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亞洲象、東北虎的出現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在生物多樣性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關志鷗今日介紹,我國野生動物植物棲息地面積逐步擴大,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有100多種瀕危珍貴物種種群實現了恢復性增長。
經過多年的努力,透過建設自然保護地體系,我國形成了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佔陸域國土面積的18%左右,90%的陸地生態系統型別、65%的高等植物群落、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物種得到有效保護。重點區域野生動植物的種群數量持續增長。比如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東方白鸛的繁育地,秦嶺朱䴉的數量目前已經增加到5000餘隻,海南長臂猿數量也增加到了5群35只,極度瀕危的野生植物華蓋木從最初發現時的6株增加到目前的1.5萬株。同時,在內蒙古的北部,長江的武漢段,廣西的柳州,福建的霞浦等地,雪豹、長江江豚、中華秋沙鴨、黑臉琵鷺等又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珍貴瀕危物種的搶救性保護行動方面,關志鷗介紹,透過強化人工繁育技術,開展野化放歸,有100多種瀕危珍貴物種種群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大熊貓、亞洲象、穿山甲、海南長臂猿、蘇鐵等珍貴瀕危物種的保護研究中心相繼成立。大熊貓的人工繁育難題實現突破,目前圈養的種群數量已經達到673只。曾經滅絕的普氏野馬、麋鹿等重新建立了野外種群。華蓋木、德保蘇鐵等極度瀕危野生植物實現了野外迴歸。同時,本著就地遷地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在全國範圍內有近200個植物園收集儲存了2萬多種野生植物。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於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