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二戰的人估計對蘇軍當時的主力輕機槍,俗稱“大盤雞”的DP-28輕機槍都不陌生了。這種用彈盤供彈的輕機槍是蘇聯槍械設計師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捷格加廖夫在1928年開發出的輕機槍,在二戰時期更是成為了蘇軍步兵班裡的招牌武器,在戰爭中是蘇軍步兵重要的火力支援,為蘇軍在戰場上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然而,如果翻開二戰的蘇軍照片就會發現,DP-28輕機槍並非是蘇軍唯一的輕機槍,在戰爭末期的照片裡還出現了一款形似PK輕機槍的輕機槍。這PK輕機槍出現在戰後,怎麼在戰前就出現個類似的來?莫非是穿越了不成?
事實上當然不可能有穿越這麼詭異的事情,蘇聯人也沒有時光機哪來的穿越,實際上這款輕機槍可以算是PK機槍的前輩,是真正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劃時代輕機槍——PRD輕機槍。
DP機槍不夠用了
事實上,DP-28輕機槍雖然在蘇聯有較多的配備,可是這款輕機槍也不是沒有缺陷的。這款輕機槍畢竟是開發在戰前,很多設計已經是較為老舊的設計,效能指標也比不上德國的MG-34通用機槍和MG-42通用機槍,所以在蘇德戰爭裡DP-28輕機槍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德國人壓著打。
在實戰當中DP-28輕機槍難以壓制德國人的兩款通用機槍,對付一挺德國通用機槍需要三挺DP-28輕機槍才行。
另外,DP-28輕機槍雖然生產便利,可是它的效能問題也是不少,典型例子就是DP-28輕機槍配備的彈盤和供彈機構。DP-28輕機槍的供彈機構在設計上有點小問題,在實戰裡容易出現進彈卡頓的問題。
而彈盤的存在則加劇了這個問題,在彈盤裝滿子彈的情況下,幾乎肯定會出現供彈卡頓的問題,彈盤本身也有鬆動的可能。也因此,有經驗的射手在拿到DP-28輕機槍之後都會少裝幾枚子彈進去,並且在射擊前要先敲一下彈盤。
另一方面來說,DP-28輕機槍在當時而言有火力過剩的問題,這是因為它使用的子彈是7.62×54R全威力步槍彈,這種子彈在實戰中固然表現很好,可蘇軍前線官兵的反饋表示對於一款輕機槍而言,它的子彈威力未免有些過了頭。
而7.62×54R全威力步槍彈的重量和體積也偏大,這導致DP-28輕機槍只能攜帶47發子彈,在實戰中需要較為頻繁的更換彈盤,槍管也是不可更換,一旦過熱就只能停止射擊,因此DP-28輕機槍已經不符合戰場需求了。
雖然說從戰時生產角度來說,DP-28輕機槍是一款非常適合量產的武器,可是再好的武器也有需要被替換的那一天,何況這DP-28輕機槍服役已經十餘年了,因此DP-28輕機槍的更換工作也就在戰爭中展開了。
起初捷格加廖夫在DP-28輕機槍的基礎上,參考德國通用機槍的結構改進了DP-28的升級型DPM輕機槍,將彈盤供彈改為了彈鏈供彈,並且增加了一個機槍提把。值得一提的是,這款DPM輕機槍保留了使用彈盤供彈的選項,只要把彈鏈受彈機換成彈盤插口即可。
這種改進型機槍被稱之為RP-46輕機槍,直至戰爭結束後的1946年才完成設計。就實際角度上來看,它的設計並不成功。250發不可散金屬彈鏈的可靠性很差,戰場上的使用也不是很靈活,更換供彈裝置更是困難無比。
顯然,這種RP-46輕機槍的設計是失敗了,那蘇聯在戰爭裡又怎麼開發出RPD輕機槍的呢?原因也特簡單,因為蘇聯手上有一款7.62×39中間威力步槍彈,捷格加廖夫琢磨好像可以用它造一款使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輕機槍啊。
RPD輕機槍
在這個思路引導之下,RPD輕機槍就出現了,這是一款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魚鰓式閉鎖機構的輕機槍,全槍長度為1041毫米,空槍重量約7公斤左右,發射7.62×39中間威力彈。在整體設計上它大量採用了來自DP-28輕機槍上的成熟設計,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DP-28輕機槍的很多設計十分成熟,另一方面則是方便於戰時快速轉產。考慮到蘇聯槍械設計師一貫的務實風格,捷格加廖夫採用這樣的設計並不奇怪。
而和DP-28輕機槍最本質的區別,就是RPD輕機槍徹底放棄了彈盤供彈,徹底改為使用彈鏈供彈。位於機匣下方的彈鼓內放置有一條100發子彈的不可散金屬彈鏈,彈鏈透過槍體左側延伸進入機匣內部。
這條100發子彈的彈鏈可謂是讓蘇聯士兵歡喜無比,因為DP-28輕機槍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它的裝彈量太小,現在有了這條100發子彈的金屬彈鏈,步兵機槍手可以開心的用子彈向敵人潑水了。
當然了,為了防止機槍手開槍開得太嗨而導致彈藥快速耗盡,捷格加廖夫把RPD輕機槍的射速限制在了每分鐘650發,以免這條彈鏈被機槍手快速耗盡。考慮到RPD輕機槍的槍口初速每秒735米,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可達800米,因此在發射7.62×39中間威力彈時也算是效果拔群了。
有了這樣的神器在手,捷格加廖夫興沖沖的就去參加了輕機槍競標,一路順利擊敗了各路競爭對手,一舉成為了DP-28輕機槍的替代。
在1944年下半旬RPD輕機槍開始了小批次生產,並且成為了蘇軍精銳步兵的制式武器。此時德軍已經是半死不活的樣子了,因此RPD輕機槍的實戰測試也就變得異常順利。
前線部隊滿意地認為RPD輕機槍能夠很好地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尤其是在複雜的巷戰環境下,RPD輕機槍的表現更是超過了DP-28輕機槍,這主要是得益於它的結構可靠性和火力持續性,而因為設計上比DP-28輕機槍更為合理,所以它也可以在全姿態下進行射擊,比之DP-28輕機槍好了不知凡幾。
結語
雖然說戰爭末期的德軍已經十分不經打了,但RPD輕機槍仍舊在戰爭末期的戰役裡證明了自己的優勢地位。可讓人惋惜的是,因為RPD輕機槍在設計上與蘇軍日後裝備的AK系列自動步槍互換零件,因此蘇軍認為RPD輕機槍的生產意義有限,所以就在1961年停產了RPD輕機槍,轉而開始生產能夠和AK系列自動步槍互換零件的PK輕機槍。
這種劃時代的使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輕機槍在蘇軍內部僅僅服役了十餘年,實讓人感到惋惜不已,但其優秀性和前瞻性卻得到了實戰的檢驗,並對蘇聯的輕機槍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對於一款生於戰火的輕機槍而言,似乎也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功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