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心裡,穩定不如動亂熱鬧,心想事成也不如曲折離奇來得動人。”
——阿道司·赫胥黎 《美麗新世界》
星座配對100%的明星夫婦,現在怎樣了?
前些日子,“黃曉明Angelababy久違同框”又登上了熱搜。
有媒體拍到黃曉明和Angelababy帶兒子小海綿一同出遊,一家三口久違同框,幸福滿滿。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倆人就會被翻出來,或“離婚”一次,或“複合”一次,簡直比二十四節氣還準;
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源於當初他們結婚時,一群“星座大師”的證言;
2015年10月8日,黃曉明用一場“世紀婚禮”迎娶了自己的公主Angelababy,將近半個娛樂圈都見證了兩人的幸福結合。
當然少不了有人從星象角度分析一番:
黃曉明是天蠍座,強勢中不乏柔情,而Angelababy是雙魚座,溫柔感性、易多愁善感,天蠍男能保護雙魚女,而雙魚女又會乖乖依附在天蠍男身邊,用溫柔融化天蠍堅硬的心;
從星象上來說,這兩人可謂天作之合,配對指數100分,被稱為“星盤學術意義上的絕配”!
然而,近幾年關於他們的“婚變”傳聞一直撲朔迷離,從未停過;
星座之說,到底可信嗎?
Oh my God!這星座分析是照著我寫的吧!
80、90後一代,在初中或高中那會,肯定都有過一段時間神迷“星座”;
我第一次接觸星座是剛進高中時,班裡突然就流行起一陣星座研究熱,我對照星座時刻表一看,發現自己是水瓶座:
“水瓶座喜歡追求新鮮感,創新多變,慷慨大方,不拘小節,但骨子裡卻有點神經質,脾氣古怪,不喜歡按常理出牌,讓人總是琢磨不透TA的內心世界,做事自主,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想法與眾不同,完全拋棄舊傳統觀念,對所有新鮮事物都保有好奇心……”
“oh my god,是的是的!”
這也太準了吧,這說的完全就是我啊!
自此之後,我便對星座深信不疑,也喜歡用星座來分析周圍同學。
後來有一次,我和一個雙魚座的同學聊了起來,後來發現越聊越不對勁,因為他說的那些性格特徵,也像是在說我啊:
“雙魚座天生浪漫,富有幻想,充滿了唯美的色彩,溫柔多情的雙魚座男生,就是一典型的風流才子範,對愛情美好得如童話般追求,看似文弱不堪一擊的雙魚男,面對困難險阻時卻能迸發出驚人的不服輸精神……”
“Amazing! ”
難道我即是“水瓶”,又是“雙魚”?
不甘心的我,找來十二星座性格分析全部看了一遍,最後發現幾乎在每個星座裡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這……也太兒戲了吧!
直到後來學了心理學,才終於弄懂了這星座背後的“秘密(套路)”;
這……原來就是這麼兒戲!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有一句名言:“無法衡量,即不存在。”
他曾聯手當時廣受尊崇的英國占星學家傑夫·梅奧展開了一項調查:
他們從梅奧的客戶和學生中招募了2000多人,要求提供他們的出生日期並填寫艾森克人格調查表。
調查結果,竟然與古老的占星學說完全吻合!
可是,對於這個結果,艾森克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這些被調查者中,大多數人都是傑夫·梅奧所創辦的梅奧佔星學院的學生,他們本身就對星座學深信不疑,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會不會形成心理暗示,影響了調查結果?
於是艾森克又進行了兩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是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沒有聽說或不瞭解星座,
調查結果出現了逆天翻轉:這些孩子的問卷得分與占星學沒有絲毫關係!
第二個實驗艾森克把調查物件又換成了成人,而且這些人對占星學的瞭解程度深淺不一,
調查結果顯示,如果調查物件之前就很瞭解星座,他們的問卷結果就會跟占星學高度吻合,反之,則像之前孩子們的調查結果一樣。
至此,結論已經很明確了:
人們出生時的星象並不會對一個人的性格產生什麼魔法效應,但那些接觸了某種星座之後深信不疑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符合某種星座特質。
第一次接觸星座時,我們為什麼會覺得星座很準?
“巴納姆效應” + “諂媚效應” = 我就是這樣的人
“巴納姆效應”:“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諂媚效應”:“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他們自己看起來更正面更積極的事情,比如潛能未開發、喜歡獨立思考之類的描述。”
我們再回頭看看關於水瓶座的那段描述:
“水瓶座喜歡追求新鮮感,創新多變,慷慨大方,不拘小節,但骨子裡卻有點神經質,脾氣古怪,不喜歡按常理出牌,讓人總是琢磨不透TA的內心世界,做事自主,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想法與眾不同,完全拋棄舊傳統觀念,對所有新鮮事物都保有好奇心……”
你會發現,大部分星座描述,都是這種寬泛、籠統、溜鬚拍馬的話,
這種話,誰不愛聽?
“巴納姆效應”還有一些經典的現實生活應用,比如血型、算命;
A血型的人一絲不苟,B血型的人我行我素,O血型的人開朗、樂觀……
算命先生說:“你以前肯定因為親人或朋友的去世,造成了心理上的傷害……”
當然,相信這些“東西”就一定壞事嗎?
也不見得。
心理學中還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為“人際期望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對一所小學學生做了一項“未來發展趨勢測驗”的實驗,他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對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至於背後的原因,自不言而喻:
老師因為受到暗示,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透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如此迴圈往復,這些學生自然成績更為突出。
不要被生活中的“巴納姆效應”所束縛,將它轉化成積極的“羅森塔爾效應”,用正面的心裡暗示去激勵我們;
我們一定要認清楚,決定你成為什麼人的,不是星座,也不是血型,而只能是你自己;
是你自己的天賦、愛好、夢想、努力、堅持,才決定了你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