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廣袤的非洲一直充滿著神奇,讓不少人嚮往,而在戰鬥這件事情上,非洲大地上有很多時候也充滿地“佛系”,比如說黑蜀黍開槍的時候,會將AK舉過頭頂,根本不看自己射擊的方向和目標,是否能夠擊中全靠“隨緣”,而在新型裝備的“開發”上也是樂趣非常多。
非洲先進軍事裝備:摩托上焊機槍,初代“鋼鐵俠”登場
由於工業能力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實際武器裝備研發的能力,也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改裝能力,不過這顯然並不能擋住黑蜀黍們DIY適合非洲的裝備的熱情,在此前非洲國家的先進裝備展示上,讓我等小白真是“大開眼界”。
首先來看奈及利亞軍隊的“步兵突擊車”,雖然只是在一臺摩托車上焊上了一挺RPK機槍,前方安裝有金屬護盾,可以防護部分破片,看似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造型簡簡單單,結構可靠實用,同時成本十分低廉,似乎充滿了“智慧之光”。
“步兵突擊車”上的RPK,是前蘇聯的經典班用輕機槍,其很長的弧形彈匣可以容彈45發,也可以使用75發彈鼓,最大殺傷射程可以達到1500米,威力還是相當優秀的,關鍵在於AK系列的裝備大多便宜且結實,很適合非洲的實際情況,這很符合當地的使用條件,而且,其實這類裝備也是經過二戰等實戰檢驗的。
如果說這型“步兵突擊車”太簡單了,那麼非洲國家迦納在裝備展示活動中,展示了讓人“大(jing)開(diao)眼(xia)界(ba)”的新型裝備,充滿二次元風格的戰鬥機甲都給造出來了。
以“外骨骼”技術為基礎的“未來士兵系統”,這在軍事強國中,也只正在研發過中概念系統,在非洲大地上已經拿出了“原型機”,實力非常強大了,仔細看這型該系統,造型有些像漫威系列電影中的初代“鋼鐵俠”,護甲覆蓋的面積非常大,而且還不是靜態展示,士兵們居然是自由的走動起來,這就很厲(che)害(dan)了。
比較特別的一點是,這型“未來士兵系統”設計有“揹負式步槍系統”,與許多戰鬥機甲設想中,仍需要手部去持有步槍的方式,確實更有創意,在理想狀態中,這類武器佈置方式,步槍等武器伸展時超過頭頂,具有360的射擊能力,配合電子觀瞄系統,戰鬥效能要高於手持作戰,當然,目前的非洲版和這類能力並不沾邊,更像是一個“人形槍架”。
而為“未來士兵系統”搭配的裝甲車也更加拉(kua)風(zhang),其車體高度目測有3米左右,車體外形比常人高出近一倍,車體內部空間非常寬闊,成年人可以正常直立活動,在目前的輪式裝甲車中,德國拳擊手裝甲車是車體較高的一型,其車高也不過才2.37米。
不止如此,該裝甲車駕駛空間很寬闊,有些類似於大巴車的座椅和駕駛艙,看起來對於駕駛員的要求降低了不少,成本上也更低一些,內部的裝飾也非常考究,也許是考慮到,戰鬥環境中的顛簸,其車體內部空間都採用了“軟包”,相比較美俄等裝甲車內部,顯得領(mei)先(sha)一(luan)代(yong)。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突擊摩托”,其實二戰中德軍經常用
說到摩托車上加裝機槍,其實並不是很新鮮(印度除外,其摩托車“超載表演”,實際源於英國軍隊中的通訊部隊,現在主要是一種傳統),現代的特種作戰單位中,仍保有一定數量的摩托車和全地形車輛,比如說山地摩托車等,雖然其載重有限,不過其對於複雜地形的透過能力,實際要高於多數的四輪軍用車輛,可以較少特種部隊的徒步距離,提高機動速度,實用性還是很高的。
其實在二戰中,德軍也裝備有大量配置機槍的摩托車,知名度最高的應該是BMW R-75,作為一型三輪摩托車(也有兩輪型),其可以搭載三人,一般裝備有7.92毫米的MG34機槍,在公路條件下,一箱油最遠可以跑340公里,越野狀態下,也可以跑270公里。
而摩托車和虎式坦克等裝備一樣,也是二戰中德軍的常見形象之一,在當時德軍的步兵師中,一般會有一個偵察營,下設有一個騎兵連,裝備的是馬匹,還有一個偵察連,裝備的便是摩托車和腳踏車。
同樣的,二戰前期德軍裝甲師一般也會配屬有2個偵查單位,分別是裝甲偵察營和摩托車營,而直屬單位劃分,裝甲偵察營是屬於裝甲師師部的直屬單位,而摩托車營則是該師摩托化旅的編制單位,相同的是,二者都有相當數量的摩托車,裝甲偵察營的3個連中有1個是摩托化步兵連,摩托車營中則3個摩托化步兵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