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是阿根廷海軍的一艘主力戰艦,曾是阿根廷海軍艦隊的旗艦。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海戰中,它被英國特混艦隊的核潛艇擊沉。該巡洋艦也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被核潛艇所擊沉的水面艦艇,也因此一戰成名。
“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是阿根廷政府於二戰結束後1950年從美國政府購入的原布魯克林級巡洋艦“鳳凰城”號。
根據1930年4月22日簽署的倫敦海軍條約, 作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補充條約,美國只可以再建造兩條華盛頓條約型的重巡洋艦(CA44和CA45)。為了對付窮兵黷武日益擴張的日本海軍,不得不轉向建造裝備6英寸主炮的輕型巡洋艦,因此促成了布魯克林級的誕生。
1931年初最終選定的方案是排水量9600噸,裝備四座三聯炮塔,裝甲防護同新奧爾良級,在1933年的造艦計劃裡通過了該方案,但隨之而來安裝1.1英寸的防空炮的要求使本級艦的設計再次被修改,對裝甲防護同樣也作了一些改動。
這個時期,在日本戰艦補充計劃中裝備4艘多達15門6英寸主炮的8500噸級最上級輕巡洋艦(尚未換裝203mm主炮)的出現強烈刺激了美國人的神經。最終的設計裡,布魯克林級的主要武器變為5座6英寸三聯裝炮塔,飛行甲板移至艦尾。
美國海軍計劃共建造十艘布魯克林級巡洋艦,其中第七艘威奇塔號在建造過程中修改設計,更換武器成為重巡洋艦,作為新型重巡洋艦的技術試驗艦,被稱為威奇塔重巡洋艦。所以最終實際上有9艘布魯克林級加入美國海軍(CL40-43,CL46-50)。
該級巡洋艦標準排水量9923噸,滿載排水量12403噸。艦長185米,常備艦員868人。
武器為5座三聯裝Mk 16型152mm主炮;4座CL49/50雙聯127毫米副炮;8挺12.7mm高射機槍以及四聯裝博福斯40mm高射炮。艦尾搭載兩架水上飛機,用來火炮校射和空中偵查。
MK-16艦炮的倍徑為47倍徑,發射的是重達59公斤的重型穿甲彈,所以對敵艦的破壞力相當可觀。同時因為使用了炮彈捲揚機,其射速可以高達每分鐘8至10枚炮彈,理論上若5座炮塔同時開火,即可在一分鐘內對敵人最多傾瀉150枚炮彈,單艦即可輕鬆達到陸軍大約一個炮兵團的投射量。傷害和火力密度之高令人髮指。
炮塔正面裝甲159毫米,主裝甲帶裝甲32-127毫米,水平甲板裝甲51-76毫米,司令塔裝甲57-127毫米。最高航速31.5節,擁有在15節經濟航速下9000海里的續航能力。
其中“鳳凰城”號巡洋艦1935年4月15日在卡姆登市紐約造船公司開工,1938年3月12日下水,同年10月3日完工,編號CL46。
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的珍珠港偷襲中。“鳳凰城”號與負傷的“內華達”號戰列艦一前一後砍斷錨鏈離開泊位,試圖衝出火海,但立即被日機發現。日軍集中火力攻擊兩艦,試圖將其炸沉在主航道阻塞珍珠港,激戰中內華達號連中數枚炸彈,進水太多,被迫駛向岸邊擱淺,鳳凰城號卻在日軍炸彈造成的水柱森林中,神仙附體一樣衝了出來,毫髮無傷!“鳳凰城”號成為了第一艘衝出港外的萬噸大艦。
之後,“鳳凰城”號經歷了整個太平洋戰爭,曾經是麥克阿瑟將軍的座艦,並在蘇里高海峽參加了擊沉日軍山城號戰列艦的作戰,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型戰艦用重炮互捶的海戰。
整個二戰期間,該艦多次受傷,除了比阿克一戰中被炸彈擊傷以外,還中過魚雷,捱過炮彈,最後還被神風敢死隊光顧過,名字裡帶了“鳳凰”二字,有不死鳥一樣的頑強。
除去索羅門群島海域的庫拉灣海戰中被擊中三枚魚雷救治不能,第二天由美軍驅逐艦擊沉的海倫娜號,剩餘的“布魯克林”級都成為了搶手貨,南美國家一共買走了6艘。其中CL40 布魯克林號和CL43 納什維爾號被智利買走;CL41 費城號和CL49 聖路易斯號被巴西買走;CL46 鳳凰城號和CL47 博伊西號則被阿根廷購買了。美軍剩餘的CL42 薩凡納號和CL48 火努魯魯號則在1959年報廢拆解。
從美國政府以120萬美元的超低價購入的“鳳凰城”號後,阿根廷把此艦命名為十月勝利號,不久又改名為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此後阿根廷海軍雖為貝爾格拉諾將軍號進行了2次現代化改裝,增加了“海貓”防空導彈等,由於缺乏資金,動力、火炮、聲吶等系統卻基本維持原狀。
在1982年馬島戰爭的最初階段,英國人宣佈馬島周圍200海里為禁區,所有進入馬島周圍200海里禁區的飛機和艦隻都將遭到攻擊。阿根廷海軍大多數艦隻為避免與英艦發生衝突,都在200海里外活動。
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與兩艘驅逐艦於4月26日離開烏斯懷亞。4月29日它們在馬島以南巡邏。4月30日被英軍潛艇征服者號發現。但阿根廷艦隻離開馬島200海里(約370公里)的禁區範圍後,英軍仍然視它們為威脅。
經過一番考慮,英國人對於禁區外的阿根廷艦船,一樣得先下手為強,打了再說!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5月2日下午3時57分,征服者號發射3枚各有800磅彈頭的“Mk 8 mod 4”魚雷,其中2枚命中貝爾格拉諾將軍號。一枚魚雷擊中船頭附近,無造成傷亡,另一枚則擊中船身後半部,造成大爆炸,日後的報告說爆炸中有275人死亡。爆炸雖然沒有引起火災,仍然使船內迅即充滿濃煙,爆炸更損壞了船上的電力裝置,令它無法發出無線電求救訊號。
大量海水從魚雷造成的缺口湧入船內,由於電力中斷,無法把水抽走,船隻開始下沉。下午4時24分艦長邦索下令棄船,船上人員乘救生艇逃生。
此時兩艘護航的驅逐艦不知道貝爾格拉諾將軍號的處境,亦沒有看到求救火箭或燈號,繼續向西航行。後來兩艦知道時,天色已黑,惡劣的天氣把救生艇衝散了。在寒冷天氣、狂風及巨浪衝擊下,有些人在救生艇上凍死。
阿根廷及智利船隻從5月3日至5日間救起770人,另外323人喪生,佔到了戰爭中阿軍戰死人649人的一半。
2003年2月國家地理學會和阿根廷海軍共同組成一支探險隊,搜尋南大西洋海域,以尋找沉船殘骸。儘管人們認為沉船位於距阿根廷海岸180公里波濤洶湧的水下4000米深的海底。但是在海上停留了兩週之後,探險隊受到南大西洋惡劣天氣的影響,未能找到這艘船隻。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