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習慣於各類城市歸類的,比如四大一線、五大省會,以及四大地級市。那麼四大地級市是哪些城市呢?除了地級市之王蘇州市,還有在非省會地級市中經濟總量排名靠前的無錫、佛山,都是公認的經濟強市。那剩下的一個是誰呢?東莞市!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不是GDP總量更高的泉州和南通之一呢?這兩個城市在2020年雙雙晉升萬億元,而東莞市遺憾止步萬億門檻之前,GDP總額也要低於泉州500億元左右,東莞市何以能夠服眾?那就要看三個城市的真金白銀資料比較了,看看東莞市到底強在哪裡?
以唯GDP論者來看,東莞市的經濟實力要比泉州和南通差一些了,2020年只有9600多億元,排名全國城市20位之後。但習慣多維度、真金白銀資料觀察角度的來看,東莞市的經濟實力超強的,部分資料還能和佛山市相當的,非泉州和南通兩市可比。
首先來看看國內稅收,也就是不包括海關代徵等進口稅的各稅種之和,主要就是來自當地的工商企業創收,和經濟規模的相關性非常大。東莞市的稅收總額和泉州、南通相比,可以用超群來形容。
2020年東莞市的國內稅收要達到1783億元,南通市939.6億元,而三城中GDP總量最高的泉州市僅只有726.6億元,相差東莞市1000億元以上。東莞市的稅收何以如此之高呢?主要還是源於其超強的工業實力。
作為改革開放後迅速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東莞市的規模以上工業營收在全國都能排名前七之內,在2020年營收規模要達到近2.26萬億元。對於一般地級市來說,缺少中高階服務業,所以工業稅收是它們的主要稅收來源,而且工業稅率也是全行業中前列的。
和東莞相比,南通市的規工營收還不到其一半。泉州市雖然也較高,也達到了1.6萬億元以上,但詭異的就是不產稅。按理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稅務管理是相對規範的,不至於出現大面積偷漏,所以具體原因只能靠大家去理解了。
對於地級市來說,工業在GDP總的比重是較高的。而第三產業因為缺乏高階服務業,基本上是以人口規模為基數的體量堆積。三城中東莞市的人口數量、人均收支水平等都是最高的,所以按理說東莞是具有較大優勢的,為何出現GDP總量卻是三個城市中最低的呢?
另外兩個指標也不能忽視,那就是金融本外幣存貸款餘額,這是各地經濟建設的多項成果體現。存款餘額體現的是財富存量,也就是透過經濟發展當地企業、居民的資產增值情況;貸款餘額是對該城市的大型交易、投資的一個展現,是現代經濟社會的必要經濟活動表現。
從這兩項資料比較來看,東莞市同樣都是三個城市中最強的,其次是南通。說明東莞市的經濟積累以及各項投資和交易等,都要比泉州和南通的規模更大,經濟活力要更足。
所以從上述多項除GDP之外的經濟資料來看,東莞市的經濟實力是要領先另外兩市許多的,其能夠和蘇州、無錫、佛山並稱為四大地級市,也是名至實歸的。這也說明大部分資料愛好者,還是非唯GDP論者,對於真金白銀指標更為看重。
因為GDP核算各地區還是存在一定尺度差異的,並不一定能夠完全展現各地的真實經濟實力,從上面的分析比較大家也能夠看出來了,東莞的核心基礎資料最強,而GDP反而是最低的。各位怎麼看呢?歡迎參與討論!
具體三個城市的經濟指標資料,請看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