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靠譜的阿星
1
Facebook公司改名為“Meta”引發吐槽“連臉都不要了”。不過從廣告效果來說,Facebook是不虧的,儘管他在國內沒啥使用者,但是股票市場的散戶投資人肯定是有的。而Facebook股票交易名稱更改為為"元宇宙"相關的概念之後還猛漲了一波。
有一說一,Facebook公司的改名類似於Goolge公司更名為“Alphabet”,本質上是用一個更大的集團新實體名稱來做一個更大的“套娃”,而不是改動產品名稱。類似情況在網際網路公司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今天來聊聊這個話題。
2
大致有幾種改名的情況呢?
第一種就是公司業務發展需要新的集團名稱,也就是上文所說的一個新的更大的“套娃”。
這種換名的就是今日頭條公司2018年改名為“位元組跳動”,今日頭條作為產品名稱與抖音、西瓜影片、懂車帝等產品並列,在沒有用位元組跳動名稱之前,人們往往容易把抖音、西瓜影片、皮皮蝦等眾多產品均稱之為“今日頭條”,現在這個習慣媒體基本上已經改過來了。
話說位元組跳動這個集團母公司名稱是張一鳴在創業之處根據程式設計師多的特性取的一個英文名稱“bytedance”,再由英文名稱翻譯過來的;以至於位元組跳動英語首字母為“B”,被成為新的“BAT”中的一員。
正所謂“名正,則言順”。改名之後的好處在於能夠廣泛擴充套件多元化路線,把體系內的產品邏輯線和人員職務理清楚,如果用今日頭條的名稱的話的確是不便於抖音、巨量引擎、飛書、多閃等團隊組建擺脫存量業務的牽絆。還有一個好處在於能夠下設很多子公司去做投資,從而拓展公司多元化業務,比如位元組跳動的教育板塊是大力教育公司;位元組跳動的遊戲業務主要是在北京遊逸科技公司等。
從這個角度上看改名本身也是原有的產品名稱無法再涵蓋公司多元業務的必然。類似因為業務發展需要而改名還有瓜子二手車升級為“車好多集團”等。
第二種改名原因是公司戰略方向或者業務重點的調整。
比較知名的案例是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在2020年更名為“螞蟻科技”或進一步簡稱為“螞蟻集團”。雖然是金服到科技的行業屬性的變更,實際上是代表著支付寶本身從金融服務基礎業務向數字服務平臺轉型。而同期,支付寶logo也從淺藍色變成深藍色,不知道是不是要表達成淺海走向深海的意思。
第三種改名的原因就是市場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合併組成一個新的公司,必須要用一個新的公司名字來包含兩個產品,比如運滿滿與貨車幫合併之後的新公司的名稱為“滿幫”。
聽說當年“運滿滿”的女員工懷孕的一個個接一個,有人開玩笑說沾了公司名字的喜氣,而隨著運滿滿CEO張暉成為滿幫集團董事長兼CEO之後,運滿滿這個名字曝光率低了很多,而以滿幫為主。
第四個改名原因是為了以後上市需要;比如愛回收公司改名為“萬物新生”,以便於上市名稱不用公司其中一個主打業務產品名稱(因為愛回收和京東的拍拍業務合併,拍拍的知名度也很高,更新有助於估值提升)。
第五個原因可能是為了適應監管需要,比如陌陌“momo”改名為“Hello”,公司中文名字為"摯文集團”。
當然也有不排除老闆喜歡或者意志,單純想要換一個名字;或者是原有公司名稱本身需要較大的的冠名費用而不得不改。比如阿星此前接觸瞭解到的一家集團是校辦企業,因為每年都必須給某頂尖大學交1000萬費用,後來所有企業集體改名。
總之企業改名有的是喜迎新氣象,有的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3
一般名字都是叫著叫著就習慣了,如果不是因為非動不可的話,能不動的都不會動。
因為每一個名字尤其是知名產品名稱或者是公司名稱,其品牌價值本身是無形的,代表著過去所有團隊付出的聲譽和努力,而改為新名字則需要準備承擔一定的風險,使用者認不認可?會不會重名?標識度強不強?等等複雜因素。
甚至有的公司名字還代表公司運勢,這是一門玄學,改名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
比如說品牌部門需要核實以後的稿件的之中每個人領導的title、對外介紹;公司的logo肯定要做更換;相應的商標需要去註冊;公司名字的工商變更要做;市場人員的物料需要更換;產品設計圖示需要更換等等。說的粗糙一點,這個工作量等於相當於一個挖坑和填坑的過程。
而有的即使改名了實際上整個團隊內部、合作商、使用者要較長適應時間,這本身類似於企業生命體的“蛻變”。
而相對於公司改名來說,結合公司發展戰略品牌升級以及原有產品基礎上的“套娃”母公司的組織設計,也就成為了相對划算的選擇。
總結一下網際網路公司改名的參考原則:一是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二是實在要改名,可用公司註冊名稱,讓產品名稱保留,集團公司名稱作為品牌名稱,各擔負不同的功能;三是改的新名提前做好工商備案和註冊,並做排他的商標智慧財產權申請和確認後方可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