行是真正的太空航行,他最擅長的就是細緻地描繪宇宙飛船中的各種其妙體驗。

比如,在克拉克的筆下,太空飛船上的廁所是怎樣的呢?在克拉克的設計中,一個人進入太空廁所,首先是將自己在坐便器上固定好,然後按下一個啟動按鈕,整個廁所便會旋轉起來,於是產生四分之一個地球重力的微重立場,這時候人就可以正常大小便了,結束後,再按下停止按鈕,廁所旋轉到初始位置,停止,人起身走出廁所。

在真實的空間站中,宇航員上廁所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今天真實的解決方案不是靠旋轉產生微重力,而是用一根管子把大小便吸掉。比起克拉克的方案來,雖然經濟便捷了許多,但是舒適程度上就差遠了。

我再給大家念一段小說中的文字,這也是真正的科幻作家才能寫出來的硬科幻:

一個在地球上體重一百八十磅的人到了月球,會發現自己才重三十磅,他也許會覺得挺高興。因為只要保持均衡的速度,沿直線行動,他就會感覺到一種神奇的漂浮感。但是一旦他要想轉彎,或突然停步——那麼他就會發現,自己一百八十磅的質量所產生的慣性絲毫不減。質量與重量不同,質量是恆定不變的,無論是在地球上、月亮上還是太空中,大小其實都是相同的。所以,在正確適應月球生活以前,人們必須懂得:一切物體的慣性實際上要比重量高出五倍。這一點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衝撞和嚴重磕碰才能體會,月球上的老兵們看到新來的人總是躲得遠遠的,他們很清楚這些新兵蛋子在習慣月球的重力之前都會幹些什麼。

我們回到小說上來,當佛洛依德和其他科學家來到黑石板所在的現場進行研究時,黑石板突然向土星射出了一束強烈的電磁訊號。就此,一個巨大的懸念展開,黑石板是不是在跟一個外星文明通訊?為了解答這一謎題。人類派出了“發現號”宇宙飛船遠征土星,去尋找答案。第三個故事由此展開。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土星任務是本書的主軸,而書名《2001太空漫遊》指的就是這一段前往土星的旅程,所以,真正的大戲都將在這一段旅途中發生。(電影中改為了木星,因為缺乏特效製作技術)

發現號宇宙飛船的成員一共有六名,二名清醒著的飛船駕駛員普爾和鮑曼,三名冬眠中的科學家,還有一名其實不是真正的人類,而是可以控制整個飛船的超級人工智慧HAL9000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9000

克拉克給這臺人工智慧取的名字是H. A. L.明顯是在隱喻IBM,因為H的下一個字母是I,A的下一個字母是B,L的下一個字母是M。克拉克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人工智慧這個概念出現還不到10年,那個時候的計算機主要還是極為笨重的電晶體計算機,小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只是剛剛在實驗室中出現,IBM公司是當時在計算機研發領域的領頭羊。

克拉克筆下的HAL9000並不是一個人形的機器人,它只是一個執行在飛船計算機中的一個程式,可以利用飛船上的擴音器與人對話,並且可以利用飛船上無處不在的感測器來觀察飛船內外的情況。但就是這臺人工智慧HAL9000卻在飛行途中出現了精神錯亂,險些毀掉整個任務。

原來,對此次土星任務的真實目的,兩名駕駛員普爾和鮑曼是不知情的,而HAL9000和三名冬眠中的科學家是知情的。接下去,就發生了一系列情理之中但又在意料之外的驚人情節。

HAL為了隱瞞真相,不得不向宇航員撒謊,一開始是一些輕描淡寫的小謊言,而我們都知道,為了圓一個謊言就不得不撒更多的謊言,HAL也像人一樣不斷地被迫升級自己的謊言,到最後他被迫撒謊說飛船外部的一個器件壞了,必須修理,於是普爾就出艙去更換那個壞了的零件,這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為了不讓自己的謊言被戳穿,HAL竟然操縱飛船弄破了普爾的宇航服,將他暴露在了真空中,一下子就弄死了普爾。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電影《2001太空漫遊》劇照

在這個情節的設計上,克拉克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已經涉及到了人工智慧開始具備自我意識這個題材,而自我意識則是在克拉克之後機器人科幻的一個最重要的題材。

HAL變得越來越瘋狂,禍也是越闖越大,他接著又弄死了三名冬眠中的科學家。鮑曼不得不和這個瘋狂的人工智慧開始鬥智鬥勇,最終,人類還是戰勝了機器,鮑曼成功地拔除了HAL的記憶體,奪回了飛船的控制權。

地球方面得知了這一系列的變故後,不得不向鮑曼合盤托出了此次土星任務的真相:在土星的一顆衛星土衛八上發現了一個異常的亮斑,而月球黑石板發射的強烈無線電訊號就是朝這個亮斑發射的,發現號的任務就是調查土衛八上是否存在外星文明。地球方面希望鮑曼不要放棄任務,繼續獨自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鮑曼決定接受這個任務。

經過漫長的太空飛行之後,鮑曼獨自駕駛著發現號抵達了土衛八附近。在這裡,克拉克對土星的光環進行了細緻的描寫:

當“發現號”到達土星附近時,太陽正在多條光環中緩緩落下。這時的光環,就像是橫跨天際的一條細長銀橋;雖然光環很稀薄,只能使陽光微微有點減弱,但光環中成千上萬顆晶體卻把陽光折射成使人眼花繚亂的璀璨煙火。當太陽走到那幾千公里寬的軌道冰流後邊時,寒冰的幻影交叉移過天際,使整個天空形成一片遊動的焰火。最後,太陽落到光環的下邊,好像穿越一道道拱門,漫天的煙火也就漸次消失。

隨後,在太空中又出現了一塊巨大的黑石板,形狀和比例與月球上的那塊一模一樣。當鮑曼駕駛著飛船慢慢地靠近這塊黑石板後,竟然發現,這塊黑石板與月球上的那塊不同,它其實是一扇門,通向另外一個時空,如果用科學術語來講,黑石板是一個蟲洞

鮑曼的飛船直接穿越了蟲洞,也與地球失去了聯絡。克拉克細緻地描繪了穿越蟲洞時的奇景,當然,這個完全是憑想象的,因為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科學理論能夠讓我們推測出蟲洞中的真實情況,實際上,蟲洞現今也依然只是理論物理中的數學產物,人類並未在宇宙中觀測到真實的蟲洞。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穿越蟲洞時的奇景(電影《2001太空漫遊》劇照)

鮑曼穿過蟲洞後,來到了一間顯然是地球之外的超級智慧文明為他準備的房間,這間房間是按照地球上某部電視劇中的場景建立的。鮑曼並沒有見到任何外星人,甚至也沒有人跟他對話,但是他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外星文明對他的關懷。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電影《2001太空漫遊》劇照

在小說的最後,鮑曼的記憶突然開始倒流,在他的意識中,人生開始反演,但所有的記憶並未丟失,他的肉體與精神被進行了徹底地改造,成為一種超越物質和超越時空的存在,或者說他變成了一種超級生命體,克拉克給重生的鮑曼取了一個名字:星童(Star Child)。

今天的我們為什麼需要《沙丘》?


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星童”形象

也說不清是星童的肉身還是意志返回了地球,他發現近地軌道中有一枚蟄伏已久的導彈,人類熟悉的歷史正面臨著終結。於是他略微施展了一下意志,那枚百萬噸級的花朵無聲地綻放,給沉睡中的半個地球帶來一場短暫而虛假的黎明。克拉克是這麼給小說結尾的:

然後他等著,整理著思路,琢磨著自己尚未經過試驗的力量。因為儘管他已是世界的主宰,他還不大肯定他下一步該做什麼。他早晚會想出來的。

很明顯,這是一個開放式的未完待續的結局,克拉克預謀好了是要寫續集的,確實就是這樣。

關於小說最後把鮑曼“神化”的描寫,讀者群分裂成兩個陣營,愛這個結尾的人愛的要死,認為這是科幻大師豐富想象力的展現,非常震撼。但不喜歡的人卻認為克拉克走的遠了點,從科學幻想已經走到了純幻想的那頭,丟掉了必要的科學性。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的故事後,是怎麼看待這個結局的。

END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或關注豆瓣時間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文章!)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28

相關文章

【紅色故事繪】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之《紅巖精神》
精神形成 紅巖精神的形成並非偶然,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和特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產物. 這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就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個特定的社會環境就是國民黨統 ...

【黨史上的今天】今日推薦連環畫《彭德懷》

【黨史上的今天】今日推薦連環畫《彭德懷》
1953年7月31日,彭德懷被授予"朝鮮英雄"稱號,特別推薦連環畫<彭德懷>. 1953年7月31日,彭德懷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授予的"朝鮮民 ...

【黨史上的今天】今日推薦連環畫《血染的風采》

【黨史上的今天】今日推薦連環畫《血染的風采》
1981年9月19日,鄧小平檢閱了華北某地舉行的軍事演習部隊,特別推薦連環畫<血染的風采>. 1981年9月19日,鄧小平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北某地參加大規模軍事演習的現代化裝備部隊. ...

尋紅色舊物 說黨史故事⑪丨傳承的“軍號”
來源:武義融媒體中心-武義新聞網 編者按 老物件訴說著往昔歲月,老照片記錄著一段歷史.它們是那個年代的斑駁印記,是歲月的"留聲機".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縣委組織部聯合縣融媒 ...

「退役不褪色」貴州省最美退役軍人陳曉義:用心講好紅色故事
"貴州是紅軍長征經過的11個省中活動時間最長.區域範圍最廣.發生重大事件最多,留下革命精神最為豐富的省份."在貴州海智達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義看來,紅色文化是多彩貴州的文 ...

黨史上的今天|10月14日
黨史上的今天 1950年10月14日,政務院作出<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1951年,毛澤東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到1957年冬,治淮工程初見成效. 1979年10月 ...

「今日推薦」泰韓合作的經典恐怖電影——靈媒

「今日推薦」泰韓合作的經典恐怖電影——靈媒
今天我要講的是今年比較受大眾期待的一部恐怖電影--<靈媒>,不知道喜歡恐怖劇情的你對這部電影有沒有或多或少的瞭解. 這部影片是由韓國著名導演羅泓軫(因<追擊者>.<黃海& ...

「今日推薦」日本大東建託公司的活用CLT的住宅開始銷售

「今日推薦」日本大東建託公司的活用CLT的住宅開始銷售
一,大東建託公司活用CLT的住宅開始銷售 大東建築委託株式會社從11月1日起,開始試行銷售利用CLT(正交整合板)的戶建訂購住宅"Groun DK". 採用該公司獨創的" ...

「紅色故事」“亮劍”將軍王近山的下放歲月

「紅色故事」“亮劍”將軍王近山的下放歲月
#紅星線上# #頭條紅色文化# #頭條讀書院# "亮劍"將軍王近山的下放歲月 王近山.黃慎榮一家 開國中將王近山是曾經熱播的電視劇<亮劍>中主人公李雲龍的原型之一,他曾 ...

黨史上的今天:7月21日
重要論述 1947年7月21日 毛澤東在陝西靖邊小河村召開的中共中央擴大會議上講話.講話指出:對蔣介石的鬥爭,計劃用五年的時間來解決,從過去這一年的成績來看是有可能的.山東的局面最近可以轉變,陝甘寧邊 ...

黨史上的今天:10月12日

黨史上的今天:10月12日
重要論述 1938年10月12日-14日 毛澤東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報告正確地分析了抗日戰爭的形勢,規定了黨在抗戰新階段的任務,為實現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進行 ...

【黨史上的今天】9月19日

【黨史上的今天】9月19日
重要論述 1927年9月19日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受挫後,毛澤東在瀏陽文家市裡仁學校主持召開中共前敵委員會會議,主張放棄攻打長沙,把工農革命軍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轉移,尋求落腳點,以儲存實力, ...

今日推薦書籍:《用得上的哲學》和《慢煮生活》等5本書

今日推薦書籍:《用得上的哲學》和《慢煮生活》等5本書
1 <慢煮生活> 豆瓣評分:9.2 內容簡介: 懷念汪曾祺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文字. 本書為汪曾祺逝世20週年精裝紀念散文集. 完整收錄<五味><昆明的雨>&l ...

黨史上的今天:9月21日

黨史上的今天:9月21日
重要論述 1949年9月21日 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致開幕詞.他在陳述了中國目前的軍事形勢和政協會議的由來及其作用之後,指出: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 ...

今日推薦故事:老王借牛

今日推薦故事:老王借牛
老李和老王是一個村. 老王上個幾天學堂,他喜歡書法,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每逢過春節,村裡的人都喜歡找他寫寫春聯. 老李也讀過幾天書,他有點咬文嚼字,善於談今論古.每逢農閒的時候,村裡的人總喜歡找他坐 ...

黨史上的今天:7月29日

黨史上的今天:7月29日
重要論述 1948年7月29日 毛澤東審閱修改新華社社論稿<人民解放戰爭兩週年總結和第三年的任務>,加寫兩段文字.其中一段文字是:中國的革命是不能在一次武裝及簡單的鬥爭中就能完全勝利的,中 ...

民間小故事:屋簷上的瓦神

民間小故事:屋簷上的瓦神
本故事為聽州故事會原創作品. 從前,在聽州的山村之中有一戶人家,祖孫三代居住在一起.那家的爺爺喜歡養貓,還有一個怪習慣,就是經常會往屋簷之上扔一些骨頭與肉塊.孫子二娃不解,問爺爺為什麼要向瓦塊上扔骨頭 ...

黨史上的今天7.15 | 廣東啟動改革開放“先走一步”
戳音訊,聽廣東黨史故事↓↓↓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兩個報告>(即中發[1979]50號文). 中央和國務 ...

【黨史天天學】今日中國,再不是1937年的中國!

【黨史天天學】今日中國,再不是1937年的中國!
"盧溝橋!盧溝橋! 國家存亡在此橋!" 在中國 沒有哪座橋像盧溝橋一樣 讓億萬同胞刻骨銘心 它曾被馬可·波羅稱為 "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501座形態各 ...

黨史上的10月10日

黨史上的10月10日
1934年10月中旬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等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1月中旬至1935年11月中旬,紅二十五軍,紅四方面軍,紅二.紅六軍團也相繼撤出鄂豫皖.川陝.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據地,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