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長文有過一個底稿。
記得當時看到網友排了個企業家排行榜,一時興起,就寫了一個長長長長的微頭條,有1600字那麼長。此後一直心心念念,想整理、完善,發個文章。
今天把自己的心願了掉,也為我不多粉絲們簡要地介紹下我瞭解的企業家英雄們。
我前幾天發微頭條,說到過“四條衡量企業的金線”:
(1)對科技創新的貢獻;
(2)對行業發展的貢獻;
(3)對使用者價值的貢獻;
(4)對國家競爭的貢獻。
這四條,是我觀察企業的角度,也決定不同企業家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以下排行,只是我的個人偏好。您有不同意思,歡迎到評論區批評、指正、討論,更歡迎留下有您掌握的資訊,幫助我調整對不同企業、企業家的認識。
一、任正非:已入自由境界的企業家導師
自1987年至今,華為僅有2002年銷售收入負增長,還是因為堅決不做小靈通、堅定攻堅3G。這在企業界,並不多見。更常見的是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尤其民營企業。
前幾天看華為的發展歷程,我的感覺是,華為每一次的技術創新、管理變革,都踏得準、穩又堅定(看完時,有心寫一篇文,介紹下華為管理變革的機理,但至今還沒動筆,罪過罪過)。
被打壓的三年來,華為的表現,無可挑剔;華為人的表現,特別是任正非本人的言行,只有兩個字能形容:恰當——“增一分則太白,減一分則太赤”。
華為對方向、節奏、分寸的把握,背後是任正非本人的思想高度和成熟度。
任正非,在部隊曾被評為學毛著標兵,33歲時發明我國第一臺空氣壓力天平,可以說:任正非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素養都極高的企業家。
我拜讀過不少任正非的文章和講話稿。我的直覺:任正非是精神層面、行為風格都最接近教員本人的當代人、當代企業家。
任正非是思想家,用哲學指導企業實踐的思想家——企業家是任正非的社會角色,華為是他的實踐範圍;他的思考範圍和影響範圍,遠遠超出了華為。
中國有一位企業家教父的話,只有任正非當得起中國企業家教父——用華夏基石洪天峰、吳春波兩位老師的話說:任正非的企業家精神,照亮了中國企業。
二、寧高寧:見首不見尾的神龍級央企管理者
對於國企的管理者,大眾缺乏瞭解他們的渠道,但可以從國企管理者的履歷窺其大略。
寧高寧,自1987年至今,擔任過華潤、中糧、中國化工和中化集團等四家央企的負責人。
作為掌舵過四家全球500強的管理者,寧高寧可能是全球商業史的孤例。
自1990年32歲執掌華潤以來,寧高寧盤的都是巨無霸,還沒失過手。
寧高寧不像任正非,有諸多文字流傳在外。但是,要形容寧高寧,有一句話是合適的:“其猶龍邪”——這是孔子稱讚老子的話。
這樣的稱讚,網友可能會覺得言過其實。我解釋一下,我選這句,不止因為寧高寧管理過的央企的業績表現,還因為下面這張照片:
寧高寧在中糧集團忠良書院跪著做板書
寧高寧本人這樣回應過這張照片:那天腰疼蹲不下去,所以索性跪下寫。
2004年,寧高寧調任中糧集團董事長,時年46歲,此後擔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十年。我不難確定這張照片的具體拍攝時間,但我們可以這麼說:
時年50歲左右的副部級國企幹部寧高寧,堪稱楷模!
三、張瑞敏:不斷開拓管理實踐新天地的管理思想家
今年初,我讀了海爾官網上登載的張瑞敏的96篇文章和講話稿。
我的讀後感:張瑞敏是國內理解、貫徹德魯克思想最徹底的企業家、在管理思想和實踐前沿探索最深入的企業家。
在跟海爾人接觸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有些海爾人對張首席的“愛折騰”是有微詞的。但是,我的理解:
海爾是地方國企,又屬白電行業,這是張瑞敏的無奈處,又是張瑞敏的磨刀石。張瑞敏要在針尖上舞之蹈之,又要帶領海爾不斷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張瑞敏的學者型管理者形象,無論是源自個人志趣,還是無奈選擇,海爾開創的“人單合一”是世界級的企業管理實踐。
在我看來,人單合一模式比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更有開創性,也更易於落地——阿米巴模式更多是面向企業內部,但“人單合一”可以匯聚更大的生態能量。海爾的生態品牌戰略,可能會在物聯網時代大放光芒。
我甚至認為,就精神氣質來說,張瑞敏堪稱白色家電行業任正非。
四、宋志平:亞神龍級的央企管理者
因為沒有足夠的詳細資料,只能從宋志平的履歷窺其大略。
宋志平在中建材的經歷,有點像張瑞敏的創業經歷,從負債企業到千億級的全球最大建材企業。
宋志平在國藥集團的經歷,又像寧高寧在中糧和兩化的經歷,完成了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等四家央企的重組。
宋志平退休後,有演講和出書,內容比現在活躍的管理學者、顧問們的文字要平易很多、好用很多。
宋志平,履歷沒有寧高寧那麼豐富,但屬於同一類管理者;宋志平領導的中建材和國藥,業績表現亮眼。
所以,我認為:宋志平是亞神龍級的央企管理者。
五、李書福:民營企業家中的青牛
從冰箱配件到摩托車,再到汽車製造,再跨國併購沃爾沃,李書福把吉利帶到了汽車行業的頭部。
走得快,又沒摔過跟頭的民營企業家裡,李書福即便不是獨一份,也是為數不多的之一。
經營保持穩步前進,個人保持低調平實,在李書福這個量級的企業家裡,實屬不易。
上古瑞獸"兕",“狀如牛,蒼黑,板角。逢天下盛,而現世出”。
李書福,堪稱民營企業家中的青牛。
六、曹德旺:隱形冠軍中的聖者企業家
幼年出身窮苦的曹德旺,應該是“嚼得菜根”的。
難得的是:曹德旺把汽車玻璃這根菜根做成了大菜,福耀玻璃在國內汽車玻璃市場的佔有率達65%以上、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
企業家裡,曹德旺善有善名,但他堅持在汽車玻璃領域耕耘,才是最值得學習的。
我覺得,一個企業,強不強,和企業是最終產品廠商還是供應商,沒關係。
能保持企業的創新優勢、能給行業和社會帶來正面影響,才是真的強。
看過一個網文,其中說到:曹德旺“心如蓮花”。
我認同這個評價,所以認為:曹德旺是隱形冠軍中的聖者企業家。
七、王傳福:戰略戰術俱佳的賢者企業家
比亞迪2003年進入新能源汽車製造。憑這份遠見,王傳福就夠民營企業家仰望了。
比亞迪同時兼具電子裝置代工商、電池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三個商業角色。王傳福的這份經營成績單,也夠民營企業家仰望了。
比亞迪在疫情初期,用13天轉產防疫物資,這份決斷力和執行力,也夠民營企業家仰望了。
王傳福是少數高學歷下海、從事的行業又是自己的專業,創業又有大成的民營企業家的代表。
創業基於自己的專業知識,發展得益於戰略戰術選擇,王傳福是戰略戰術俱佳的賢者企業家。
八、段永平:通透豁達的隱士企業家
如果在中國企業家中找個輟學創業的代表,段永平勉強算一個。他曾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計量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但沒有完成畢業論文,沒有碩士學位。
選擇不完成論文、不拿學位,可能是段永平豁達的一個表現。
1989年,作為那個年代稀缺的大學生,段永平敢於放棄北京電子管廠(京東方的前身)的鐵飯碗,南下中山,擔任一間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的廠長,決斷力可謂驚人。
用5年時間,帶領一間小工廠變身年產值10億的小霸王,這是段永平的第一個傳奇。
從小霸王離職創業,用5年時間把步步高打造成中國無繩電話、VCD、教育電子產品等行業中的名牌,這是段永平的第二個傳奇。
為了家庭退居幕後,卻又成就OPPO和VIVO兩個全球出貨量前十的手機品牌,這是段永平的第三個傳奇。
黃錚的成長過程有段永平的栽培,拼多多的創業過程更離不開段永平的幫助,這是段永平的第四個傳奇。
今天網路流傳的段永平的問答語錄,只是段永平溢位的通透豁達,只是段永平傳奇企業家經歷的註腳。
段永平退出了江湖,江湖上卻還流傳著段永平的傳說。
段永平是通透豁達的隱士企業家。
九、何享健:最美的宗師企業家
說何享健,得從方洪波說起。
從民營企業的內刊編輯,一步步走到企業掌舵人的位置,方洪波的經歷在民營企業裡不多見。
帶領美的從2003年200億營收,到2020年2800億營收,方洪波堪稱國內職業經理人的天花板。
美的業績的背後,是方洪波作為企業掌舵人對經營和管理的準確把握。美的和方洪波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的支援。
美的的成功歷程,是一篇精彩的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有方洪波,但編輯一定是何享健。
何享健最值得稱頌的,不是打造了千億級美的,而是培養了民營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天花板方洪波。
同是家電行業,張瑞敏的接班人還有待觀察;同是管理層收購,柳傳志飽受爭議。對比之下,何享健,應該是很多企業家豔羨的物件。
能立業,能育人,何享健是最美的宗師企業家。
十、李東生:涅槃重生的戰神企業家
李東生是第一代企業家的代表人物。
作為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畢業後不進機關進企業,李東生的人生底色一定是火熱的紅。
TCL是最早建立起現代化治理結構的國內企業,也是國內企業全球化的代表。
全球化受挫的李東生,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斥資上馬華星光電,依靠自主創新建成我國首條高世代面板線。
如今的華星光電,已經是全球半導體顯示的龍頭之一。
最近,李東生表示要在5年內打造TCL科技和TCL實業兩個世界500強。有人說這是“豪言”,我倒覺得這是李東生這位涅槃重生的戰神企業家心中,基礎已經鑄就、路徑已經明確的願景。
如果不是TCL的全球化經歷過起落,在我心目中,李東生的排名可以進前五。
以上,是我心目中前十位的企業家。
除了這十位,雷軍、馬雲、馬化騰、柳傳志、董明珠……雖然都已屬傑出,但用我的四條標準衡量,都有弱項和失分之處。對他們,社會輿論也有不虞之譽、求全之毀。就讓他們前排就坐、當嘉賓吧。
我的排名,純粹是個人的一點看法。
不喜勿噴,但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