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保
常言道,電影看新不看舊。
但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重映電影”似乎卻已成為了全球電影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伴隨著《入殮師》此次在內地影院的正式開畫,今年已有7部影史經典在內地“重映”了——這一次,你補上了那張遲來的電影票了嗎?
誠然,無論是《入殮師》還是《阿凡達》《指環王三部曲》《情書》《天堂電影院》……能在內地大銀幕上一睹其風采都是影迷的幸事,它們的上映也都給內地銀幕增添了多元色彩。不過,倘若我們細細分析這些重映電影的本質、特點和票房,又會發現不一樣的故事。
那麼,自2018年《龍貓》拉開經典日本電影的重映序幕以來,日本電影是否已經佔據了重映作品的半壁江山?每當外語經典在內地重映的時候,又有著怎樣的更新和配套?在這些經典重映裡,觀眾們的偏好又是怎麼樣的呢?以資料為切口,且讓拍sir帶大家一探究竟。
“重映”資料面面觀
值《入殮師》“重映”,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日本重映電影的特點吧。
在大多數觀眾的感性認識裡,日本電影與我們的距離並不遙遠,無論是地理上的,還是文化上的。然而,當我們梳理一番後,才發現近年來的所謂“日本重映電影”,大多是個假命題。
比如,除《情書》外,《龍貓》《千與千尋》《菊次郎的夏天》《懸崖上的波妞》《入殮師》等五部影片都未曾有過中國內地上映。究其所以,一是因為這些電影大都首映於上世紀末新世紀初,彼時的中國電影市場仍比較初級,觀眾的電影消費能力和觀念也並沒有養成;二則要歸因於中日邦交關係之間的不穩定性了。
因此,當我們對這些經典影片說“內地重映”的時候,實際上在說的應該是它們的“內地首映”。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電影整體也就成為了全球首映與內地重映間隔年份最長的一批電影。
緊接著,日本重映電影與其他國家重映電影又有著怎樣的異同呢?由上表資訊,拍sir總結出了三點。
第一,從數量上看,來自美國和日本的重映電影占據了內地經典重映的大半江山。其中,在各指標互斥的情況下,美國(含英國、紐西蘭)、日本、義大利的重映電影各佔55%、30%和15%;換言之,雖不及英語影片的體量,日語重映影片也已坐穩了當前內地重映市場的二把手位置。
第二,從引進方式上看,包括日本電影在內的非英語電影幾乎都是以批片的形式進入內地市場的,而英語電影則還深度使用著分賬片模式。但需注意的是,與不時還需承擔“救市”重任的好萊塢分賬片相比,日本批片在受重視程度和審批速度上都有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對於相關批片方來說,這一點便成了影響其經營狀況的關鍵所在了。
第三,從型別上看,美國重映電影的常備選手是冒險/奇幻/科幻題材、特色選手是動作/驚悚/懸疑題材,而日本重映電影的種子選手則是2D動畫片。
具體而言,吉卜力工作室至今出品的動畫電影都還是2D的,與真人劇情電影相比,日本動畫片的票房潛力的確還要更高。垂直到動畫門類上再做比較,來自日本的2D作品也有著比美國3D作品更可觀的重映票房收入。
誠然,這一點與日本批片“假重映”的情況有關,也與日美兩地的動畫產業結構有關;但儘管2D動畫和3D動畫之間並無優劣,作為一種策略參考,這樣的特性對相關引進方來說就十分重要了。
重映影片的樂與愁
以上資料和分析為我們勾勒出了外語經典電影在內地的重映概況。然實際上,當我們在看經典外語電影重映的時候,想看和在看的就只有這些表面資訊嗎?
顯然不是。除了像數量、國家、型別這樣的影片客觀屬性之外,觀眾們想看和在看的還有重映影片的制式和修復情況,甚至於,其特製海報和本土化宣傳物料也成為了值得期待的元素之一。
一方面,在大多數經典影片已釋出高畫質正版網路資源的現在,制式和修復情況便自然地成為了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看重映電影的要素之一。據拍sir統計,在2018年至今的20部經典外語重映電影裡,絕大多數影片都是以“4K修復”的面貌來和觀眾相見的。
另一方面,特製海報與本土化宣傳物料也成為了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看經典重映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來,在黃海、早稻等一批知名設計師、插畫師的耕耘之下,“經典電影重映海報”已成為了觀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在特製海報之外,別出心裁的宣傳曲、推廣曲等本土化物料同樣也透過社交媒體發酵來吸引著觀眾們的注意力。比如,彩虹合唱團此次為《入殮師》所作的推廣曲就廣受好評。
▲備受讚譽的部分黃海版重映特製海報
不過,給到經典重映影片的“標配”也並非都是美好的,受限於我國國情,經典外語重映影片也免不了要經歷諸如刪減、打碼、修改臺詞等情況。
比如,在PG13《美麗人生》重映的時候,細心的觀眾就發現了一處與露骨臺詞相關的翻譯修改;在《菊次郎的夏天》重映的時候,片中幾處關於裸露身體部位的鏡頭也被刪減了;而此番正在上映的《入殮師》,也“意料之中”地被刪減了一段親密情節。
同時,拍sir還發現了經典重映與高畫質正版之間還存在著不可名狀的矛盾。據sir親身經歷和部分網友反映,當一些經典外語電影宣佈將於內地大銀幕重映之後,其在影片網站上的正版高畫質資源就會被默默撤下,恢復日期也不可知。
集體情懷才是票房密碼
因此,經典外語電影重映要想在內地獲得可觀的票房成績,有著很多掣肘。對於那些成功的案例而言,或許勝就勝在了充分利用“集體情懷”這一點上,而非只關注一部重映影片的影史地位、影迷喜好、或上映規範。
以2018年以來內地經典外語重映片票房TOP5為例,它們就都在不同的維度上做到了緊抓觀眾們的集體情懷,以及這股情懷背後的社交需求。具體而言,拍sir此處將“集體情懷”拆分成了全球獎項、全球票房、間隔年份、豆瓣評分和貓眼想看等五個維度來進行分析。
首先,立於票房首位的是《千與千尋》的4.88億元人民幣,其在全球獎項(個)、間隔年份(與全球首映年份相比)和貓眼想看(萬人)這三點上都做到了表現突出。換言之,《千與千尋》是一部有著廣泛知名度和市場稀缺性的重映作品,切切契合了自一至四線城市、各年齡、各身份觀眾的觀影需求。
其次,位於票房亞軍的是《阿凡達》的3.75億元人民幣,其在全球獎項和全球票房(億美元)這兩點上的表現尤其突出,表明了它是一部已被市場驗證過的、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所以重映起來自然也就還能獲得相當成熟的市場基礎了。
往下順延,位於票房後三位的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龍貓》和《海上鋼琴師》,若從國別、型別、或引進方式來看,這三者的共性也並不凸顯,但若我們從構成“集體情懷”的角度切入,就不難發現它們都有著較長的間隔年份。尤其是在其他各個維度上都不佔優勢的《海上鋼琴師》,最終卻收穫了1.43億元票房。
由此可見,沒有一部在票房上大獲成功的經典外語重映電影會是個“五邊形戰士”,它們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之於內地觀眾的那一份不可替代的情感記憶。當這一份情感記憶得以轉化成一張張電影票的時候,經典外語電影重映的市場價值的也才能被推高。
回到本文最初,當我們在看經典外語電影重映的時候,實際上在看的不就是那一份拾掇生活美好、聚攏當下人氣的情感體驗嗎?而當這份情感體驗能得到尊重和滋養的時候,觀眾們自然也就會向市場投以正的反饋。
不過,電影“看新不看舊”的市場規律依舊不會改變。在《入殮師》之後,經典外語電影重映的腳步或將暫停一段時間;無論是進口片還是國產片,新電影的定檔腳步都應該要再再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