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已經開始批次裝備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雖然其效能超群,無奈造價昂貴,不可能1:1的替換前一代戰鬥機。為其搭配一個較低成本,作戰效能夠用的機型是非常合理的需求。目前,殲-11系列和殲-16似乎在承擔著這個任務,那麼,在面對下一場戰爭更加嚴酷的空中環境時,殲-11是否需要一位接班人呢?
目前中國空軍除了殲-20,還保有大量殲-10,殲-11系列戰鬥機,以及殲轟-7A,殲-16戰鬥轟炸機及一些SU-27,SU-30MKK和SU-35等進口戰機。部分殲-7和殲-8仍在服役。從效能上來說,裝備數量更大的殲-11系列,殲-16以及SU-30MKK,SU-35似乎是殲-20更好的任務搭檔。兩者在飛行效能,作戰半徑上更加接近,殲-20更側重於對抗敵方隱身戰機,穿透性攻擊高價值目標。而殲-11系列可以有效地伴隨執行對抗敵方數量更大的四代機,國土防空以及精確對地攻擊等任務。
從這方面來說,雖然最新改型殲-10C已經做了相當大的進步,但畢竟是種單發的中型作戰飛機,在航程、載彈量、甚至生存能力上都較雙發的殲-11有差距,這樣在與殲-20組合作戰時差距更加明顯,需要更多的支援。
而殲-11系列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首飛,到現在已經度過20多個年頭,其基準機SU-27則更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更加久遠。雖然因為殲-11機體大,改進潛力大,而且事實上也在不斷改進當中。最新改型,或是殲-16這樣的重大改進型號的綜合性能在世界範圍內的四代機裡看,並不落後。
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無論是殲-10還是殲-11,殲轟-7A等這些飛機都沒有隱身能力,這在進行有強力地面支援的國土防空作戰時可以說基本夠用,但在遂行高威脅的進攻性作戰,或是面對敵方隱身戰鬥機時具有代差性的效能差異,生存能力堪憂。
美國已經裝備了F-22隱身戰鬥機,其空戰效能在目前來看還是世界最強。並且美國還大量裝備同樣具有隱身能力,用途更加廣泛的F-35隱身戰鬥機,和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心焦等美國盟國一起構築了一條包圍中國的隱身戰機包圍圈。而且F-35在電子戰、資訊戰方面達到了F-22都未能企及的新高度,並且數量眾多,使人無法輕視。
即使F-35在關鍵指標,特別是造價和使用費用上未能全面達到設計目標,難以1:1替代F-16和A-10機隊,但美國也提出了成本更低的新一代輕型戰鬥機計劃,用以替代全部F-16機隊。按照美國的航空科技水平,即使這是種新型4.5代戰鬥機,但其效能是不容小覷的。
俄羅斯在這方面也是雄心勃勃,SU-57經歷多重波折後終於開始小批次裝備部隊。俄羅斯航空工業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低成本輕型隱身戰鬥機專案,用來作為SU-57重型隱身戰鬥機的搭檔,並且使因為SU-57的高昂造價帶來的數量劣勢得到補充。當然,俄羅斯新型輕型隱身戰鬥機的進度更加落後,甚至可以說還在構想階段。
回看中國的空中力量,殲-20確實也需要一位數量足夠,成本可負擔,具備一定隱身能力的多用途機型,來共同應對下一場空中戰爭。目前的搭檔殲-11雖然還在年富力強的階段,但畢竟沒有隱身能力確實是個問題,尤其是在執行危險性較大的對地攻擊任務當中。在目前開始考慮殲-11的接班人問題,其實正是時候,一種軍用飛機從預研到定型到裝備,時間動輒20多年,那時算下來,殲-11已經服役超過40年,效能早已落後了。
那麼FC-31能不能成為殲-11的接班人呢?航空君認為有可能但需要重大改進,目前狀態的FC-31任務方向和殲-20高度重疊,且其更接近於中型機的機體體積,難以容納比殲-20內建彈倉可掛載的更大的武器彈藥,這樣在對地攻擊能力上比如有所欠缺。並且機內載油量可能還達不到殲-11的水平,使得FC-11更接近一種放大一點,且具備一定隱身能力的殲-10,從而落入中型機怪圈。造價不比重型機低多少,但效能差異很明顯。
要是FC-31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比如殲-20裝備的AL-31或是渦扇-15呢?那麼FC-31的機身設計基本得推倒重來,不光使定型裝備時間更加推後,再成本上也和殲-20相差無幾,效能上能否達到殲-20的水平則很難說。而全新研製一個滿足這麼多要求的新機型,則耗費的時間精力更多。
從目前的各種跡象來看,殲-7,殲-8的退役只會是不遠的將來,殲轟-7A,SU-27,甚至SU-30MKK都很有可能逐漸退出一線隊伍。拳頭部隊變為殲-20,殲-11,殲-16和殲-10,以及SU-35的組合。這樣殲-20的隱身搭檔問題遲早要提到議事日程,殲-11確實需要一位接班人,到底要選擇哪個方向,還不大好說。
除非,國力強盛到能夠裝備足夠數量的殲-20,那殲-11有沒有接班人還真不是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