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經末梢
第五次反“圍剿”,紅軍2個師,平均每師兵力不足4000人。敵軍9個師,平均每師兵力達9000人
紅軍艱苦的戰鬥在各處戰場展開了。
彭德懷、楊尚昆指揮紅3軍團第6師及紅8軍團第21師,在興國東北地區,抵禦國民黨軍五個師的進攻;紅3軍團的第4、第5師在廣昌城以南的半橋、驛前和石城地區,抵禦國民黨軍九個師的進攻。
時紅軍平均每師兵力不足4000人,彈藥奇缺,裝備極差。而國民黨軍平均每師兵力達9000人,彈藥充足,裝備優良。雖然如此,博古、李德等仍要紅軍繼續同國民黨軍拼消耗。
8月初,敵軍繼續向南推進,各縱隊均配有卜福式13號山炮連和迫擊炮連。紅3軍團(欠6師)時奉命在貫橋以北地區,依據通向石城北面的重要屏障蛤蟆寨、高虎堖緊扼敵軍南進咽喉之有利地形,阻擊南進石城之敵軍。
時彭德懷下令紅5師在正面,其第13團守備高虎堖及半橋北端陣地,堅決阻敵軍南進;第14團在上圩東端,為第一梯隊;第15團在高虎堖南端,為第二梯隊;師指揮所在曾家排。紅4師在紅5師的右翼,配置在畫眉山、東家邊、老寨、保護山(當地叫寶峰山)、蠟燭形一帶,師指揮所在麻坑。紅5軍團第34師部署在高虎堖以北紅軍警戒地帶,為紅5師的右翼。
高虎堖是位於驛前北面、半橋鎮東北的一座山頭,附近多為高低不等的小丘,南面環繞著巍峨群山,地勢險要,是扼制敵軍南進的孔道。時紅軍在驛前和高虎堖一帶築有地堡工事,各山頂間的碉堡有散兵壕聯結,上蓋樹五層,覆厚土達一米五,復於其外設鹿砦三道。主堡左右環以隱蔽之小堡壘群。
為了打好這次戰鬥,彭德懷、楊尚昆把紅3軍團司令部設在高虎堖南端,並親自到前沿視察陣地,特別囑咐守備高虎堖一帶主陣地的紅5師第13團團長黃珍:陣地要加固,要經得起敵人飛機、大炮的轟擊;人員要加強思想動員,提高堅守的決心和信心;高虎堖地形險要,要利用這有利地形,居高臨下,打他個下馬威。
彭德懷、楊尚昆在紅5師師長李天佑和政委陳阿金陪同下,又到了紅14團,紅14團政委謝振華、團長王明昌向彭、楊首長彙報了情況。
彭德懷、楊尚昆檢查了前沿陣地的工事,邊看邊指示:“陣地還要加固,要經得起敵人飛機、大炮的轟擊。前沿陣地要加強設定障礙,挖外壕,埋地雷,設竹籤、鹿砦”。“要加強全團人員的思想動員,提高指戰員堅守的決心和信心,並加緊做好各項戰鬥保障工作。”
吃飯的時候,炊事員將一碗雞肉放在飯桌上,用來招待彭德懷、楊尚昆等,彭德懷見了,板著臉,嚴厲批評謝振華:“部隊這麼艱苦,還吃雞,吃得下去嗎?我不吃!”
楊尚昆見謝振華下不了臺,趕忙笑著解圍:“算啦,反正雞已經殺了,再也活不了啦。不吃更浪費,這次就吃了吧,下不為例就是了。”
當時,構築工事的任務非常繁重急迫。雖然有當地群眾組織配合,有的群眾甚至把自己的門板和床板都獻了出來,共同構築陣地,設定障礙,在地堡裡儲水儲糧,但是,由於敵軍的封鎖,食鹽、醫藥、槍彈供應極為艱難。
特別滿山盡是石頭,又缺乏工具,挖掘起來,十分艱難,指戰員們手上磨得血泡疊疊。加上天熱水又珍貴,別說洗澡洗臉,有時連喝水也較困難。官兵們實在熬不住,就喝緊挨糞坑、滿是牛屎的死水塘裡的水。入夜,還有蚊叮蟲咬……
高虎堖戰鬥經過半個月的激戰,紅軍受到了很大的損失,部隊傷亡1600餘人
8月6日8時,敵軍主力向紅軍守衛的高虎堖陣地猛攻,先以十多架飛機輪番轟炸,接著大炮轟擊,而後步兵進攻。紅13團在團長黃珍指揮下,沉著應戰,使進攻之敵遺屍數百,狼狽退回。紅14團在團長王明昌、政委謝振華率領下,由右翼向北對敵軍突擊,使敵軍大潰退。
不幸的是王明昌犧牲了,由姚品接替了團長職務。中午,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以密集隊形向紅軍陣地連續發起多次進攻。紅4、紅5兩師指戰員英勇奮戰,緊密配合,與敵軍激戰終日,使敵軍左縱隊傷亡慘重,而未能前進一步。
紅3軍團守衛的蛤蟆寨、高虎堖陣地山頭的石頭都被炸得酥鬆,全是很厚的虛土,腳一踩下去,馬上陷進去很深。戰火的餘煙隨風飄散。焦糊味、血腥味和屍臭味沖鼻。
堅固的土木工事,大半也被敵軍的炮火摧垮打塌了,幾抱粗的圓木被炸成了碎節,橫七豎八壓埋在小山似的泥上堆和亂石底下。齜牙咧嘴的彈坑裡,丟棄著斷裂的槍刺、血汙的繃帶、歪扭的鋼盔、癟了的水壺。缺胳膊少腿的屍體密密麻麻,血糊糊的,橫躺豎臥,遍地都是。
這時,彭德懷判斷:敵軍左縱隊在高虎堖受創後,必將以右縱隊主攻紅軍高虎堖西側的香爐寨、鵝形陣地,敵軍左縱隊也將於高虎堖方向進行輔助突擊;於是,彭德懷下令將紅軍防禦重點移到香爐寨、鵝形之間。
果然,8月7日上午8時,敵軍右縱隊由賴和嶺、高腳嶺及其東南,分三路向半橋西端運動,其主力由畫眉寨向高虎堖以東推進。9時,敵軍以炮兵集中火力開始向紅軍的鵝形陣地射擊。紅軍以三個團的步兵,接連擊退敵軍四次進攻,使敵軍傷亡慘重。
激戰到13時,紅軍陣地被敵軍炮火毀壞,機槍子彈亦用盡,敵軍乘紅軍增援部隊被炮火攔阻時,遂將鵝形陣地攻佔。敵軍左縱隊亦乘機佔領紅軍中沙以南高地。紅4師進行反突擊未奏效,遂與敵軍對峙。
經過半個月的激戰,紅3軍團完成了阻擊任務,奉命放棄了蛤蟆寨、高虎堖一線陣地,先後轉移到萬年亭、驛前佈防,繼續阻擊敵軍南進。
高虎堖戰鬥,是第五次反“圍剿”以來最惡的一仗,敵軍六個師的兵力,傾瀉在紅軍陣地上各種炮彈約2000餘發,手榴彈5000餘枚,雖然敵軍奪佔了高虎堖以北紅軍陣地,但卻使其第89師喪失戰鬥力,不得不退出戰鬥。陳誠在後來撰寫的《五次“圍剿”戰史》一書中,稱這次戰鬥是“進剿”以來“未有之犧牲”。由於實行以堡壘對堡壘的消極防禦,紅軍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部隊傷亡1600餘人,其中包括團以上幹部兩人。
雖然如此,高虎堖戰鬥仍是第五次反“圍剿”以來取得的一次勝利之戰。時紅3軍團宣傳部長劉志堅寫了《高虎堖戰鬥》戰歌,歌詞經楊尚昆改後,即在部隊中高唱起來:“高虎堖戰鬥,我們勝利了,打垮了蔣介石主力六個師,我們百戰百勝,真是無敵的紅軍。頑強守備,英勇抗擊,繼續發揚英勇精神,勝利屬我們!”
驛前保衛戰經過3天的激烈搏鬥,紅軍傷亡幹部452人、戰士1900餘人
高虎堖之戰後,紅3軍團又在萬年亭與敵展開了激戰。激戰中,紅5師政治委員陳阿金、紅3軍團衛生部部長何復生犧牲。
面對敵情,8月26日,朱德以中革軍委名義向彭德懷、楊尚昆下達了關於目前作戰行動部署的指示稱:“敵陳(誠)路軍正部署向驛前以北進攻頭破;李(延年)縱隊集中朋口、碧川地區,準備向河田、汀州進攻;周(渾元)縱隊於昨25日攻佔老營盤,有繼續向高興好、興國進攻可能。為阻敵人前進,決定3軍團(缺6師)及15師在驛前以北地區抗擊陳路軍的繼續進攻。”
8月28日拂曉,大戰開始,敵軍集中了樊松甫、羅卓英、湯恩伯三個縱隊,共七個師的兵力,在20多架飛機和近百門大炮掩護下,向紅3軍團的陣地發起了全線的進攻。
紅軍指戰員抱定“為保衛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堅強決心和信念,同敵軍展開了激烈戰鬥,特別是保護山和蠟燭形兩處陣地,尤為激烈。
當敵軍佔領了紅軍的第一道防禦陣地後,又以孫元良第88師、傅仲芳第67師、樊松甫第79師跟著推進,繼而佔領了紅軍第二道防禦陣地。紅3軍團被迫南撤到驛前及其北端組織防禦,與敵軍對峙。
中革軍委致電彭德懷、楊尚昆,對驛前是“扼守或放棄”,由他們根據戰況決定。
8月30日夜,驛前保衛戰戰鬥打響。清晨5時,敵軍飛機、大炮對紅軍陣地輪番轟炸,接著,步兵投入衝鋒,一舉攻克了紅5師及紅4師防守的寶峰山陣地。爾後,敵以一部分兵力火力鉗制和壓制紅軍兩翼部隊,主力則利用紅軍缺少彈藥和火力單薄留下的間隙,沿著大道直進。紅軍節節抗擊,且戰且退。中午,驛前街為敵軍佔領,隨即築碉堡。
驛前保衛戰經過3天的激烈搏鬥,紅軍再次遭受很大傷亡,其中紅3軍團和第15師就傷亡幹部452人、戰士1900餘人,並消耗了大量彈藥。紅4師參謀長張翼亦叛變投敵。
驛前的失守,使中央根據地的東線、北線均被敵軍突破,這樣,西線和南線的防守就更加困難。
9月1日,彭德懷同楊尚昆寫給各團負責人一封信,對高虎堖、萬年亭、驛前戰鬥作了總結。指出驛前遭受損失的原因是:執行命令不堅決,又因陣地正面太寬,缺乏極大的縱深,敵軍突破一點,就震動全域性。
這時,中革軍委指示紅3軍團:“9月份的任務是阻止敵人於石城以北,並命令構築驛前至石城間的防禦地帶,進行運動防禦。第一防禦地區要扼阻敵人一週時間,突擊敵側翼及前進部隊一個師以下兵力;但不要準備石城的防禦戰鬥,而應準備全部撤退。”
彭德懷、楊尚昆接到中革軍委的指示後,即組織紅4、紅5師和紅5軍團的15師在騷前南端至石城建立了第一、第二、第三防禦地帶,準備以運動防禦節節抗擊敵軍。
博古、李德在對敵軍的六路“圍剿”中,因取“分兵把口”“全線抵禦”之策,結果,紅軍除高虎堖、溫坊兩處取得小勝外,餘皆敗仗,蘇區大面積被敵軍佔領。到了9月中旬,中央蘇區已縮小到只有瑞金、會昌、于都、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幾個縣,敗局已定。
這時,由於李德託病,博古垂頭喪氣,自8月以後,中革軍委的命令只有朱德簽發了。這樣,朱德就特別注意儲存紅軍的有生力量,要求各軍團儘量採取“運動防禦”。
9月22日,彭德懷遵照中革軍委的指示,用一個師守備中華山、羅家峰以東陣地,用兩個師守備中華山、羅家峰以西地域。
10月4日,紅3軍團又在壩口、長樂地區給敵軍以殺傷後,撤出戰鬥。陳誠命令黃維第11師、李樹森第94師協同邢震南第4師、霍揆彰第14師、孫元良第88師共同進攻石城。紅3軍團各部隊在石城及其附近抗擊敵軍的聯合進攻。
在敵軍佔領石城的當天,朱德以中革軍委名義下令由地方兵團接替各線主力紅軍的防禦任務,先後將紅1軍團、紅3軍團、紅8軍團、紅9軍團和紅5軍團從陣地撤下,向瑞金、于都、會昌地區集中。命令紅3軍團10月12日為止,在第一集中地區進行人員、幹部、彈藥補充,完成部隊整理,同時,加強軍政訓練。於14日晨到于都東北的水頭圩、石溪壩、車頭圩、禾田及仙霞觀地域集中。
至此,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完全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