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研究員 趙建民 特約研究員 溫禮輝),在自動駕駛技術不斷升級的當下,為了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化,車路協同技術已經成為抑制單車成本上升,提升交通效率的業界共識。然而,車路協同除了需要進行資訊科技和車輛技術的升級外,還需要基礎支撐技術——高精度地圖的支撐。
中國地圖廠商只有獲得國家授予的“甲級導航電子地製作資質”才能開展高精度地圖的採集和繪製。截止目前,我國也僅有20家企業獲得該資質。該領域已經呈現三足鼎立的格局——百度、四維圖新和高德。其中高德已經被阿里併購,四維圖新獲得騰訊的戰略投資,而百度地圖則歸屬於百度網訊旗下。由此可見,BAT已經將高精地圖的蛋糕瓜分得差不多了,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未來車路協同領域,將看到BAT更多的身影”。接下來我們將從三家公司的發展史和專利方面簡析三家公司的業務邏輯。
(關於車路協同,已經在《透過2000餘件相關專利儲備來看百度車路協同的技術升級路徑》和《千億級天量市場“車路協同”不容錯過,BAT的車路協同路徑分析》兩篇文章做了簡析)
圖1 高精度地圖演示介面
四維圖新——導航業務起家,業務涵蓋高精度地圖
思維圖新成立於2002年,於2010年上市,以導航業務起家,目前業務覆蓋導航、車聯網、車載智慧晶片、高精地圖、高精定位以及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四維圖新背後有較強的國企背景,是由國家測繪局建立的唯一一家從事測繪的國家級公司。(如圖2)
圖2 四維圖新的智慧大腦
從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中檢索專利申請趨勢發現,四維圖新及其關聯公司從2002年開始至今共申請專利1411件。結合公開資料可以看出,四維圖新真正開始推進專利技術佈局要從收購國內最大的交通訊息資料服務商世紀高通開始;2009年後,四維圖新的專利申請量從以前的年均10件直接上升到90多件,並且在2009-2011年一直保持在高頻的專利申請狀態;在2011-2015年期間,四維圖新先後透過收購荷蘭Mapscape、中交宇科、中寰衛星和控股地圖行業的公司,建立了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研究團隊;發明專利的數量更是佔總專利量的9成以上。(如圖3)
圖3 四維圖新的專利申請趨勢(資料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從技術構成分佈我們發現,四維圖新及其關聯公司在IPC分類號為G06F、G01C、G08G方面申請的專利比重達到了68.77%;G06F代表電數字資料處理,G01C代表測量距離、水準或者方位、勘探、導航、陀螺儀、攝影測量學或影片測量學;G08G代表交通控制系統;可以說,四維圖新在專利佈局上還是緊緊圍繞在地圖、導航軟體、交通訊息等方面的主營業務。
再結合之前在BAT的車路協同文章中關於騰訊在車路協同方面的佈局的簡析,可以發現騰訊透過戰略投資四維圖新的方式來彌補自己在高精地圖、高精度定位、車聯網、車載晶片等方面的不足,可謂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團隊”。(如圖4)
圖4 四維圖新的專利技術構成(資料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高德地圖——國內首家商業化的高精圖商
高德成立於2001年,2002年開始涉足GPS應用,06年收購北京圖盟,同期與Google、新浪等網站合作,並於2009年7月上線手機地圖服務。2010年高德地圖赴美上市。2014年高德地圖被阿里收購併退市。2016年高德地圖開始在高精度地圖上佈局。
從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檢索專利申請趨勢發現,武漢高德在2002-2013年的年專利申請量僅15.5件。從2013年後專利量上升了一個臺階,其主要原因在於同年高德導航施行免費政策,裝機量超7000萬。在擁有了市場份額和資金後,高德開始了大量的投入資金進行研發;2014年2月,高德宣佈被阿里巴巴收購。入駐阿里後,高德公司總裁俞永福釋出“新高德”戰略,專注使用者需求,做最好的地圖導航產品,三年內無商業目標。顯然,這是一種典型的“以退為進”策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從專利層面我們也可以看出,高德被收購後在申請專利數量方面略有下降,但從2017年開始專利數量和質量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年均專利申請量達到101件。(如圖5)
圖5高德的專利申請趨勢(資料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從技術構成分佈我們發現,高德及其關聯公司在IPC分類號分別為G01J5、G01C21、G06F17方面申請的專利比重達到了61.73%;G01J5代表輻射高溫測定法;G01C21代表導航、涉及給車輛傳輸導航指令的用於道路車輛的交通控制系統;G06F17代表特定功能的數字計算裝置或資料處理裝置;簡單來說,這三者主要是在地圖測量、地圖定位、儲存及顯示方面主要進行專利佈局,和四維圖新在技術佈局方面的思想基本相同。
自從加入阿里以來,高德保持了連續四年的高速增長,DAU和MAU均穩居行業第一。2018年的十一期間,高德地圖DAU首次突破1億大關。作為是阿里車路協同生態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智慧交通中流量的重要來源,高德將會為阿里的AliOS提供海量的資料和平臺。(如圖6)
圖6 高德的專利技術構成(資料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百度地圖——AI技術把地圖從消費領域進入到高精度地圖
百度地圖是百度公司釋出的一款智慧出行導航產品,其最早於2005年上線百度地圖PC版,於2011年正式上線移動端APP。百度提出車路協同的概念是從2013年才起步的,而對於地圖產品的重視則從2005年就開始了,足見百度對於地圖端流量的重視。並且自從百度宣佈“ALL in AI”技術戰略之後,其實可以看到很明顯的特點,百度所有的產品都是結合AI來打造閉環的交易環境,其中百度地圖與AI相結合,升級成為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如圖7)
圖7 百度地圖的重要時間節點
從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檢索專利申請趨勢發現,百度地圖所屬的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在地圖和導航方面近年來的專利申請趨勢呈現兩個極端。在2018年之前,年均專利申請量僅為82件。但從2019年開始,百度網訊在3年內完成了6343件專利的申請,其中70%的專利屬於在審階段!(如圖8)
筆者認為這幾年專利數量猛增主要源於百度在整體業務層面的轉型,落實到進軍車路協同產業,而地圖作為車路協同中重要的一環,必須要考慮如何完成車輛與道路的其他裝置進行協同,因而產生了大量的專利創新。
圖8 百度網訊專利申請趨勢(資料來源: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
綜合來看,高精度地圖的普及率與自動駕駛的普及率緊密相連。每有一輛汽車實現自動駕駛,就意味著有一輛車使用了高精度地圖產品。從BAT對於高精度地圖的投入來看,高精度地圖對於各自的交通生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