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司令,李漢大隊長能打下飛機來,我們也能打。只要您叫我們上,我們就能上,就能打下敵人的飛機來!”一個身材中等、國字臉的漢子,端著一個玻璃杯站在空軍司令劉亞樓身邊,眼睛通紅,喘著粗氣,情緒激動。
劉亞樓看著眼前這個人,不由得也激動起來,也舉起了手中的杯子,說道:“好啊劉玉堤同志,我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他知道,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交給自己的任務,離完成又近了一步。
自從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後,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多次找到劉亞樓,詢問空軍什麼時候能參戰。此時的中國空軍剛組建不久,確實沒有參戰能力,劉亞樓對此也非常遺憾。他除了抓緊讓航校的學員訓練學習之外,也一直在尋找機會,讓飛行員們透過實戰來積累經驗。
1951年1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與美國空軍進行了第一次空戰。這次出戰的,是志願軍空4師10團28大隊。本次作戰,大隊長李漢擊傷美F-84戰鬥機一架,算是旗開得勝。而此時,距他們同蘇聯空軍學習實戰僅僅一個月。不久之後,李漢再接再厲,擊落敵機一架,創造了歷史。訊息傳來,新中國第一任空軍司令劉亞樓興奮不已。如果自己的空軍都能像李漢一樣不停地給敵人以打擊,美國飛機將不敢在共和國附近空域飛行!
於是劉亞樓立刻來到基地,召集所有飛行員開會。會議上,他指著大隊長劉玉堤說道:“劉玉堤,你說說看,你能不能也像李漢一樣,打下敵人的飛機?還有你們幾個……”劉亞樓又看向身邊的王海和林虎,說道:“你們能不能打下飛機來?”
能嗎?沒一個人心裡有這個底,也沒人回答這個問題。空戰對飛行經驗依賴極大,中國飛行員在這方面遠遠落後於對手。中國飛行員普遍的飛行小時數不過200小時,而美軍飛行員則通常是2000小時。即使天天在天上不下來,也補不齊上千小時的差距。這個硬傷是客觀存在的,無法迴避。所以蘇聯的飛行教官曾經揚言,現在的中國飛行員上了天,那簡直就是在送死!
劉亞樓沒有再說話。當天晚上,部隊的晚餐比較豐盛,而且還破例擺上了白酒。中國的飛行員們自從開始上天起,就基本上沒碰過這個東西了。顯然,劉亞樓是要用酒激勵一下將士們,給他們打氣。
幾杯酒下肚,劉玉堤的臉紅了起來。自從抗美援朝開始後,空軍就一直在準備,到現在已經強化學習了半年多。戰士們每天除了訓練,就是研究戰術,沒什麼機會參加戰鬥。每天看著敵人在那裡狂轟濫炸,他們的心裡不是滋味。於是在酒精的刺激下,劉玉堤走到劉亞樓跟前,說出了本文開始的那一句話。
此言一出,相當於立下了軍令狀,說到必須做到。劉玉堤後來也確實做到了,而且還是超額完成任務。
1953年10月23日,美軍大批飛機飛臨平壤上空,劉玉堤帶隊升空攔截。很快他就發現,迎面而來的是8架F-84戰鬥機。劉玉堤迅速搶佔有利位置,咬住了敵人的尾巴。在敵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就按動了機炮按鈕。一陣隆隆的悶響之後,兩架敵機葬身大海。劉玉堤回頭尋找自己的僚機,卻又發現了7架敵機正在攻擊鐵路線。他調整了一下位置,又衝了上去。敵機立刻逃竄,其中一架為擺脫追擊逃入了山谷。劉玉堤憑藉嫻熟的技術緊緊跟隨,始終沒讓敵人甩掉。敵機顯然有些慌,突然來了一個爬升,結果剛好進入了劉玉堤的射程。一陣火光後,劉玉堤又擊落敵機一架!劉玉堤準備返回基地,卻又發現在青川江口,有大量敵機返航。他想都沒想,就又衝了過去,結果再次斬獲一架敵機。僅僅一戰,劉玉堤擊落敵機四架,成了名副其實的戰鬥英雄。
劉玉堤只是當時中國空軍的一個縮影。其他的很多飛行員,比如前面提到的王海、林虎,以及張積慧、趙寶桐等人,都取得了驕人的戰績。他們憑藉的,就是一股不怕死的精氣神。
美國和蘇聯的飛行員,都是在戰爭中循序漸進成長起來的,上天之後主要想的,是如何讓自己活下來,其次才是如何消滅對方,所以他們的飛行動作和射擊動作就會留有餘地。這個餘地,就是中國飛行員的機會。
中國飛行員的勇敢是出了名的。在空戰時,總是不管敵人的多少,用最快的時間搶佔有利位置。而一旦咬住敵機,不管位置多近,他們都敢於開火。一般在空戰中,飛行員的開炮位置必須在距目標600米以上,這才能保證目標爆炸時破片不會傷到自己。可是劉玉堤在擊落四架敵機的那場戰鬥力,他首次開火的距離時440米,而最近的開火距離竟然時150米!事後,蘇聯飛行員對劉玉堤挑起大拇指,不停讚歎他的勇敢。
這,就是毛主席口中的“空中拼刺刀”精神。年輕的中國空軍,就是靠著這種精神,彌補了自己經驗的不足,在世界上打出了自己的威風。
除了個人的強悍之外,中國空軍在多對對的戰鬥中,也能打出自己的特點。1953年2月17日,中國空軍就創造了一個4機擊落敵機3架、並攻破敵5架飛機組成的“拉弗伯雷圓圈”陣的戰例。
當天3點40分,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指揮所得到報告,6架敵人F4U“海盜”式戰鬥機正在鎮南浦和大同江口一帶盤旋。17師立刻起飛了一箇中隊前去攻擊,又另調了一箇中隊去支援。
F4U“海盜”式戰鬥機是一種老式戰鬥機,採用活塞式發動機,航程和速度都有限,但是卻機動靈活,很適合偵查和攻擊一些固定的地面目標。電影《金剛川》中被中國高炮擊落的便是這種飛機。
接到命令後,支援中隊火速起飛。當飛到鐵山半島南岸時,他們得到訊息,6架飛機已經被攻擊中隊打掉了一架,其他五架逃竄。支援中隊隊長立刻判斷出敵人可能能向椒島方向逃竄,所以改變了原有航線,直撲大同江口。
果不出所料,逃竄的5架敵機,果然來到了這裡。帶隊長機餘開良立刻下令,全速追擊,一定要將其全殲。
這5架敵機一看情況不妙,立刻改變了隊形。只見這5架敵機組成了一個間距300米、中心直徑500米的大圓圈,沿著一個斜平面螺旋移動,並逐漸降低高度,向椒島方向撤退。
這個隊形,就是著名的“拉弗伯雷圓圈陣”。這個陣法在1916年由德國人首創,後來又經過法國人改良,是一種偏重防守、但又有很強攻擊力的陣型。如果你從側面攻擊,飛機的橫向速度會極大地降低瞄準精度;如果你咬住了其中一架敵機的尾巴,就必然會把自己的後背暴露在另一架敵機的面前。所以自出現以來,“拉弗伯雷圓圈陣”就歷來以威力巨大而著稱。當初德國空軍在對陣英國時,曾用這個陣法創造了6:0的成績。在朝鮮戰爭中,這種陣法也成了美軍低速戰鬥機攻防時的標配。
初見此陣,中國飛行員沒有找到竅門,3號機耿東清搶先發起攻擊,結果不但沒有打到敵人,自己差一點被後面的敵人擊傷。稍稍調整隊形後,中隊再次對圓陣發起了衝擊。這次他們又是用得自己的拿手好戲:空中拼刺刀!在大家交叉火力的打擊下,兩架敵機被很快擊落,“拉弗伯雷圓圈陣”立刻被打散,敵機開始分別逃竄。分散的敵機更好對付,不多時,又有兩架敵機被擊落,只有一架逃脫。贏得勝利後,中國飛行員紛紛遺憾地表示:這仗打得不痛快,沒能全殲敵人。
從中國空軍第一次升空開始到戰爭結束,美國飛行員始終沒有找到對付“空中拼刺刀”戰術的辦法。甚至美軍空軍的王牌喬治·安德魯·戴維斯,也倒在了中國飛行員的槍口下。鴨綠江到清川江的200公里空域內,美軍根本談不上制空權。世界因此而震驚: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空軍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