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高盛釋出訊息稱,中國證監會已對高盛成為旗下中國合資企業高盛高華證券有限公司唯一股東的事項准予備案。這意味著,又一家外資獨資金融機構將在我國落地。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體系逐漸豐富完善,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越來越多外資獨資或合資金融機構參與進來。僅在證券機構方面,目前就有摩根士丹利證券、瑞銀證券、匯豐前海證券和星展證券等已相繼在我國開展業務,還有諸如法巴證券、渣打證券等更多外資證券機構正在排隊稽核中。
外資金融機構跑步入場,既是因利好政策吸引,更是看好我國市場的表現。
看政策,我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即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步伐也沒有放緩,反而進一步加快。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平穩落地;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外資股比和業務範圍國民待遇全面落實;滬深港通、滬倫通、ETF互通等持續拓展;公募REITs、期貨期權等產品創新開放穩步推進,對全球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吸引力明顯提升。
看發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續顯現,剛公佈的國民經濟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8%,主要宏觀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迴旋空間廣闊的特點突出。同時,我國資本市場豐富的優質投資標的也吸引著外資金融機構眼球,在目前已公佈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近九成公司預喜,大批高質量發展的上市公司無疑將為外資金融機構帶來良好回報。
開放的資本市場是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市場,國外優質金融機構的進入,必將帶來很大的“鯰魚效應”。對國內金融機構來說,與擁有更高國際視野、更成熟的管理體系、更多元的產品設計的國際巨頭同臺競技,既為其提供了學習樣本,也倒逼其進一步最佳化服務水平、創新產品品種,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未來發展可期。
當前外資佔A股市場流通市值的比重在5%左右,與外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期待還有一定距離,這也意味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仍有很大提升空間。不久前,中國證監會主要負責人公開表示,證監會正按照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研究推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相關舉措,為境外機構和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和便利的服務。相信更多吸引國際金融資本進入繼而留下的利好舉措正在路上,我國資本市場將迎來更多“鯰魚”。
當然,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放了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對監管也提出更高要求,在敞開大門的同時,如何加強對跨境資金的監管,防範外資短期內大進大出對我國資本市場的衝擊等,是接下來相關部門應該思考的問題。只有因勢利導,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更好地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