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是飼養人數較多的寵物,在我國城鎮裡面,寵物貓的數量僅次於寵物狗。在寵物圈裡面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說“貓是摔不死的”,現實中也的確有許多貓從高處落下,但毫髮無傷的例子作為佐證,因此我們不禁想:難道貓真的是摔不死的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高度足夠,貓肯定會被摔死,而且無論是任何的高度,貓掉落下來都會有一定的機率會受傷,或死亡,只不過貓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更“耐摔”卻是真的。
這裡面講的“耐摔”並不是指貓的身體素質更強壯,比別的動物更扛摔,只是貓身上有一種特殊機制,會使得它們在高處無論以哪種姿勢掉落時,最終大機率都會以四肢著地,然後透過蹲下、關節彎曲等常見方式作為緩衝,從而降低受傷的風險。
貓真的摔不死嗎?
須明確的是:貓是能夠摔死的!1998-2001年間,有研究機構對119只從高處掉落的貓進行研究統計之後,發現這些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多為骨折及胸肺的內傷,比如四肢骨折、股骨骨折、肺挫傷、氣胸等等。相對於骨折來說,內傷往往更為嚴重,是貓摔落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項針對1987年紐約市急診獸醫診所的調查研究顯示,132只從不同高度摔落受傷而送往診所的貓,9成經過治療之後能夠活了下來,其中37%受傷程度較重,需經過緊急治療才能活下來。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從6層樓摔落的貓咪,受傷的程度比超過6層樓摔落的還要大。
按照我們以往的經驗來看,高度越高,重力加速度就越大,那麼掉在地上受到的衝擊力就更高,那麼受的傷害應該更重才是,為何結果卻不然呢?
人們猜測可能是超過了這個高度,大多數貓都當場死亡了,不會被送到診所;而沒有死亡的,只有那些症狀比較輕的。
貓的“自動校準系統”
在一定的高度落下,貓為何總能以四腳著地?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原來在下落的過程中,貓能夠憑藉自身的柔韌性和超高的平衡感,下意識地扭轉身體,從而以特定的姿勢落地,這種現象在學術上被稱為“翻正反射”。很好理解,就是無論從任何姿勢開始掉落,在掉落的過程中,貓都能將身體翻轉過來,最終以正確的姿勢落地。
這一條件反射是與生俱來的,並非後天習得,但是它出現在貓的身上,卻有一定的年齡限制。從出生起到3周之前的小貓,不會有這一條件反射,“翻正反射”大概在出生後3-4周的時間開始顯現,到6-7周的時候才得以完善。
貓之所以會出現“翻正反射”,涉及的知識點非常複雜,除了機體功能之外,還包括了“角動量”等晦澀難懂的物理學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專業文章,我就不詳細科普了。
簡單來說就是貓的內耳中有一個機制,在它的作用下,貓在下落的過程中會調整姿勢,使得面朝下,身體彎曲,呈“拱門”狀。另外,由於貓沒有功能性的鎖骨,且身體骨架比較靈活,所以它在下落過程中就很容易調整自己的姿勢。
在接觸地面時,由於四肢先落地,加上下蹲、關節彎曲等起到了緩衝作用,最終頭部、身體觸及地面時,衝擊力已大大消減,從而降低受傷的風險。
那麼是不是任何高度都能觸發貓的“翻正反射”呢?也不是,太高了沒用,太低了來不及。
經過科學研究,我們得知想要觸發貓“翻正反射”的高度條件是0.9米,低於這個高度的時候,由於掉落過程的時間太短,會不足以支撐完成整個翻轉過程,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貓以其他的姿勢落地,從而更容易導致受傷。
當高度太高時,也不會觸發“翻正反射”,或者說即便觸發了也沒用了。
美國獸醫雜誌有篇論文提到,當貓從7層樓以上高度落下時,它們就不會弓著身體,而是將全身放鬆並且伸展開來,以此來增加空氣阻力,從而降低下落的速度。
研究發現,一隻中型的貓,從7層樓落下,它的終極速度為97Km/h,而一個成年人,從相同高度落下,這個速度將會達到193Km/h。另外,由於貓體型小、骨骼輕、毛髮厚等原因,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和保護作用,使得它們比其他動物更“耐摔”。
呼籲:不要好奇而害死貓
貓的確存在“翻正反射”,在合理高度範圍內掉落,基本上也都會觸發這一條件反射機制,從而使得貓不容易受傷。但是這是一個機率問題,因為無論從哪個高度落下,都有受傷的風險,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拿寵物貓做實驗,從而害死它們。
由於大多數鏟屎官的生活還算過得去,他們的寵物貓也過得比較不錯,所以現實中很多貓都有超重的困擾。長期的運動缺乏,使得這些“肥貓”遠沒有野生貓靈活,身體素質也更差,那麼在掉落的過程中,受傷的機率就更大了。
貓並不是摔不死的,“翻正反射”也是有高度限制的,如果非要執意去做這個實驗,那麼一定要超過0.9米,但也不要太高,並且不要用太小、太老、太肥的貓作為實驗物件。當然我還是更希望大家,不要好奇害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