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第74集團軍某旅組織連戰術考核引發官兵熱議—— “靈機一動”為何被判“投機取巧”
新聞事實
“到底哪裡不符合要求?”前不久,第74集團軍某旅組織開展連戰術考核,某連的掩體構築與偽裝課目被判為“不合格”,連長向逸語隨即向考官提出質疑。
“雖然掩體符合防禦要求,但一部分是在原有廢棄掩體上構築的,這種‘走捷徑’的行為屬於投機取巧……”
考官的解釋,並未獲得該連官兵的認同。他們認為,這種做法並非“投機取巧”,而是對場地環境認真分析思考後的“靈機一動”。“戰場上快一秒就多一分勝算,利用廢棄掩體構築工事,既達到了防禦偽裝目的,又節省體力、節約時間,有何不可?”
一時間,雙方爭論僵持不下,考核組決定針對這一情況展開調查。他們查明,該連在考核前對具體考核場地並不知情,不存在安排人員提前疏鬆土壤等違規行為,而且考核場地的廢棄掩體,確實是其他單位訓練後未回填的。
考核組在現地調查時還發現,廢棄掩體所在的位置非常適合隱蔽偽裝和防禦,而在附近重新構築掩體反而容易暴露,該連官兵的選擇符合實戰要求。
經過討論研究,最終考核組收回了之前的裁決,如實給該連打出了高分。
“考場如戰場,要考出真實力、真水平,就必須堅持實戰標準。”在覆盤檢討會上,考核組組長、該旅副旅長鄧海兵針對考核中出現的這個爭議進行總結講評。他明確表示,在嚴格考風考紀和明確考核標準的同時,要鼓勵官兵謀戰研戰、創新訓法戰法,只要符合打仗要求、能夠克敵制勝,這樣的“靈機一動”不妨再多些、這樣的“捷徑”應該多走走。
事後,該旅對考核規則進行了修改完善,凡是考查官兵實戰應用能力的課目都增設了“加分項”,鼓勵官兵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處置。同時,加大訓練監察力度,嚴格評判標準,細化考核要求,對弄虛作假行為嚴肅查糾問責。
由構築掩體引發的爭議告一段落,但官兵們的實戰觀念樹得更牢了:無論平時訓練,還是演訓考核,都要貫徹打仗要求,做到眼裡有敵情、心中有戰場。
新聞點評A面
不要把兵練僵化了
■第74集團軍某旅營長 王友智
上文中提到的爭議一幕,我目睹了全過程,感觸頗深,也對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
究竟什麼行為屬於投機取巧?怎樣才算戰場上的靈活處置?我覺得對這些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單就掩體構築與偽裝而言,也應該區分情況:如果單獨考核該課目,主要檢驗的是官兵是否具備和熟練掌握基本技能;而綜合考核連戰術,則重在檢驗官兵的實際應用能力,此時的掩體構築與偽裝,就帶有很強的實戰背景,速度和質量就成為關鍵。課目有課目的要求,戰術有戰術的原則,戰場有戰場的法則,聰明的做法是著眼能打勝仗,將三者融會貫通,而不是固守某項規定、某個條款,無視隨機應變、靈活處置。
這次爭議也給我們提了個醒,今後組織考核時,首先要搞清楚到底考什麼;制訂考核規則時,要明確考核背景和要求。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再去想怎麼把環境設真、把條件設難、把標準設嚴,這樣才能最大程度考出官兵的真水平、真實力。總之一句話:軍事訓練是最具創新最具活力的領域,練兵千萬不要把兵練僵化了。
新聞點評B面
錘鍊靈活的戰場思維
■第74集團軍某旅政委 霍 銳
電視劇《亮劍》裡的主人公李雲龍,在戰場上經常不按套路出牌,打了很多“神仙仗”、漂亮仗,讓敵人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以至於後來敵人一聽到他的名字就聞風喪膽。革命戰爭年代,我軍武器裝備不如對手,卻屢屢贏得先機、贏得主動,憑藉的正是指揮員在戰場上準確研判戰場態勢,巧妙運用戰略戰術,而這一切,都要歸因於靈活的戰場思維。
靈活的戰場思維並非平時訓練的投機取巧,而是與實戰要求相符並能指導打勝仗。上文提到的掩體構築一事,換個角度想,不正是指揮員結合戰場環境靈活巧妙處置的結果嗎?
“踐墨隨敵,以決戰事。”現代戰爭節奏快、程序緊、變化多,對指揮員的各項素質尤其是戰場臨機處置能力要求很高。而戰場上的靈活應變,需要平時紮實的作戰理論學習積累和組織指揮實踐鍛鍊。因此,作為指揮員,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充分利用每次演訓考核機會設身處地練、俯下身子學,不斷錘鍊靈活的戰場思維,敏銳感知敵情、我情和戰場態勢變化發展,臨機應變,把握主動,全力奪取勝利。
陳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