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網路上瘋傳被稱為殲-35的國產“海四代”艦載戰鬥機實現了首飛。真的假的?不知道。反正有圖呢,再加上不久前珠海航展中孫聰總師提到的“驚喜”,所以有人說這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我不會去證實傳聞的真偽,因為我既沒那個義務也沒那個能力,不過熱度還是要蹭一蹭的。
國產“海四代”首飛的傳聞一起,它的熱度便迅速竄高。其中大家最關注的,就是跟美國的F-35比究竟怎麼樣?有人說之所以叫殲-35,就是衝著F-35去的;也有人用更理智的方法去論證,認為“海四代”有後發優勢,所以有條件壓倒F-35。
作為國產的“海四代”,也是世界上第二型艦載四代隱身戰鬥機,它沒有理由不把設計和作戰物件瞄準此前的F-35。但要說“全面壓倒”這四個字,我聽著心裡總是有點打鼓。別的不說,單說軍迷心中那塊“永遠的痛”吧。國產“海四代”目前可用的發動機會是什麼水平呢?三代發動機,最多恐怕也就是“三代半”水平的發動機。拿一個用“三代半”水平發動機攢出來的四代機,要全面壓倒使用四代發動機的F-35。這事想想總讓人覺著有點心裡發虛。
那這麼說是不是就沒戲了?沒指望了呢?也未必。不過要把這四個字改一改,把“全面壓倒”改為“有效制衡”。
從F-35的角度上來說,它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破綻的。雖然它用的是標準的四代發動機,但它並沒有把這個發動機發揮到了極致。因為在總體設計上想要實現的東西太多,實際上把發動機的優勢“吃掉”了很大一塊。就是這個“一機多型”吧。相當於把發動機優勢“吃掉”了小一半甚至更多。而中國的四代機設計,它針對的物件相當明確,完全有條件把手中現有的技術發揮到極致。像殲-20目,前用的也是三代半的發動機,但它不是能夠有效地剋制美國的F-22嗎?怎麼做到的呢?揚長避短,縮短戰線。用軍迷們常用的一句話講,就是 “動力不足,氣動補”,這就是揚長避短的思路。另外既然你動力上有不足,在設計上就不要追求面面俱到,突出某幾個關鍵性的效能就可以了。我想還是“海四代”大機率也是走的這條路。
從具體用途的排序上來說,當前美軍的艦載機排第一位的用途應該是對陸上目標的攻擊;其次是對水面目標的攻擊;第三位才是空戰攔截。這個排序在我們未來艦載機的用途上是不是適用呢?恐怕不是這樣。
細細想一想,我們的用途如果排一個序的話,可能和美國人的正好調個個。既然調個個,那麼就存在壓某些效能,保某些效能的可能性。對地面目標的攻擊,需要的是多樣化、大重量的載荷能力。而四代隱身戰機在這方面恰恰是很吃力,因為要隱身就要機內彈倉掛彈。想實現這一點,恐怕就要把其他的效能指標拉下來不少。而在實際運用當中,“海四帶”其實最多隻要承擔對陸上攻擊的“點穴”或者是“踹門”的攻用。接下來的大規模的對陸攻擊,不是有殲-15嘛。想通了這一點,“海四帶”有效制衡F-35,就有了技術上的可能性。
再者說了技術上的後發優勢我們究竟有沒有呢?當然有。做一點猜測的話,起碼在某些領域上後發優勢還是存在的。比如說機載的雷達、光電系統;比如說新型材料的運用;又比如說一體成型的大型受力部件的運用,這些都為我們有效剋制F-35提供了技術基礎。
反正要想有效剋制F-35,就不要想著“貪大求洋”。比如看到好多網友在講,能不能搞一個垂直短距起降型,將來用在075上。我只想說一句,美國人掉過的“坑”,我們不要再去“踩”了。更何況我們不像人家那樣底子厚,掉進“坑”裡還能露出個“脖子”。
再比如說從首飛到真正定型批產。看到有些網友很著急,恨不能三年之後就上艦。這種事其實是急不得的。看看殲-10和殲-20,首飛之後都經歷了至少6年的試飛,才進入到小批次生產和批次生產。對我們來說,“海四帶”也不用那麼急。因為彈射起飛的航母,真正成熟起來還要有幾年。再加上還有“海盤子”呢。當初 FC-31剛出來的時候,我很著急。那個時候為什麼急呢?因為那個時候盯的是出口的市場。現在不一樣了,既然艦載機,急當然也要急,但不用那麼急。
其實想想當年我說過航母的發展之路。那個時候遼寧艦剛出頭,當時我講國產航母的發展還要再跨四個坎。第一是完全的國產化航母平臺;第二是彈射起飛的航母;第三是“海四帶”和“海盤子”;第四是核動力的大航母。現在看僅僅幾年的時間,前面的幾道坎我們一個都過來了,離發展航母的終極目標越來越近了。所以說“海四帶”首飛如果是真的,那是一件大事,是一件大喜事。接下來還是要實事求是,目標不能太高,時間不要太急。能夠有效剋制F-35,能夠趕上彈射起飛的國產航母的進度,能夠和“海盤子”匹配入役,那就是妥妥地邁出了一大步。
講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會問,“你講的都是真的嗎”?在這個問題上,我不是什麼技術專家,最多也就是一個愛好者而已。愛好者、軍迷,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見到新東西總喜歡聊上幾句。僅供大家參考,為大家提供一個談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