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活人既可以給你帶來心理層面的打擊,也可以給你帶來身體層面的傷害,但一個死人絕對不會對你構成任何的威脅,但有趣的是,沒有人害怕活人,但大家對屍體都極度恐懼,這種恐懼同類屍體的現象是人類所獨有的嗎?
並不是,在自然界之中,有很多動物都會對同類的屍體感到恐懼,這種現象在鳥類以及哺乳類動物身上非常常見,當看到同伴屍體的時候,很多動物都會表現出焦躁不安的情緒,有些動物甚至會迅速逃離現場。一些動物學家甚至認為,某些食草類哺乳動物甚至會對死去的同類進行簡單的安葬和悼念,比如用樹葉或青草覆蓋屍體。當然了,也有很多動物似乎對於同類的屍體並無感覺,這在水生生物之中尤為常見,特別是魚類,比如魚類吃掉死去同類的屍體,或者蝌蚪搶食死亡同類的屍體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一方面,一些動物對於同類的屍體感到緊張不安,另一方面,某些動物卻只把死去的同類當做食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極端情形呢?這就要從恐懼本身說起了。
恐懼是一種不良情緒,而這種不良情緒的存在卻與生物的生存息息相關,因為恐懼為生物提供了必要的保護。正是因為恐懼的存在,所以當生物面對危險的時候才能夠選擇逃離,而至於到底應該恐懼什麼,這已經在漫長的進化之路上被寫在了生物的基因裡。大多數的野生動物都會對火感到恐懼,這是因為火的出現意味著重大災難的發生,比如森林和草原大火,往往會導致大量生物的死亡,在人類學會生火之前,火只是一種單純的自然災害,而這種記憶早已被寫進了多數動物的基因之中,所以它們天生就怕火。
火意味著危險,所以生物會對火感到恐懼,同樣的,生物之所以會害怕同類的屍體,也是因為這些屍體意味著危險。
屍體是如何出現的?也許是飢餓、也許是疾病、也可能是遭遇天敵的捕殺。飢餓意味著食物短缺,疾病可能會相互傳染,而天敵也有可能就在附近,總之屍體的出現絕不是什麼好事,所以生物才會對屍體感到恐懼,這種恐懼可以幫助它們遠離屍體,而遠離屍體就是遠離危險。
而人類也是一樣,人類的屍體出現同樣意味著疾病和傷害,而這一切早已經被記載在了我們的基因中,所以我們會恐懼屍體。而這種恐懼也被現代人所利用,用以創作一些引人入勝的鬼怪故事,反過來這些鬼怪故事又會進一步加重人類對於屍體的恐懼,所以現代人對於屍體的恐懼程度已經遠遠超越了其它的生物。
那麼為什麼有些生物不會恐懼同類的屍體,還會將死去的同類吃掉呢?
原因很簡單,任何生物都不會恐懼食物,因為食物是生物生存的基本保障,所以當一件事物被定義為食物後,那麼對於這件事物的所有恐懼就會隨之消失。大多數的水生生物,特別是魚類都不會恐懼同類的屍體,就是因為水中的食物鏈結構比陸地複雜很多,無法登上食物鏈頂端的肉食魚類繁多,生存競爭非常激烈,所以一切可食用的東西都被定義為了食物,其中也包括同類的屍體,既然是食物,那麼自然就不會恐懼了。
對於水生生物來說如此,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消除對一件事物的恐懼,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其定義為食物。
我們對於死去的豬、牛、羊,往往沒有太大恐懼,但看到貓狗的屍體,就會感到害怕,原因就在於前者對於我們而言是食物,但後者不是。而如果你有食用狗肉的習慣,那麼一樣不會對狗的屍體感到害怕。
又比如,很多人會對昆蟲感到恐懼,但當他們鼓起勇氣食用蠶蛹之後,這種情況就會發生變化,哪怕只是吃了一粒蠶蛹,那麼對於昆蟲的恐懼都會出現明顯下降,隨著食用頻率的增加,心理逐漸認可了昆蟲是一種食物之後,那麼對於昆蟲的恐懼則會完全消失。值得注意的是,恐懼的消除並不在於是否吃掉了某樣東西,而是在於是否在心理上將其認定為一種食物。舉個例子,比如你對數學感到恐懼,那麼你無論吃掉多少本數學書都無法消除這種恐懼,因為你無論吃多少都只是勉強為之,在心理上並不會真正將其認定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