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近代歷史從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經歷大大小小戰爭無數,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無疑還是在新中國立國之初的那場規模宏大,且氣勢恢宏的抗美援朝戰役。
抗美援朝戰役最終以中國志願軍獲勝而結束,但中國志願軍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數的英烈埋骨他鄉,無數的志願軍戰士雖然回到了國內,但心理和身體上的傷殘一輩子都無法磨滅。
要說在抗美援朝的戰鬥當中,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役無疑是在五大戰役當中的最後一戰第五次戰役。第五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雖然將敵人擊退到三八線以南,最終獲得了戰役的勝利,但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傷亡7.5萬人的慘重代價。不能說第五次戰役的傷亡是之前戰役的總和,但這也是人民志願軍在入朝以後傷亡最慘重的戰役。
而在第五次戰役之中最為慘烈的部隊是180師,當初的180師一個成建制的師團陷入了美軍的重重包圍。180師在陷入重圍突圍無望之後,砸毀電臺燒燬重要檔案一時間跟隸屬的第60軍和整個第三兵團都失去了聯絡。
最後180師成功突圍的戰士只有3000餘人,師代政委吳成德被抓成為俘虜,剩餘近8000人或戰死或被俘,180師部隊建制幾乎被全部打亂,雖然番號仍然保留,但戰鬥力卻大打折扣。
180師身陷重圍傷亡慘重是第二次戰役當中的重大事件,事件發生之後立刻受到了志願軍高層甚至是毛主席的密切關注,當時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直接質問60軍軍長韋傑,180師明明可以突圍為什麼錯過了突圍的大好時機?為什麼被包圍之後把密碼燒掉還損毀電臺?
60軍入朝,首戰即硬仗
讓我們站在歷史公平公正的角度上重新還原這次戰役的始末,1951年3月軍長韋傑帶領60軍179 180 181三個師,作為抗美援朝第二批部隊入朝作戰,當時60軍歸屬第三兵團,而第三兵團裡面又有12軍和15軍加上60軍一共三個軍的兵力。當時60軍入朝之後第一場仗便是打得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
當初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的時候,志願軍在各條戰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第一次戰役開始之後60軍戰鬥出色,穿插敵後擊破土耳其軍隊的阻擊,成功將美軍25師和土耳其旅以及一部分法國軍隊割裂,然後成功對他們完成了包圍。
但這一切都跟180師沒有太大的關係,180師當初在60裡面一直都是預備師的存在,在前線部隊戰鬥順利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參加戰鬥的機會。一旦180師進入戰鬥那麼前方的戰況必定非常慘烈,第一階段戰鬥順風順水180師只能在後方看著兄弟部隊立下大功。
這讓180師上下十分的憋屈和著急,剛剛來到朝鮮戰場他們也想去前線殺敵,180師三個團長聯合請命,將請戰血書直接送到了軍長韋傑的辦公桌上。韋傑看到這樣的情況心理是十分糾結的,可面對180師高昂的戰鬥熱情他又不忍心打擊180師戰鬥熱情,所以就答應了之後的戰鬥任務讓180師盯上一線。
為何師長韋傑在接到180師的請命書之後會內心糾結呢?這裡就不得不說韋傑的確是個出色的將軍,所謂自家事自己知道,60軍三個師179師和181師都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作風十分的頑強,可以說是60裡面不折不扣的強力軍,放在整個軍團那戰鬥力也是拔尖的,可180師呢?不能說戰鬥力不行,但大兵團作戰經驗真的並沒有那麼豐富。
這要說起來就要從180師的前身開始說起了,180師的前身華北軍區8縱24旅,是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建立的,歷史也比不上其他兩個師來得悠久,雖然在解放戰爭是180師也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戰鬥無數,但24旅前身卻是不是華北野戰軍的正牌部隊。
他們是由原來在敵後游擊隊擴編而成,24旅在解放戰爭的時候雖然戰鬥不斷,但一直都是負責預備隊或者是大牽扯的,到了後來去往西南大多數都是面對一些剿匪戰爭,基本上沒有面對過這樣成建制大規模,而且還是在裝備劣勢情況下的戰鬥。
對於抗美援朝前線的這種硬仗,師長韋傑擔心180師的抗壓能力能否過關,而且師長韋傑最為擔心的是180師的師長鄭其貴和還在代理期而定政委吳成德作戰經驗並不豐富,在深入敵後的戰鬥中會有決策失誤。但好在60軍還有170師和181師在旁策應,所以韋傑將軍在稍作猶豫之後便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第二階段戰役開始之後,開始的時候還一帆風順,180師在正面主戰場牽制敵軍主要精力,而179師和181師則是作為機動部隊,伺機消滅敵方有生力量,180師在正面戰場沒有受到太大壓力,而在賽場上機動遊擊的179師和181師也顯得遊刃有餘,如果戰役就按照這樣的節奏進行下去,180師根本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誤。
但隨著戰役的深入志願軍為了儘可能地全殲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在戰場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隨著總部命令下達60軍也接到了第三集團軍的命令,電報中這樣寫到:令179師配屬12軍聯合作戰,令181師配屬15軍聯合作戰,立即執行。
這個命令一下就相當於把60軍拆分的還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只剩下一個戰力最弱戰鬥經驗最不豐富的180師了。韋傑在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直接傻眼了,60軍此時只剩下了一個光棍的180師,而他們的任務卻是在近30公里的戰線上組織聯合國軍近5萬兵力的突圍。
180師連預備隊以及領導幹部算上,加起來頂多有1萬人,兵力是1比5,裝備別說對比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坦克,就是在志願軍裡面他們也屬於比較落後的,這樣一個師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韋傑將軍內心充滿了極大的擔憂。
韋傑接到命令之後立即照著軍令執行,但也在部隊其他高層的建議之下,致電第三兵團司令部想要留下一部分179師 181師的部隊,預備著在180師在前線落敗或者頂不住的時候派上前線,這樣做可以最大可能地減少出意外的機率,他相信司令部應該不會駁回他的建議。
建議被駁回,咬牙死戰
可等到韋傑的電話接通之後,時任第三兵團參謀長的王蘊瑞立即否定了他的建議,王蘊瑞在電話裡透露了一個讓韋傑將軍目瞪口呆的事實。那就是為了保證在正面負責總攻的部隊能夠順利,所以第三兵團的第12軍和第15軍已經全部調撥給了正面進攻部隊,調走的179師和181師需要頂替12軍和15軍留下的陣容空白。
也就是說第60軍不光是韋傑的軍隊是光棍師,整個第三兵團就只有60軍這一個光棍軍了,他們這一個軍就要頂住原來三個軍的防守陣容,而且還要配合正面主攻部隊不斷把陣地前壓,給被包圍的聯合國軍施加壓力。
第三兵團的司令員王近山為了這事在總部會議上都拍了桌子,但到最後還需要服從志願軍司令部的命令以大局為重,所以韋傑想要截留部隊作為預備隊的想法肯定是沒戲了,如今的整個第三集團軍都沒有餘糧。
雖然事實無法改變,但在179師和181師被調往12軍和15軍陣地的時候,軍長韋杰特地囑咐參謀長一定要緊盯戰場,並且讓179師和181師與軍部聯絡一定要保持通暢,如果有狀況必須第一時間提供意見和幫助。
5月16日第二次戰役第二階段大規模攻勢打響,第三兵團 第九兵團在各條戰線上同時向敵軍發起總攻,志願軍從南美兩條戰線上一起往前推進,逐步縮小包圍圈,力圖殲滅包圍圈裡的有生力量。雖然在南線的60軍不管是兵力還是裝備都非常的劣勢,但整個60軍包括180師的戰鬥慾望都非常強盛,他們沒有因為敵人佔盡優勢而退縮。
戰鬥首日180師很快控制了寒崎峴、殷谷山一線,戰鬥第二日180師繼續往前推進,到了戰鬥開始的第三天點三兵團為了統籌南線戰役,所以180師也直接歸屬第三兵團直接指揮,而180師接到的任務是繼續牽制美第十軍的主要戰力,陸戰1師和7師。20日下午180師已經推進到了敵軍的臉上,直接與美軍進行了近距離的交火。
當時180師佔據萬村東西邊的336.8高地,身旁是兄弟部隊第179師和181師,雖然聯合國軍集合優質兵力著重對180師陣地展開猛烈進攻,但180師憑藉著336.8高地的地理優勢,加上兄弟部隊的支援,打退了敵人的一次次進攻,整體上沒出太大的狀況。
第五次戰役進行到第六天的時候迎來了拐點,因為志願軍戰線拉的過長,後勤補給跟不上,加上聯合國軍機動優勢非常明顯,志願軍在完成合圍的情況下,依然讓很多聯合國軍突圍成功,志願軍總部眼看包圍殲滅戰很難奏效,在慎重考慮之下決定第五次戰役暫時結束,各部隊根據當前形勢自有序退出戰鬥。
第三軍團在接到命令的時候,下令180師掩護主力兵團撤退,堅守到22日晚再進行撤離,因為第三軍團此時只剩一個60軍三個團,所以180師就直屬軍團司令部指揮,下命令的不是60軍指揮部,不然對180師知根知底的韋傑,絕對不會把斷後這樣重要且危險的任務交給180師。
當時固守在336.8高地的180團已經和美軍主力軍團進行了3天膠著的戰鬥了,部隊已經有了一定的傷亡,而且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部隊的彈藥已經所剩不多。而敵方部隊這三天的進攻利用兵力優勢輪番上陣,部隊的傷亡和損耗可以忽略不計,當179師和181師撤離陣地之後,進攻的聯合國軍立刻感覺到壓力減小。
他們意識到志願軍大部分已經撤離戰場,於是美軍第十軍以及其他部隊總計四個師三個旅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對336.8陣地展開了瘋狂進攻,部隊裡雖有的炮火齊齊瞄準了336.8高地,各種坦克榴彈炮甚配合這飛機轟炸,180陣地上此時已是一片焦土。
面對如此緊急的狀況180師戰鬥經驗較少的劣勢顯現了出來,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180師部隊內被此時分為了兩派,一派堅持要與敵人奮戰到底,力保大部隊有足夠的撤退時間,一派則是要當機立斷立刻撤退,必然整個180師將陷入被動之中。
意見不一,180師遭受重創
其實此刻180師不管是打還是是撤都會有一線生機,但這兩派意見卻遲遲達不到統一,師長鄭其貴和代政委吳成德意見也不明確,導致180師錯失了撤退的最佳時機,被迫迎敵之後戰鬥力也無法達到最佳,最終在敵軍強大兵力的進攻之下,336.8高地只堅持了一天就被敵人攻佔了。
直接陣地被敵人奪走的那一刻,師長鄭其貴才知道自己已釀下大錯,他面無表情地砸毀了電臺,銷燬了部隊內重要的機密檔案,然後下令部隊換整為零分批向外突圍。就這樣180師在固守陣地一天之後徹底失去了對外界的聯絡。
以師為單位的部隊與總部失去聯絡,這是志願軍入朝參戰之後從未有過的事,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志願軍高層彭德懷、鄧華等人都密切關注著此次事件,毛主席更是在深夜一點親自發電報詢問相關事宜。軍長韋傑也在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下令179師和181師迅速拿下接應180師突然,但此時聯合國軍的機動部隊早已支援到了戰場,兩個師奮勇作戰卻始終無法突破地方的封鎖。
如果當初180師在敵人發現他們孤軍奮戰時第一時間突圍,敵人的包圍圈還未形成60軍的主力部隊也早已安全,那個時候他們完全可以突出重圍,如果他們全力鎮守陣地,能夠堅持到179師和181師回來馳援,雖然損傷會十分慘重,但也有突圍的機會。
他們在猶豫之中最終被敵人全殲,180師全師1萬餘人在此次戰鬥過後被俘3000餘人,代政委吳成德被敵軍俘虜,他也成為了朝鮮戰場上志願軍被俘虜的最高級別長官,最終180師只有3000餘人突圍成功,此次戰役傷亡比例達到了近70%。
軍長韋傑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直接悲哀地暈倒在了指揮部裡。這次180師幾乎全軍覆滅,是一場非常重大的事故,既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那麼必然要追責,突圍成功回到軍隊的鄭其貴難辭其咎,軍長韋傑雖然當時沒有指揮部隊,但180師直接歸他管理,他自然也難辭其咎,突圍回來的戰士以及剩餘幹部領導們也都抬不起頭來。
可軍長韋傑在面對彭德懷質問時卻說責任都歸咎與180師是不公平的,的確在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且戰鬥力懸殊的情況下,180師不懼戰已經是好樣的了,最後時刻決策猶豫不決的確有非常大的責任,但本來就戰鬥經驗不夠豐富的他們,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又如何輕易的下決定呢?
180師當時不是沒有嘗試聯絡軍團司令部,但是在作戰中的王近山電話被炸燬,遲遲與上級聯絡不上。最後對於這次180師事件,整個志願軍第三兵團包括志願軍司令部下上都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中國志願軍在總結了教訓之後得出結論。
他們在戰鬥中的確有些小瞧了帝國聯軍部隊的機動能力,在敵我雙方裝備懸殊的情況下,志願軍想要成建制的吃掉敵軍有生力量難度非常大,所以志願軍打消了發起第六次戰役的計劃,將抗美援朝的重點從戰鬥轉移到了談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