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這句《游擊隊歌》中的歌詞,不是誇張,真實的反映了我軍在革命戰爭中的後勤保障實況:
長期的內線作戰,處於被封鎖圍堵的狀況,條件艱苦,裝備落後不足,
兵工廠極少,也很小,不能滿足部隊戰鬥的需要,
大量的武器裝備的供給,基本上來自於戰鬥中的繳獲,
甚至於經常的兵力補充,也是來自於戰鬥的俘虜轉化。
所以,我們的後勤保障工作,可以說是是以戰養戰,依靠打勝仗來實現物資補給。
所以,依靠戰爭來維持長期戰爭,是我軍的一個特點,也是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持久戰思想的一個基石。
毛主席關於以戰養戰的思想,也很豐富。
—.依靠根據地
依靠根據地的人力物力來支援革命戰爭,這是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開始就一直堅持的做法,也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內容。
一方面,發動組織根據地的廣大人民群眾支援支援戰爭,一方面愛惜民力,考慮根據地的承受能力。
這一點,毛澤東非常注意。
針對軍隊數量擴大了,他提出注意不要增加根據地負擔。
1945年12月,毛澤東根據我軍進入東北後兵員迅速擴大20萬的情況時指出:
如此大量的脫離生產人員,專靠東北人民供給,是絕不能持久的,是很危險的。
根據這些思想,我軍調整了軍隊的總數,有利於減輕解放區的人民負擔。
全面內戰爆發後,我軍從根據地動員了200多萬農民參軍,推動了戰爭的勝利。
二.取自敵人,為我所用
我軍自建立時 ,就注意從前線獲取敵人的人力物力,為我所用。
有根據地時是這樣,長征時也是這樣。這是我軍的一個傳統。
後來,隨著戰爭的進展,我軍由內線轉向外線, 毛澤東提出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這樣可以以敵人的人員、資材補充我方,既可以削弱敵人的力量,又可以減輕我解放區的負擔。
接下來的戰爭,大部分物資都是從新解放區籌集來的,而部隊的人員補充也大部分來自於俘虜,這樣以敵人之物力補充自己,使敵我的力量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三.發展自己的軍工和後勤事業
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解放戰爭的大兵團正規戰,不可能所有的物力都取之於敵,這是難以做到的。
就是在二次內戰和抗戰時期,完全取之於敵,也是不現實的。
所以,很早我軍的領導人就提出過自己動手,解決一部分困難,逐步地建立了自己的一些軍工廠和後勤供應體系。
東北解放後,中央軍委特別強調利用東北工業基礎實行較大規模的軍工生產。
這個時候,毛澤東強調了各軍工廠要加緊生產,同時注意安全。
在我軍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後,我軍的後勤供應體系得到了發展,各野戰軍分別建立了自己的體系,適應了戰爭的需要,促進了部隊的正規化建設。
四.以戰養戰需要發展
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證明,以戰養戰方針,即既依靠自己又取之於敵方的方法,是正確的,促進了我軍的建設和發展。
但隨著實踐的發展,特別是現代化戰爭的要求,這個原則需要轉變。
在新時期,毛澤東提出了國防建設的新理論,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