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後 有車試駕】近幾年新勢力對於傳統車企的衝擊巨大,使得傳統車企開始思考轉型並付諸行動。對於上汽大眾來說,ID.4 X的到來就是打響上汽大眾品牌電動化轉型的第一槍。隨著今年3月份的交付,第一槍已經打了出去,但是“槍聲”似乎還不夠響。
本以為憑藉大眾在中國廣泛鋪設的經銷商網路,起初銷量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水平,但實際卻低於大眾最初立下每月至少完成5000輛的銷量期望。不過好訊息是最近7月的ID.4 X和ID.6 X合計零售3009輛,環比增幅顯著,展現出一定的積極態勢。是不是其產品力逐漸得到認可和支援了呢?一起來看看。
輔助駕駛表現優秀
首先說一下,只有四驅車型標配的IQ. Drive L2+級自動駕駛輔助。
硬體方面,ID.4 X全車配備了4個環視攝像頭、1個單目攝像頭、8個超聲波雷達以及3個毫米波雷達,晶片採用Mobileye EyeQ4,支援L2+級自動駕駛輔助,比如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和車道居中等等。
首先開啟的方式非常簡單,只需要方向盤左側的一鍵即可開啟,操作高度簡化,開啟後是以當前的速度為最高限速行駛,上下滑動可調整最高限速,輕觸中間按鍵然後上下滑動即可調整跟車距離。
先說實際表現,車道居中表現非常不錯,即便在面對一些較大麴率的匝道等道路,車輛也能夠很好的保持在車道中央,行駛非常平穩,你可以對它充滿信心。
因為ID.4 X的方向盤有配備握力感應感測器,因此當駕駛輔助開啟過程中提示需要接管方向盤時,只需要輕輕一捏/握方向盤,該提示就會取消,駕駛輔助系統繼續正常執行。
但是從正常行駛到第一次提示中間的時間間隔大概在10s左右,有些偏短。所以握力感應這個細節設計就變得更具人性化的,不再需要頻繁的去轉動方向盤,哪怕只是輕微的小幅度,都是不如一捏/握來的舒服。
另外有個小細節可以再最佳化,在第一次提示接管方向盤時,並沒有出現任何的聲音提示,僅在儀表螢幕的上方彈出一行字,容易出現沒有察覺到的情況。然後第二次提示才會出現提示音,並且字型會變紅,以此來警示駕駛員。
說到自動駕駛輔助,就需要提一下ID.4 X上配備的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目前這個功能很受傳統車企的青睞,比如賓士等車企。ID.4 X配備的HUD整體觀感就非常舒服,沒有太多的炫技成分,實用性大於觀賞性,不會出現某些車型上需要駕駛員眼睛頻繁在道路和HUD之間來回切換對焦帶來的不適感。
AR-HUD顯示的具體內容包括車速、限速標識和導航等常規資訊,路面的實線和虛線也都能很好的分辨。另外當使用車機自帶導航時,在轉彎的路口時還會顯示導航的箭頭,立體投射在前擋風玻璃上,並隨著離路口距離的越來越近,導航箭頭還會有放大等動態效果,增強引導能力。
關於識別交通標誌,在試駕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bug,只要是它目光所及之處的限速標識,它都能識別並呈現在儀表和HUD上,比如正常在高速上行駛,旁邊正好經過的匝道或者收費站限速標識就會被攝像頭採集到。
不過還好的是,ID.4 X上這套輔助駕駛不會根據限速標識來實時調整自己的最高限速。
另外,當開啟自動駕駛輔助後,如果中途人為變道,變道成功後,系統很快就會重新識別車道繼續執行輔助駕駛功能,效率很高,但前提是沒有踩剎車。
當重新識別到前方目標車輛時,在HUD的介面上該目標車輛的下方會出現一條綠線,當前方車輛突然減速造成距離較近時,會出現一條長度更長的黃線,用來更及時醒目的提醒駕駛員。
像圖示的這種交通狀況,可能不會出現太多的加塞,ID.4 X在應付這種場景時就表現不錯,體現在整個加減速的過程非常從容,動作非常柔和細膩,儘量保證車上每一個乘員的舒適性,不會有突兀的情況發生,而且車輛可以在60s內自動跟車起步,所以可以不用頻繁的踩下加速踏板去重新觸發輔助駕駛。
在這裡我也想丟擲一個問題,對於輔助駕駛各位的態度是如何,日常使用的比例大不大。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續航紮實超出預期
由於時間關係並沒有對這臺雙電機版本的ID.4 X進行續航測試,但是卻讓我對它的未來的續航測試充滿好奇。
給大家分享一個這幾天試駕過程中其中一次單程84km的行駛路程,出發時電量僅剩21%,表顯續航92km,全程高速路段比例接近90%,並以90km/h的速度巡航,空調正常開啟,室外溫度30攝氏度左右。到達目的地後,電量剩餘7%,表顯續航還剩45km,掉電47km。
續航出現了一反常態的實際行駛里程大於表顯掉電里程,首先大家需要知道的是,ID.4 X的表顯續航會根據駕駛員過去一段時間的駕駛習慣而動態顯示。但不得不說,ID.4 X的續航很紮實,起碼在表顯還剩92km時不用過分焦慮,最終表現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另外即便電量掉到20%甚至10%以下,整個動力輸出沒有出現衰減,起碼在100km/h以下依舊能維持原有的動力水平。
充電站選擇在大眾聯合一汽、星星充電、江淮四方共同成立的CAMS開邁斯120kW的直流充電樁,功率起步可以穩定在90kW左右。最終充電26min,充電電量38.18度,表顯電量從7%充至51%,續航從45km升至219km,效率還是很高的。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今年的冬季續航測試。
關於開邁斯,此前據報道開邁斯計劃於2021年底建設6000+充電終端,覆蓋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7個電動車核心城市,實現主城區5公里內必有1個充電站。到2025年,將擴增充電終端數量至17,000個,配備120kW至180kW,甚至超過300kW的大功率充電樁,覆蓋中國絕大部分城市。
屬於大眾的燈光show
外觀方面的回顧不做過多的贅述,最吸引的點莫過於名為IQ.Light的燈組,前後均採用貫穿式設計,包括還有會發亮的logo,尾燈還支援三種自定義動畫,在夜間點亮的吸睛程度是毋庸置疑的,絕對的風景線,行人都會對它行注目禮。這也彰顯出了ID.4 X在設計理念上的的獨樹一幟,調性十足。
當夜幕降臨後,車內的氛圍燈開始烘托氣氛,30色可選的氛圍燈可以適當的營造一點情調,但決不過度。對於年輕人消費者來說,這就是一種新潮。
空間表現沒問題
儲物空間方面,前排能夠滿足日常儲物的需求,另外懸浮式中控臺下方還可以放一個手包。
前排座椅靠背後方還單獨設計出一個儲物袋,方便後排乘客放置手機,人性化小細節。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8cm的體驗者坐在前排,把座椅調到最低,前排頭部空間一拳四指,此時後排頭部空間將近一拳,腿部空間兩拳有餘,再加上全景天幕的存在,後排並不會感到太壓抑。
後排座椅坐墊的長短沒有問題,對整個大腿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承託,但填充的海綿比較緊實,所以整體偏硬一點,包括靠背也是同樣的感覺。
後備廂空間的容積十分可觀,而且蓋板可以上下兩層放置,以此來獲得更佳的垂直空間。
寫在最後
首先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ID.4 X希望透過用一些年輕化的語言,對傳統的大眾形象有所突破,讓消費者認識一個全新的大眾。確實在這方面,ID.4 X做到了。
迴歸到產品力本身,ID.4 X並沒有明顯的短板,這樣均衡的特點放在前幾年或許還會被人津津樂道,但是放在這個百家齊放,百花爭鳴的時代,似乎不易被人所記住。但,說到底,它不還是臺大眾嘛,均衡是刻在骨子裡的。
隨著7月銷量展現出的積極態勢,也許經過時間的慢慢培養,ID.4 X未來的銷量會逐見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