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相同時間內向敵人投射的火力越多,誰就能夠在戰鬥當中更具優勢並掌握主動權,這是每一名合格戰士都能明白的道理。1880年以來栓動步槍的問世就是單兵火力的一次劃時代意義的躍升。但是當機槍與衝鋒槍出現在戰場上以後,栓動步槍的射速相比較而言又顯得相形見絀了。於是槍械設計師們就開始考慮如何將衝鋒槍和機關槍的一些設計原理移植到步槍身上,讓步槍也能半自動發射,這樣一來每一名士兵的火力投射能力又會出現一次大躍進。
普奧戰爭時期普魯士軍隊使用的後裝填步槍倚仗射速優勢打敗了奧地利軍隊
德國人對於半自動步槍的研發早在一戰前就已經開始了,但那個時候由於技術的不成熟導致自動步槍非常笨重,使用非常不方便。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交戰雙方都使用了一些半自動步槍,也都面臨著重量過重和戰場維護麻煩的困擾,再加上大戰時期成熟的制式步槍生產線不能被新式步槍擾亂,因此半自動步槍在一戰戰場上沒有太多存在感。
M1908半自動步槍,德國一戰時期唯一的半自動步槍,由於生產線緊張而由中立國瑞士生產
進入二十世紀後,德國高層認為半自動步槍仍然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潮流,但德國人對於半自動步槍的發展始終不那麼上心。原因在於一方面德國國內經濟資源短缺,難以開發技術路線完全不同的制式步槍,另一方面相比步槍的火力輸出,德國人更加看重機槍的高射速帶來的殺傷威力。因此直到三十年代後期,德國人才正式研發自己的半自動步槍,而此時美國人的M1加蘭德步槍已經設計定型了。
中國軍人在20年代試射捷克zh29半自動步槍 這使得中國人裝備半自動步槍方面甚至走在德國人的前面
參與新槍競標的是毛瑟公司和沃爾特公司,毛瑟公司的方案被稱作Gew41(m),沃爾特公司的方案被稱作Gew41(w),他們都使用7.92X57mm標誌步槍彈藥,最終沃爾特公司的方案被德國軍方採納。但由於毛瑟公司在此之前已經生產了6778支樣槍,因此這批槍支也被德國軍方購買並投入到東線戰場當中。由於數量稀少,毛瑟方案的G41步槍也就格外珍貴。
Gew41(w)步槍採用氣動原理,槍口處有一個杯形導氣裝置,能夠利用發射時侯的火藥氣體解鎖並推動槍機向後運動,完成拋殼,然後在復進簧的作用下推動下一發入膛。G41(w)半自動步槍全長1.14米,比kar98k略長。而射速可以達到30發每分鐘。槍口初速可以達到775米每秒。它既可以透過10發彈匣進行供彈,也可以透過5發橋夾供彈。
兩款方案的G41與kar98k和它們的替代者G43半自動步槍(最上)相比較
G41步槍的服役意味著德國陸軍終於擁有了一款可以進行高射速射擊並對敵人進行火力壓制的步槍了。
G41標誌性的巨大槍管,看著讓人很不舒服
但總體而言前線士兵並不歡迎該槍,原因有如下幾點:1是該槍4.6kg的重量過重了,士兵快速機動時候容易過快消耗體能。2是該槍雖然射速大大提高,但裝填卻變得更加麻煩,需要將兩個5發彈匣從彈艙壓入步槍,既比不上kar98k的裝填速度,也比不上美國M1加蘭德步槍和蘇聯SVT-40步槍的彈匣裝填速度。3是該槍可靠性差,在沙塵天氣下槍機容易失靈,維護清理起來也非常麻煩。
裝有大彈匣的G41(W)步槍,估計只是實驗型號,在戰場上過於笨拙了
義大利地區作戰的一名德軍士兵使用著一把珍貴的G41(M)半自動步槍
歸根到底還是德國人在半自動步槍上面研發起步太晚,僅僅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很多後續的問題需要在戰場上發現並解決。
G41(W)步槍產量也不高,到1944年停產為止一共生產了122097支,在整個德國陸軍的單兵武器序列的存在感很低很低。但還是因為它的存在,大大地刺激了德國槍械設計人員的研發動力,為下一款半更加成功的半自動步槍G43積累了大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