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包括海空軍和僕從國軍隊在內的550萬納粹德國入侵大軍越過蘇德邊界線對蘇聯展開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入侵作戰行動。希特勒入侵蘇聯的目的是土地與資源,同時也將這次行動賦予了意識形態與種族主義色彩。希特勒向德國人宣稱蘇聯境內的主體民族是所謂的“劣等民族”,其智慧與素質完全無法和偉大的日耳曼民族相提並論,這場高貴民族對低賤民族的征服戰將勢如破竹。
但德國軍人尤其是陸軍部隊在進入蘇聯領土後所看到的狠狠地打了希特勒的臉。納粹德國的“陸戰驕子”們驚訝地發現這些元首口中的“劣等人”所研發的各種武器卻毫不劣等。儘管戰爭初期德軍殲滅了大量蘇聯軍隊並佔領了廣袤的領土,但眾多設計優秀的蘇制輕重武器讓推進中的德國陸軍吃盡苦頭,這其中就包括了SVT-40半自動步槍。
SVT-40是蘇聯槍械設計師在SVT-38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一款新銳步槍,1940年才開始大規模批次生產。該槍採用了導氣式自動原理,透過子彈出膛前將高壓火藥氣體導離槍管,用於推動一個活塞向後運動,壓縮復進簧並帶動槍機完成拋殼,隨後槍機在復進簧的推動下向前運動完成下一發子彈的裝填。SVT-40的供彈系統是十發彈匣供彈,這套供彈系統要比美國M1加蘭德步槍更加優秀。
SVT-40半自動步槍令侵蘇德軍大受震撼。雖然它也有著結構複雜保養維護不易的缺點,但其作為半自動步槍在高射速的前提下依然保持了高精度,重量卻不算重。而最關鍵的是,這款優秀步槍的綜合性能完全壓倒了戰爭初期德軍手中的kar98k步槍和不成熟不可靠的G41半自動步槍。德軍士兵對能夠繳獲到手的SVT-40愛不釋手,除了少數幾支送回德國本土進行研究外,其餘的一律裝備德軍官兵。由於繳獲的蘇制彈藥數量可觀,大量的的SVT-40被德國官兵長期使用,德軍甚至給SVT-40編制了德系名稱,並在1942年5月統一為該槍頒佈了使用條例。
毫無疑問,無論是出於後勤考慮還是面子考慮,德軍高層都不會允許德國士兵如此地依賴繳獲武器。德國人必須研發出自己的半自動步槍,並且該槍在效能上至少要齊平SVT-40,作為工業科技強國的德國毫無疑問擁有這樣的能力。沃爾特公司拿到SVT-40步槍後,結合戰時需要縮短研發週期並快速投入生產的要求,他們決定將SVT-40步槍的導氣原理直接移植到新槍上,這樣Gewehr 43半自動步槍就誕生了,簡稱G43步槍。
G43步槍與G41和kar98k步槍相比較
G43步槍全槍長1.17米,比kar98k略長一點。槍重4.7kg,重量仍然有些過重。其有效射程大約800米。槍口初速745米每秒。彈藥仍然使用德國傳統7.92毫米全威力彈,裝填方式可以是10發彈匣或者兩個5發橋夾。射擊精度與kar98k相差不大。而最關鍵的是其最高射速達到了60發每分鐘,是G41步槍的兩倍。這樣的高射速不僅保障了射擊時可以連續快速地修正彈道,也可以承擔機槍衝鋒槍一般的火力壓制任務。
出於設計的原因,沃爾特公司沒有為G43步槍安裝刺刀座,但卻為所有的G43步槍安裝了光學瞄準鏡的連線件。可以作為高效能狙擊步槍來使用。沃爾特公司甚至打算為其開發全自動版本,但是由於7.92毫米全威力彈藥會導致全自動射擊時槍口上跳過於嚴重,因此作罷。
32發中間7.92X33毫米中間威力彈藥版本的G43步槍,但是由於stg44的存在而作罷
G43是一款戰時研發並展開生產的步槍,因此為了滿足生產需求而大量使用衝壓和鑄造工藝來代替槍機加工。所有生產工作都由沃爾特公司來負責。沃爾特為了滿足前線需求而開足馬力生產該槍。該槍從1943年末開始交付部隊,一直到45年戰爭結束,各型別號的G43生產數目沒有超過40萬支,生產數量不大。一方面原因在於該槍的生產線是沃爾特新組建的,因為戰爭時期不能隨意改組kar98k高速成熟的生產線,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戰爭中後期德國的軍工廠遭到盟軍越來越猛烈的轟炸,G43生產線對分配到的資源十分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槍交付部隊後被德軍全部分配給了一線部隊當中計程車官和精英步槍手,特別是戰場上和敵人針尖對麥芒的裝甲擲彈兵射手,全部被用於實際作戰。因此該步槍在整個二戰期間的存在度並不低。
使用G43作戰的德軍步兵,該槍的十發彈匣外加高射速使得使用該槍的射手成了一個準重火力單位
數名手持G43步槍的德軍狙擊手,這樣數量的狙擊手群可以遲滯敵人數個小時無法推進
與G41半自動步槍不同,G43被交到士兵手裡後立刻就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該槍射速高,質量好,很少出現結構性故障。威力十足,作為狙擊步槍使用絕對是敵人噩夢般的存在。該槍外觀勻稱優美,美軍M1加蘭德與其相比都顯得粗糙。
嚴陣以待的德軍士兵,我們可以看到他身邊既由stg44突擊步槍也有G43步槍,這是要包攬遠中近一切目標嗎
分別使用stg44突擊步槍和G43半自動步槍協同射擊的德軍士兵,這種組合的火力密度絕對令盟軍頭疼
G43憑藉其優異的效能,配合stg44突擊步槍和mg42機槍等武器,使得二戰末期一步步被逼上絕路的納粹德軍卻擁有了最兇猛的步兵火力。這讓處在進攻方的盟軍特別是蘇軍將士們在勝利的曙光前簡直將鮮血的代價付出到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