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鍛鍊型別比例很重要
我國老年人多采取快走等有氧耐力運動方式健身,這跟全社會對健身和老年人鍛鍊領域認知片面有關係。很多人對全面健身其實並不瞭解,人本來就是一個高度系統化的生物,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細胞、體液、血液等等構成我們有機複合的身體,單獨哪一方面強大了都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只是大多數人感覺不到而已!
長期快走可以促進腿部肌肉鍛鍊,增強腿部肌肉強度,行走過程中由於跟隨擺臂等附和運動,使得手臂和腰背等區域性肌肉得到鍛鍊,同時也促進相應部位血液迴圈,從這一方面說是很好的事情。
但完全不做力量型鍛鍊,其實是一個盲區,是人們對力量型鍛鍊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增益沒有了解造成的。力量型鍛鍊並不是年輕人獨有的鍛鍊方式。經歷過大手術的人會有比較明顯的感受,當人做完手術後,虛弱感會持續很長時間,跟疾病是否痊癒不成線性比例,不光是失血或者體液流失過多造成的。這個虛弱感我把它定義為元氣缺失!也就是構成身體的細胞內現今科學還沒發現或者不能解釋的成分。老人們以前經常談到千年老山參可以續命,就是接續人體元氣,元氣盛則陰陽調和、生機蓬勃!而力量型鍛鍊基本屬於短時間無氧運動,對人體細胞存在壓榨性,可以使體內大部分細胞在一定時間裡處於高度興奮和抵抗外界壓力的狀態中,這一過程,細胞其實也跟人個體一樣,積聚力量,匯聚元氣。經過長時間規律性的力量型鍛鍊,細胞內積聚的元氣達到一定程度會形成對自身肌體地改善或者說改造。不僅僅是肌肉細胞,包括骨骼和神經系統等,都在這一運動中得到提升。
所以力量型運動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個鍛鍊單項,而力量型鍛鍊與耐力型快走或者慢跑應該形成一定比例,這個比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節和配比。在適當比例的運動鍛鍊配比下,我們的身體將會全方位提升各種能力。其實我們的肌肉本身也分白肌和紅肌,白肌擅長無氧運動,適合爆發力和力量型運動,紅肌擅長耐力運動和持久有氧運動。每個人身體裡的白肌和紅肌比例又是不同的,比如部分非洲黑人(衣索比亞等國家)紅肌比例遠遠高於其他人種,他們在國際長跑運動方面佔據絕對優勢。所以應該根據自身不同情況進行調配,使得運動鍛鍊更加適合個體。
二、力量型鍛鍊要有針對性
人類個體衰老常常是以腿部衰老為起始點,常年缺乏鍛鍊的人,在老年階段出現最多的是行走困難,腿部乏力,也會行為缺乏鍛鍊造成平衡機能下降而出現意外跌倒導致的骨折。
所以建議老年人在進行力量型鍛鍊時,首先針對腿部進行鍛鍊時間分配。適當增加下蹲或者負重下蹲動作,一方面有效提升下肢肌肉力量,一方面在規律性下肢力量型鍛鍊過程中,矯正下肢骨骼形態,防止骨骼酥鬆的加劇,另一方面對人體不常運動的髖關節進行增強,避免老齡化髖關節骨裂和骨折情況。第三,在較好比例的耐力型運動和力量型運動搭配前提下,提升人體平衡機能,下盤穩定而減少跌倒機率。
而上肢進行力量型鍛鍊,對全身協調性也是比較大的改善,促進上肢血液迴圈。
三、力量型鍛鍊是在短時間內對肌體的一種壓榨,而鍛鍊結果是使得我們的身體在一定時間段內處於高度興奮抵禦外界壓力的狀態,我們的細胞會呈現一種積極的高活力形態,這就是所謂的年輕態!這種狀態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代謝能力,加快細胞更新。在配合耐力型運動過程中,身體分泌的有益激素也會使身體更顯年輕。
四、 力量型運動與較高強度的耐力型運動有相似的作用,就是在短時間內由於心臟供血的積極改變,超過平常的血液供給對周身血管起到衝擊和擴張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血管彈性,增加血管直徑,避免血栓的形成和減少血管硬化情況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