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美國將戰略重心轉變為大國競爭後,美軍高層和智庫一直都在圍繞“如何更好地在大國戰略競爭中取得優勢”的話題進行著討論。現如今的大國戰略競爭與上世紀的美蘇爭霸儼然完全不同,三十多年來科技進步帶來的武器裝備系統的提升已經將戰略競爭擴充套件到了海、陸、空、天、電、網等多個領域,兩個或三個領域的協同作戰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要求,相比之下代替它的是全域戰的概念。然而,全域戰的總體概念並不能在任何時候都能套用,應根據不同的戰場環境和對手需要採用不同的戰法,當美國把主要競爭對手當成崛起大國時,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排兵佈陣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美國海軍的“沒落”
21世紀的大國競爭,海洋將是角力的主戰場,這對海軍的整體作戰能力和後勤保障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的海洋角逐與美海軍在過去二十年的時間裡面臨的狀況完全不同,相比之下,美國海軍已經不再佔據絕對的武力優勢了,更加具體來說,就是美國海軍現在的規模和實力已經與其要完成的任務不相匹配了。雖然從武器裝備的效能和數量上來說,美國海軍依然是全球第一,但在新時代的大國競爭中,這樣的資料只是決定其勝負的一個關鍵因素,並不能簡單的以此來得出美國海軍會百分百取勝的結論。
根據美國知名智庫近期出版的關於美海軍軍事資料的研究報告分析,美國海軍在戰備和能力方面已經趨向於弱化,現在僅有的297艘各型艦艇已經無法與崛起大國進行戰略抗衡,這樣的規模太小。美智庫指出,根據現有的任務需求,美國海軍應該至少需要400艘各型艦艇,這其中應包括至少13個航母打擊群和相同數量航空聯隊,這就要求航空聯隊應該擁有624架各型戰機。另外,艦隊中還應包括15個遠征打擊群,這些新的遠征打擊群可以以兩棲攻擊艦為支點,在海洋上發揮基地、打擊和防禦的功能。
而反觀現在的美海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艦艇的持續老化。根據之前的發展計劃,到2030年,美海軍現役的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將全部退役,美海軍還計劃退役全部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並停止生產“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而在新艦艇建造方面,美海軍採取的是“為了技術而技術”的策略,最終結果是造船成本不斷上升,卻只能交付一些具有漂浮、戰鬥和移動等基本功能的艦艇,並不能應對日益複雜化的外來威脅和挑戰。這些問題的本質原因是美國造船工業的發展不足,造船和維修方面的勞動力正在減少,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海軍的整體實力將走向下坡路。
美國陸軍的“崛起”
在以制海權為主的大國競爭中,海軍的“沒落”將不得不依靠陸軍的“崛起”來填補,而對於陸軍來說,能在海空軍的空隙下補充火力就不得不大力發展遠端精準打擊武器裝備系統。因為只有大幅增加遠端火力,才能在西太平洋這樣海洋麵積佔絕大部分的地域產生額外威脅。在美軍分散式海上作戰概念中,林立分佈的島嶼是陸軍發揮威力的最好平臺,未來美陸軍的所有遠端武器裝備都可以在跳島作戰中隨時投送,這些地方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以及更遠的關島、帛琉等島嶼。
未來美陸軍的新武器
對於美國陸軍興起的這場火力革命,其重要的特點就是要達到遏制和制約崛起大國的戰略目的。未來的美國陸軍將不僅僅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地面部隊,而是能夠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廣闊水域中發揮出決定性作用的,這就需要新技術武裝下的大威力遠端武器。據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為美陸軍開發一種精確打擊導彈,這種導彈的基本型號能達到480公里以上,其增程型號的射程會更遠。此外,美陸軍還在研發一種基於“戰斧”巡航導彈和“標準-6”防空導彈上發展而來的中程導彈,要知道“戰斧”巡航導彈的射程就高達1600公里,而“標準-6”是美海軍一直使用的防空武器,這樣來計算的話,這款中程導彈的射程至少也在1600公里以上,且能實現對地目標的精準打擊。
不僅如此,射程達到2700公里的高超音速武器和幾百公里的遠端火炮系統也是美陸軍發展的重點。美國陸軍所有的這些新武器都是可以實現精準打擊的,這主要依賴於美軍建立的資料資訊共享的感測器網路,無論是天上的戰機還是太空的衛星,無論是海上的軍艦還是水下的潛艇,都可以為陸軍提供其傳統作戰範圍以外的戰場資訊和資料,這就使得陸軍大大超出其過去能擁有的能力,這也是陸軍可火力支援海空軍的基礎。
另外,這些新武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可以地面機動,這些陸基導彈相比於巨大的航母、軍艦和軍事基地來說相對隱蔽,這就使得這些新武器隱藏在島嶼叢林或複雜地形中難以被發現,從而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打擊效果。不得不說,把美陸軍的遠端精確火力放到太平洋,將會為美軍提供更加多樣的作戰方式,但值得肯定的是,這也將使得西太平洋的局勢變得更加緊張,戰略競爭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