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飯,幹家務,還要天天聽著嘮叨,不能回嘴,小米想起他在學校的快活時光,頓時心裡一陣委屈。
“我回家是因為想家了,可家讓我很壓抑”。
小米在學校很自在,宿舍床鋪不疊,吃了外賣也不會及時收拾餐盒,但在家裡,有著潔癖的媽媽卻不會容忍他這樣的行為。於是爭吵,賭氣,剛回來的幾天,母子倆像是仇人一般針鋒相對。
小米摔門瞪眼睛,表達自己的不滿。
母親氣到閉門不出,整天冷著臉。
小米的父親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躺在沙發上嘆氣。
低氣壓在家庭上空盤旋,小米剛剛回來時的欣喜蕩然無存。
沒有溝通,沒有理解,只是用爭吵,對罵來解決問題,本該溫馨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整日過著陌生人般的生活。
小米回來的時候,也許沒有想到他會和父母爆發這樣大的衝突,父母也沒有想到盼了數月回來想要好好疼愛的孩子,會和自己這樣冷漠?
有句話這樣說道,“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
01
從學校回來的小米,想要一個輕鬆愉快的假期,可以躺在沙發上無所事事,休閒慵懶地度過這一個月。
對於作息規律的父母來說,小米的生活習慣,讓他們覺得這個孩子在荒廢時光,在虛度時間。
在競爭日漸激烈的就業環境下,他們不禁擔憂小米的未來。
想逼迫小米走到他們以為的正確道路上來。
小米在學校經過了期末考試的痛苦,經過了各類競賽的壓榨,也獲得了一些可以驕傲的結果。於是在假期,他想放鬆一下自己,為下一學期更好地投入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心態。
只是他的這些想法,父母不知道。
他們只看到一個睡到中午才起,整天打遊戲,也不出門,也不交際的“小廢物”。
他們開始爭吵衝突。
後來,在父親的調解下,小米認識到自己的不對,也向父母說明了自己的情況,開始配合著父母的習慣,逐漸讓自己的假期也變得充實起來。
想過一個溫馨和氣的假期,就要記得和父母多溝通,讓他們理解你,也理解他們不會表達的愛意。
02
同樣面臨著和父母矛盾的還有小楠。
作為多子女家庭中的老大,小楠從小就承擔了比弟弟妹妹更多的責任,即使是假期,她也奔波在兼職掙錢的路上。
除此之外,因為弟弟妹妹還小,爸爸媽媽做生意顧不了家,小楠包攬了家裡所有的家務,做飯刷碗,掃地拖地,假期忙碌且疲憊。
矛盾爆發是因為一件小事。
因為下午去了城市的另一邊兼職,小楠回來的有點晚,家裡的弟弟妹妹餓到打電話向父母哭訴。
母親回來時微微抱怨了一番,可是對於盡力扮演一個懂事負責任姐姐的小楠來說,即使是輕微的不滿,聽在她的耳裡,也是鋒利的指責。
“我放假是專門為了給他們做飯的嗎?”
“你是姐姐,就不能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嗎?”
多麼委屈,多麼扎心。
因為懂事,所以受盡指責。
在冷戰三天後的一個晚上,小楠的媽媽推開了她的門。
只是一個輕輕的擁抱,小楠的眼淚便止不住地往下掉。
有時候,家人之間不需要解釋,有時互相理解與陪伴,勝過一切宣之於口的空泛。
小楠懂事,也希望父母能夠理解自己的懂事,不能就理所當然地要求她去付出。
媽媽懂得女兒的心酸,於是一個充滿理解與安慰的擁抱,化解壓抑在心頭的憋悶情緒。
03
我們離家千里去求學,我們無一日不渴望回到生長的地方,日復一日在校園裡傾訴著鄉愁。
考完最後一門,衝進大腦的必然是回家的喜悅。
可我們在家裡,在那個本該是我們溫馨休憩的港灣,經歷謾罵,經歷爭吵,甚至在某一個瞬間會想:這究竟是不是我的家?
我們在外面見到了更好的人生,有著自己的方向,於是與原地等候的父母漸行漸遠。
不同年齡層價值觀的碰撞,讓原本舒適的假期,變成言語對抗的戰場。
這不是我們回家的初衷。
去跟父母交流吧,多瞭解一下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知曉你的現狀。
不要讓矛盾因為冷漠愈演愈烈,也不要讓家成為不願提起的“傷疤”。
陪你·成長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常回家看看!
來源: 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