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小五(富書作者)
自省才能自知,自省才能自明,自省才能自智。
今年6月,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在畢業典禮的致辭中,說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很受觸動。
“自勝自省力是修煉自身、蓬勃向上,能夠激發人們潛力的一種積極力量。
堅持不懈自勝自省,就能管得住自己,讓精力集中、情緒穩重、行為穩健,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上,能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能說到做到,紮紮實實,善作善成,不達目的不罷休。
自身自省力增強了,思想就會更強大,工作就會更有力,事業就會更成功。”
楊勇平校長的寄語不止對畢業生有益,對我們大家都有啟發指導意義。他對自省力重要性的評價一點都不過分,反觀現實生活,我們就會發現:
有的人喪失了自省力,得過且過,一輩子平庸度過;有的人不斷自省,不斷改善自己,便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越是厲害的人,自省力越強。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自省力。
- 自省力,是一種稀缺的能力
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隻蝴蝶只顧嬉戲,掛在蛛網上。它掙扎了許久,被蛛絲越纏越緊,再也動彈不得。
蝴蝶嘆口氣說:“都怪討厭的風,使我沒辦法掌握方向。”
蜘蛛聽了蝴蝶的話,對它說:“我這裡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門的。你也一樣,要怪只能怪自己。”
故事中蝴蝶的抱怨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寫照。
他們習慣一出現問題就從別人的身上去找,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因素,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埋怨別人的習慣,賴這個,賴那個,就是不願意承認是自己身上出了問題。
在一檔求職節目中,一個名叫張野的求職者在法國留學四年,可他的法語卻學得很一般。
招聘團裡有個老闆比較擅長法語,就說了幾句法語讓張野翻譯成中文,張野翻譯得磕磕絆絆,還不完整。
老闆又說了幾句法語,讓張野繼續翻譯,結果依然翻譯不夠準確。
這個懂法語的老闆說:“我剛才說的法語其實難度並不大,正常一個在法國留學一年的學生都能聽明白,你在法國留學四年,卻做不到,請問你在法國這四年是如何學習的呢?”
張野立即為自己辯解:“我覺得我法語水平沒問題,但站在這裡我有些緊張,你說的我也沒完全聽明白,所以出現了偏差。
就因為你的這幾句話我沒翻譯好,你就質疑我四年來的學習,這似乎不公平。”
老闆一愣,笑笑說:“你確定是你剛才沒有聽清楚嗎?需不需要我再說幾句法語來考考你?
小夥子,自己的問題一定要正視,法語不好沒關係,我們在座的這些老闆沒有誰要求員工必須會法語,但你面對自己問題的態度讓我不敢給你透過。”
最終,所有的老闆都滅了燈,張野求職宣告失敗。
老闆給了張野兩次翻譯機會,他都沒完成好,說明他法語掌握得確實不怎麼樣,但他沒有反省、正視自己的不足,反而為自己辯解、質疑對方做法不公,招致招聘團的反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孟子》中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一個人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出了錯,改了就是了,千萬不要顧及面子遮遮掩掩,更不要擺出一副正確的樣子。
汲取教訓,迭代改進,恰恰是一個人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正道。
- 學會自省,是你走向優秀的開始
有句話說得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了;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了。”
是否善於自我檢討和反省,不僅是個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問題,也是一個人的層次和內心修煉問題。
一個人學會自省,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
蘇巖是我一位朋友的同事,是公司技術部的骨幹,資歷最深,能力最強。
技術部部長的職位空缺了一段時間了,很多同事都認為蘇巖升職的希望最大。
可老闆卻讓主管技術工作的副總經理兼任技術部部長,而沒有升蘇巖的職。
幾位同事紛紛為蘇巖抱不平說:“大家都覺得應該升你的職,可老闆寧可讓副總兼任,也不提拔你,這分明是針對你!”
蘇巖說:“老闆寧可讓別人兼任,也不肯升我的職,那肯定是因為我還有不能讓他滿意的地方。你們快幫我分析分析,我是哪兒做得不好了。”
有位同事說:“我沒發現你哪兒做得不好,你能力最強,資歷最深,群眾基礎也好,還處處維護部門的利益……”
蘇巖打斷了同事的話說:“對了,就是這一點。我雖然處處維護部門利益,可有時候卻將部門利益看得太重,甚至凌駕於公司利益之上。老闆怎麼會喜歡用這樣的人呢?”
瞭解到這一點後,蘇巖在以後的工作中處處以大局為重,更多考慮的是公司的利益。老闆很欣喜地看到了他的轉變,不久便升他做了技術部的部長。
在眾人普遍看好的情況下沒能升職,這事放在別人身上恐怕會抱怨領導有眼無珠,甚至一氣之下撂挑子不幹,而蘇巖卻能反躬自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及時補齊短板,最終獲得進步的機會。
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否善於自省恐怕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文友唐一說:“職場中誰都會犯錯,比的就是面對錯誤時的自省力。只有在面對錯誤時能夠深刻反省,把錯誤轉化為經驗的人,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一個人的悲劇人生,往往是從沒有自省力開始的;一個人的優秀,也往往是從學會自省開始的。
有了“自省”這面鏡子,一個人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做到心明眼亮,看什麼都順眼,不斷走向更好的自己。
- 人這輩子,拼的是自省力
《亢倉子·訓道篇》有句話說:“賢者見之寬恕而不言,小人暴愛而溢言,親戚憐嫉而貳言。人有偏蔽,惡乎不自知哉?是故君子檢身常若有過。”
意思是,對於人的缺點,賢者會因為寬容而不說,小人會為尋求偏愛而多有吹捧,親戚會因為憐憫呵護而不說。
人的缺點只有靠自知,要時時檢視自身不足。
曾國藩年輕時心浮氣躁,為人傲慢,喜歡誇誇其談,很不受人待見。
三十歲那年,曾國藩開始自省,靜心修身,揚長避短,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終於成為中國晚清時期一代“中興名臣”。
臺灣趨勢科技創辦人兼總執行長張明正當初讀書時成績差,常挨老師批評,高中畢業時連普通大學的分數線都沒上。
但他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不停地埋怨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埋怨父親沒有給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父親的訓斥和引導下,他開始學會自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補習一年後考上了臺灣輔仁大學應用數學系。
從此,張明正開始用自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把“開口埋怨不如閉口做事”作為公司的文化理念,令他的公司很快壯大起來,最終成了今天的全球高科技行業的領軍人物。
大約一百年前,青年梁漱溟曾發出困惑:“這個世界會好嗎?”還是一百年前,英國某家報紙給讀者出了個思考題:這個世界的問題出在哪裡?
作家切斯特頓的回答很有道理:“先生們,在我。”其實,切斯特頓也等於回答了梁漱溟的提問。在他看來,人類共同生活的這個世界出了問題,但終究會好起來,因為在“我”。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當世界出現問題時,我們不應該只是抱怨社會,指責他人,還應勇於和善於自省、反思,以樂觀心態面對。
有些社會問題看似與自己無關,其實關聯每個個體。自省、反思是一個人成熟理性的標誌,是一個人遇到問題矛盾應有的素質。
自省定位方向,自省才能自知,自省才能自明,自省才能自智。
擁有自省力,就擁有了未來。
人這一輩子,拼的是自省力。
義大利傑出的繪畫大師莫迪裡阿尼有個“怪癖”,畫的許多成年人的肖像只有一隻眼睛露出來。
有人問他有何用意,他說:“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雙眼都用來盯著別人和外邊的世界,難以自檢。所以,我們應該用一隻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另一隻眼睛審視自己。”
《自省之書》中寫道:“自省是最好的品質,猶如一次神奇之旅,成為自己的思想者,一旦開始,你的生活將永遠改變。”
願我們做到敢自省,嚴於律己,眼光向內找問題,摒棄牢騷抱怨,勇於自我批評,以省促“醒”;
願我們做到會自省,有“聞過則喜,聞善則拜”的格局,有“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自覺;
願我們做到常自省,及時淨化心靈、糾正錯誤、不斷精進,最終成就更好的自己。
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簡介:武小五(富書作者),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來源:富小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