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的骨骼肌,按部位可分為軀幹肌、頭頸肌、上肢肌和下肢肌。
軀幹肌可分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等。
背肌位於軀幹後面的肌群,可分為淺、深兩層。
淺層主要有斜方肌、背闊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深層主要有豎脊肌。
斜方肌位於頸部及背上部淺層,為三角形的闊肌,兩側相合成斜方形。
該肌起自枕外隆凸、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
上部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肌束平行向外,下部肌束斜向外上方。
止於鎖骨外側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岡。
作用:上部肌束收縮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縮可下降肩胛骨,全肌收縮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攏。
該肌癱瘓時,產生“塌肩”。
背闊肌位於背下部和胸側部,為全身最大的闊肌。
該肌以腱膜起自下6個胸椎和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及髂嵴後部。
肌束向外上方集中,以扁腱止於肱骨小結節嵴。
作用:使肩關節內收、旋內和後伸。
當上肢上舉被固定時,可上提軀幹(如引體向上)。
肩胛提肌位於項部兩側,被斜方肌覆蓋。
該肌起自上4個頸椎橫突,肌束向外下方。
止於肩胛骨上角。
作用:上提肩胛骨。
菱形肌位於斜方肌中部的深面,由大、小菱形肌合成,呈菱形。
該肌起自下2個頸椎和上4個胸椎的棘突,肌束向外下方。
止於肩胛骨內緣。
作用:使肩胛骨靠近脊柱並向上移動。
豎脊肌又稱骶棘肌,為背肌中最長、最大的肌。
縱列於軀幹的背面,脊柱兩側的溝內,居上述四肌的深部。
從外側向內側由髂肋肌、最長肌及棘肌三列肌束組成。
該肌起自骶骨背面及骶髂的後部,向上分出許多肌束。
沿途止於椎骨和肋骨,並達到顳骨乳突。
作用:使脊柱後伸和仰頭,是脊柱強有力的伸肌,對保持人體直立姿勢有重要作用。
許多腰痛的患者主要是由於此肌受累所致,即臨床所謂的“腰肌勞損”。
腰肌筋膜包裹在豎脊肌的周圍,可分為淺、深兩層。
淺層位於豎脊肌的表面,向內側附於棘突,其腰部顯著增厚且與背闊肌的腱膜緊密結合,此部於豎脊肌的外側緣與深層會合而構成豎脊肌鞘。
深層分隔豎脊肌與腰方肌,位於第12肋與髂嵴之間,向內側附著於腰椎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