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隸屬於北京市,位於北京西北部,北與延慶區、懷柔區相連,東鄰順義區,南與朝陽區、海淀區毗鄰,西與門頭溝區和河北省懷來縣接壤,介於東經115°50′17″—116°29′49″、北緯40°2′18″—40°23′13″之間,下轄8個街道、4個地區、10個鎮,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昌平區常住人口為2269487人,總面積1343.5平方千米。
昌平自西漢設縣,已有2000多年曆史,被譽為“密爾王室,股朧重地”,素有“京師之枕”美稱。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的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小湯山是知名的溫泉旅遊勝地。
2020年,昌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7.5億元,以不變價計算,比2019年增長4.6%。第一產業增加值7.8億元,同比下降17.4%;第二產業增加值358.5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增加值781.2億元,同比增長2.2%。
地名由來
昌平自西漢開始設縣,其名稱有一種說法來自漢代貴族的封爵——昌平侯,取昌盛平安之意,具體位置大概為今居庸關往南一帶。
建置沿革
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昌平境內雪山、南口等地繁衍生息。
西漢,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縣域內設昌平、軍都二縣。
三國時期魏國及西晉、東晉時,二縣屬幽州。
北朝北魏時,省昌平入軍都;東魏時省軍都入昌平。
五代後唐時,昌平曾改稱燕平,後晉時複稱昌平縣。
遼,屬析津府。
宋,屬燕山府。
金,屬大興府。
明代定都北京後,將皇陵選址於昌平的天壽山下,景泰二年(1451年),遷縣治於永安城(今昌平區城北街道一帶,原縣治位於今昌平區舊縣村)。正德元年(1506年),升為昌平州(轄懷柔、密雲、順義三縣),成為明朝的京畿重鎮。
清雍正年間,轄縣改屬順天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撤州設縣。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在縣西部和北部地區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昌宛、昌延、昌平、昌順聯合縣等民主革命政權。
昌平明十三陵圖片(19張)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2日,昌平縣解放。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昌順聯合縣分設昌平縣,屬察哈爾省南口專區;8月1日起屬河北省通縣專區。
1956年1月,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管轄,改稱昌平區。
1960年1月,複稱昌平縣。
1999年9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昌平縣改稱昌平區,人民政府駐昌平政府街19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1年,昌平區轄1個街道、16個鎮,321個行政村、117個居民社群:城北街道、昌平鎮、興壽鎮、馬池口鎮、沙河鎮、流村鎮、陽坊鎮、回龍觀鎮、延壽鎮、東小口鎮、北七家鎮、南邵鎮、崔村鎮、小湯山鎮、百善鎮、十三陵鎮、南口鎮。
2002年,昌平區轄1個街道、3個地區、13個鎮:城北街道、南口地區、馬池口地區、沙河地區;昌平鎮、陽坊鎮、回龍觀鎮、小湯山鎮、南邵鎮、崔村鎮、百善鎮、東小口鎮、北七家鎮、興壽鎮、長陵鎮、流村鎮、十三陵鎮。
2012年12月31日,昌平區東小口地區正式“一分為四”,天通苑北、天通苑南和霍營三個街道正式掛牌成立。
2015年,根據北京市政府批覆的調整方案,原有的回龍觀鎮建制撤銷,取而代之三個街道:回龍觀街道、龍澤園街道和史各莊街道。
區劃現狀
截至2019年,昌平區下轄8個街道、4個地區、10個鎮 。昌平區人民政府駐城北街道政府街19號。
統計用區劃程式碼 |
名稱 |
110114001000 |
城北街道 |
110114002000 |
南口地區 |
110114003000 |
馬池口地區 |
110114004000 |
沙河地區 |
110114005000 |
城南街道 |
110114007000 |
東小口地區 |
110114008000 |
天通苑北街道 |
110114009000 |
天通苑南街道 |
110114010000 |
霍營街道 |
110114011000 |
回龍觀街道 |
110114012000 |
龍澤園街道 |
110114013000 |
史各莊街道 |
110114104000 |
陽坊鎮 |
110114110000 |
小湯山鎮 |
110114111000 |
南邵鎮 |
110114112000 |
崔村鎮 |
110114113000 |
百善鎮 |
110114115000 |
北七家鎮 |
110114116000 |
興壽鎮 |
110114118000 |
流村鎮 |
110114119000 |
十三陵鎮 |
110114120000 |
延壽鎮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昌平區位於北京市西北部,區境介於東經115°50′17″—116°29′49″、北緯40°2′18″—40°23′13″之間,北與延慶縣、懷柔區相連,東鄰順義區,南與朝陽區、海淀區毗鄰,西與門頭溝區和河北省懷來縣接壤。總面積134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昌平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倚軍都山,南俯北京城。山地海拔800米至1000米,平原海拔30米至100米。60%的面積是山區,40%是平原,有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北京母親河——溫榆河的發源地。
氣候特徵
昌平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2684小時,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降水量550.3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20年,昌平區總用水量2.5億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3.7%。其中,生產用水0.5億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17.9%;生活用水1.3億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0.1%;生態環境用水0.7億立方米,比2019年增長0.5%。全區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為15.7立方米/萬元,比2019年下降14.7%。 。
植物資源
昌平區野生植物有90科,450種。其中,木材植物有51種,藥材植物有300種,油脂及澱粉植物有12種,食用植物有12種,橡膠、樹脂、揮發油、植物膠植物有15種,纖維、蜜源植物有15種,牧草植物有45種。
動物資源
昌平區有野生動物7類,199種。其中,哺乳類動物有25種,鳥類有94種,兩棲類動物有4種,爬行類動物有11種,魚類有12種,甲殼軟體類動物有11種,昆蟲類動物有42種。
礦產資源
金屬礦產
昌平區黑色金屬礦產有鐵礦、釩礦、鈦礦、錳礦4種,分佈在上莊、西湖、果莊村等地。有色金屬礦產有銅礦、鉛礦、鋅礦、鉬礦4種,分佈在黃場、燕子口、西湖村地區。貴金屬礦產有金礦、銀礦2種,分佈在澆花峪、分水嶺、黃泉寺村及西湖村、黃場至禾子澗村地區。
非金屬礦產
昌平區冶金輔助原料礦產有三種。化工原料礦產有電石用灰巖、草木炭、黃鐵礦、重晶石、磷礦。建築材料礦產有石灰岩、大理石、花崗岩、天然油石、彩石、石棉、粘土、砂石等。麥飯石礦黑山寨鄉分佈多處,儲量587萬噸。
人口
截至2019年末,昌平區常住人口216.6萬人,比2018年末增加5.8萬人,增長2.8%,其中常住外來人口105.1萬人,同比下降1.5%,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8.5%,比2018年末下降2.1個百分點。年末全區戶籍人口戶數29.1萬戶,人口65萬人,比2018年末增加1.5萬人,增長2.4%,其中非農業人口47.5萬人,佔全區戶籍人口的73.2%,比2018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農業人口17.4萬人,佔全區戶籍人口的26.8%。戶籍人口出生率12.43‰,死亡率3.02‰,自然增長率9.4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昌平區常住人口為2269487人。
2020年末,昌平區戶籍人口戶數29.8萬戶,人口66.5萬人,比2019年末增加1.5萬人,增長2.3%,其中非農業人口49.2萬人,佔全區戶籍人口的74.1%,比2019年末提高0.9個百分點;農業人口17.2萬人,佔全區戶籍人口的25.9%。戶籍人口出生率7.24‰,死亡率9.78‰,自然增長率-2.54‰。
經濟
綜合
2020年,昌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47.5億元,以不變價計算,比2019年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8億元,同比下降17.4%;第二產業增加值358.5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增加值781.2億元,同比增長2.2%。
“十三五”時期,昌平區經濟實力連續邁上新臺階,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五年間,昌平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加78.5億元,年均增長6.6%,高於全市平均增速1.1個百分點.
“十三五”時期,,昌平“三、二、一”的現代化產業格局持續鞏固。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從2016年的1.0:33.7:65.3調整為2020年的0.7:31.2:68.1。
- 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2019年增長0.2%。按型別分,國有投資比2019年下降31.2%;非國有投資比2019年增長9.2%;外商投資比2019年增長103.6%。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同比增長138.3%,佔全區比重為2.7%;第二產業同比下降48.3%,佔全區比重為4.2%;第三產業同比增長2.8%,佔全區比重為93.1%。
- 財稅收支
2020年,昌平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0.9億元,同比增收5.4億元,增長5.1%。分稅種情況:國內增值稅完成31.6億元,同比增長10.4%;土地增值稅完成18.6億元,同比增長333.4%;企業所得稅完成17.2億元,同比下降4.7%;教育資金收入13.7億元,同比下降4.9%;房產稅完成9.5億元,同比下降15.8%。
2020年,昌平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65.2億元,同比增支41.9億元,同比增長18.8%。
2020年,昌平區稅收收入完成330.2億元,同比下降0.1%。區級收入93.7億元,同比增長16.4%。其中,主要稅種增值稅118.1億元,同比增長2.9%;企業所得稅102.3億元,同比下降9.3%;個人所得稅44.8億元,同比下降4.3%。
- 人民生活
2020年,昌平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87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3.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05元,同比增長3.8%。全年全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962元,同比下降0.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6732元,同比下降1.6%。2020年,昌平區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4元,同比增長15% 。
“十三五”期間,昌平區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完善,收入來源更加多元,收入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昌平區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長45.8%,年均增幅達到7.6%。低收入農戶收入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6.3% 。
第一產業
2020年,昌平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3億元,同比下降12.5%,其中,農業產值完成6.5億元,比2019年下降14.1%;林業產值完成7.9億元,比2019年下降13.5%;牧業產值完成4.1億元,比2019年下降11.9%;漁業產值完成0.1億元,比2019年增長7.7%;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完成1.6億元,與2019年下降2.8%
2020年,昌平區糧食播種面積10408.4畝,比2019年減少3337.5畝,比2019年下降24.3%。糧食產量0.3萬噸,比2019年下降21.3%,糧食畝產294.0公斤,比2019年增長4.0%。全年蔬菜產量2.8萬噸,比2019年下降12.4%;禽蛋產量0.1萬噸,比2019年下降37.8%。
第二產業
- 工業
2020年,昌平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494.7億元,同比增長25.9%;累計完成銷售產值1418.8億元,同比增長22.4%,實現產銷率為94.9%。從重點行業看,2020年,汽車製造業實現產值554.9億元,同比增長28.2%;專用裝置製造業實現產值205億元,同比增長17.5%;醫藥製造業實現產值149.7億元,同比增長18.1%。從高階產業看,高技術製造業完成366.5億元,同比增長18.7%
“十三五”時期,昌平區工業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為13.2%;昌平工業經濟效益也實現大幅提升,收入和利潤的年均增速分別為14.4%和18.7%。
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294.1億元,比2019年增長28.1%,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6.6%。
- 建築業
2020年,昌平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77.1億元,比2019年下降26.4%。全區建築業企業簽訂合同額實現462.7億元,比2019年下降8.7%。其中,本年新籤合同額完成215.3億元,同比下降12.3%。
第三產業
- 國內經濟
2020年,昌平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70.0億元,比2019年下降9.9%。按限額標準劃分,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社零總額426.7億元,同比下降4.5%;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社零總額243.2億元,同比下降18.0%。按行業劃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84.1億元,同比下降7.5%;零售業實現零售額540.0億元,同比下降8.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3.9億元,同比下降48.6%;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2.0億元,同比下降26.8%。 。
“十三五”期間,昌平區消費品市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均增長3.1%。新零售全面融入發展,2020年昌平區規模以上企業共實現網上零售193.2億元,佔全區零售額的比重達到了28.8%,比“十二五”末提升了20.9個百分點 。
- 對外貿易
2020年,昌平區新批三資企業35家,比2019年減少6家;新批三資企業註冊資本125194萬美元,比2019年增長683.7%。全區引進外商實際投資16195萬美元,比2019年增長60.1%。
- 房地產業
2020年,昌平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6.8%,佔全區投資比重為57.5%。房屋施工面積為12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5%,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為2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5%。
- 旅遊業
2020年,昌平區擁有農業觀光園144個,比2019年減少6個;觀光園總收入2.2億元,比2019年下降24.1%。鄉村旅遊實際經營戶243戶,累計接待遊客102.3萬人次,比2019年下降61.3%;鄉村旅遊總收入0.5億元,比2019年下降62.9%。設施農業佔地面積13203.5畝,比2019年增長10%;實現產值3.7億元,比2019年下降13.6%。
- 金融業
2020年,昌平區主要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3292.3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居民儲蓄餘額1552.9億元,同比增長21.9%,佔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的47.2%;單位存款餘額1219.3億元,同比增長1.4%,佔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的37.0%。
2020年末,昌平區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1015.0億元,同比增長13.7%。
2019年,昌平區全年實現證券交易額合計5136.5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實現股票交易額2169.8億元,同比增長37.2%,佔比42.2%;債券交易額2520.7億元,同比下降10.3%,佔比49.1%;融資融券交易額實現344.3億元,同比增長34.5%,佔比6.7%。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20年末,昌平區境內有軌道交通線路4條,21個站點,運營里程51公里。 [3]
- 公路
京藏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京包高速公路、北京六環高速公路穿越昌平區。
- 鐵路
大秦鐵路、京包鐵路等途經昌平區。
車站:昌平北站、南口站、沙河站、昌平站
- 軌道交通
北京地鐵5號線、北京地鐵8號線、北京地鐵13號線、北京地鐵昌平線貫通昌平區。
運輸
截止2020年底,全區共有客運(區屬企業)從業人員620人,運營客車538輛,其中新能源運營客車230輛;客運線路41條,運營長度1041.6公里,客運量2082.9萬人次;貨運從業人員4000人,貨運業戶1669戶,運力4470輛,貨物運輸總噸位9.6萬餘噸,貨運量2011.3萬噸,貨運週轉量143634萬噸公里。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20年,昌平區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13026件和8476件,分別比2019年增長10.7%和22.5%;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6500件和2497件,分別比2019年增長7.4%和31.1%。
“十三五”時期,昌平區新建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12個,組建協同創新平臺20個,支援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國際研究型醫院、冷凍電鏡實驗室等平臺相繼落地。累計獲評國家和北京市科技進步獎61項,專利授權量、技術合同成交額分別為“十二五”時期的1.8倍、2倍,華輝安健新型抗乙肝病毒藥物、諾誠健華抗腫瘤創新藥等一批標誌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打造國家級雙創載體21家,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城市示範透過國家驗收。
教育事業
2020年,昌平區共有33所普通高校,大專在校生8803人,畢業生2941人;本科在校生84477人,畢業生14002人;研究生在校生24662人,畢業生6082人;博士生在校生6431人,畢業生1083人。全區普通高中招生2185人,在校生5972人,畢業生1806人;普通初中招生6436人,在校生17171人,畢業生4757人;普通小學招生13329人,在校生60768人,畢業生7957人;幼兒園新入園幼兒17000人,在園幼兒44238人;職業高中招生989人,在校生2409人,畢業生856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50人,在校生133人,畢業生33人。
“十三五”時期,昌平區組建4個學區和4個教育集團,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人大附中昌平學校等專案建成開學,沙河高教園6所高校新校區全部開學,新增幼兒園和中小學學位2.8萬個,學前教育普惠率提高到89%。
文化事業
2020年,昌平區共有公共圖書館24個(分館23個),總藏量83.6萬冊(件)。全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5處。全區共有國家綜合檔案館1個,館藏案卷23.6萬卷件,利用檔案5873人次。
體育事業
2020年,昌平區共有體育場館165個,共獲得市級比賽獎牌120枚,比2019年減少154枚。其中金牌31枚,銀牌49枚,銅牌40枚。
衛生事業
2020年,昌平區共有衛生機構 1088個,其中醫院 84個,社群衛生服務站144個(含社群服務中心)。衛生機構共有床位 12295張,其中醫院床位12030張。全區衛生技術人員為18983 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257人,註冊護士8418人。全區醫療機構共診療1065.9萬人次。全年甲類傳染病發病率0,甲類傳染病死亡率0;乙類傳染病發病率71.46/10萬,乙類傳染病死亡率0.27/10萬。
勞動就業
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00人,連續五年獲評全市充分就業區。
社會保障
2019年,昌平區社保覆蓋人群擴大到277.3萬人次,城鄉低保標準上調10%。
社會福利
2019年,昌平敬老院開工建設,新建3家鎮街養老照料中心、18家社群養老服務驛站。
基礎建設
2019年,昌平區全年拆除違法建設615萬平方米、騰退土地823公頃,建立無違建社群27個,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18個,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23家,45個工業大院全部完成清退,整治提升街巷衚衕108條,治理開牆打洞58處,群租房、佔道經營、無證無照等整治任務實現動態清零。最佳化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佈局,建成生態填埋場17處,消除積存點位119個,推廣使用資源化產品415萬噸。狠抓城鄉結合部40個重點村整治,規範自建出租房屋6.7萬間,消除安全隱患1777處,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12.5%。完成近三年2857公頃騰退空間落點落圖,實施地下空間改造、生態停車場等“小而便、小而精”惠民專案238個,新增便民服務網點87個、功能覆蓋率提高到95.8%,改造提升城鄉公廁39個。
“十三五”期間,昌平區注重減量集約,突出規劃管控,全面最佳化城市功能和空間佈局。釋出實施昌平分割槽規劃,編制完成32個街區控規、4個鎮域規劃、215個村莊規劃和6個專項規劃。加快轉變土地開發模式,生命科學園三期、沙河高教園四期等專案全面提速。統籌推進國家自然資源例行督察和規劃自然資源領域專項巡視整改,規範整治超標大棚6310棟,拆除違建別墅3616套,同步建立了“村地區管”等體制機制。圓滿完成各年度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務,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817萬平方米、騰退土地4270公頃;45個工業大院全部清退,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262家,疏解提升市場61個、物流中心20個;“開牆打洞”、群租房等保持動態清零,城鄉結合部重點村、背街小巷整治成效顯著;利用騰退空間留白增綠946公頃,實施“五微”提升專案542個,便民商業網點實現功能全覆蓋。
環境保護
2020年,昌平區汙水處理量達到1.3億立方米,汙水處理率為95.5%。生活垃圾分類片區覆蓋率提高到90%,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全區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值為23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20.7%;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值為3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25%;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值為33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10.8%;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值為53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15.9%。
“十三五”時期,昌平區突出綠色人文,夯實生態本底,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昌平。聚焦打好藍天保衛戰,完成215個村煤改清潔能源,改造鍋爐3858蒸噸,淘汰老舊機動車8.2萬輛,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53.3%,在全市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優良天數比2015年增加79天、佔比79.2%,空氣質量一直保持全市前列。深化河長制管理,新擴建再生水廠4座,鋪設汙水管網295公里,解決了246個村汙水處理問題,黑臭水體全面消除,5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汙水處理率比2015年提高19個百分點,平原區地下水位上升2.6米。加強土壤汙染防控,受汙染耕地和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超過90%。緊抓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契機,新增造林4.9萬畝,新建森林公園5處,新添郊野公園16處,織補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57處,形成了9個萬畝以上的大尺度、高品質森林組團和綠色廊道。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分別提高到48%、67%。
歷史文化
截至2020年,昌平區有文物保護單位8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 。
2016年昌平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公佈時間 |
明十三陵 |
明 |
昌平區十三陵鎮 |
1961年3月4日 |
居庸關、雲臺 |
元、明 |
昌平區南口鎮居庸關村 |
1961年3月4日 |
銀山塔林 |
金—元 |
昌平區延壽鎮湖門村 |
1988年1月13日 |
萬里長城北京段 |
明 |
昌平區流村鎮長峪城村 |
2008年6月 |
2016年昌平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名稱 |
時代 |
地址 |
公佈時間 |
朝宗橋 |
明 |
昌平區沙河鎮 |
1984年5月24日 |
白浮泉遺址——九龍池、都龍王廟 |
元初建,明重建 |
昌平區城南街道化莊村東 |
1990年2月23日 |
鞏華城 |
明 |
昌平區沙河鎮 |
1995年 |
和平寺 |
清 |
昌平區南口鎮花塔村 |
1995年 |
五街清真寺 |
清 |
昌平區城北街道五街社群 |
2003年7月28日 |
風景名勝
昌平區境內有馳名中外的明十三陵,“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十三級浮屠的遼代銀山塔林,擁有“亞洲之最”稱譽的中國航空博物館、中國坦克博物館、迪斯尼風格的九龍游樂園,中國最大的射擊場——中國北方國際射擊場,北方地區最大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獨具特色的十三陵高爾夫球場,空中滑傘俱樂部,以及風景秀麗的十三陵水庫和蟒山、溝崖、碓臼峪、虎峪、白虎澗、雙龍山、白羊溝、大楊山八大自然風景區。
地方特產
昌平草莓
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昌平草莓果形端正、飽滿,果面光澤亮麗,瘦果分佈均勻,果肉質地細膩,口感純正、香味濃郁,果實硬度較大,耐貯運。
2010年12月15日,農業部批准對“昌平草莓”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城市榮譽
2016年,昌平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區
2017年12月23日,昌平區獲評2017“質量之光”年度質量魅力城市。
2019年12月6日,昌平區入選2019年全國百強區。
2020年1月9日,昌平區入選“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進步最快城市”。
2020年6月30日,昌平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名單。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2020年12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名單。
2021年4月,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建立推評名單。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最美縣域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