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試中的KSS-III型潛艇首艇島山安昌浩號
8月13日,韓國海軍為KSS-III型島山安昌浩號柴電潛艇(SS-083)在韓國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巨濟造船廠舉行交接和入列儀式。作為一艘能夠攜帶和發射潛射彈道導彈的柴電潛艇,島山安昌浩號的入列引來眾多關注目光。這艘潛艇為何能被稱作“韓國有史以來效能最強大的潛艇”?韓國的潛艇建造能力如何?島山安昌浩號潛艇之後,韓國的潛艇發展之路會走向何方?請看解讀。
從“臨帖”到“創作”,朝著“自行設計建造”再邁一步
隨著島山安昌浩號入列,韓國海軍已經擁有19艘常規動力潛艇。回顧該國水下力量建設歷程不難發現,20世紀80年代,韓國才開始致力於潛艇的國產化。從起先建造小噸位的潛艇到如今建造排水量3000噸以上的潛艇,韓國經歷了一個從“臨帖”到“創作”的過程。
1983年,韓國海軍開始建造第一艘海豚級國產潛艇。海豚級是韓國在義大利SX-756型潛艇基礎上建造的小型潛艇。與排水量75噸的SX-756型潛艇相比,海豚級潛艇的排水量增加到170噸,還增設了搜尋聲吶和2具406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初具攻擊型潛艇雛形。
1993年,韓國“大型作戰潛艇”的“開山之作”KSS-I型(張保皋級)潛艇開始列裝。該型潛艇的排水量達到1000多噸。它的模板是德制209/1200出口型常規動力潛艇。該級艇以新羅時期名將張保皋的名字命名。首艇張保皋號(SS-061)在德國建造,剩餘幾艘由韓國組裝和建造。張保皋級潛艇長56米,水下航速21.5節,裝備8具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部分潛艇裝備“魚叉”潛射反艦導彈。作為韓國海軍擁有較大排水量的潛艇,張保皋級已經是一型真正意義上的作戰潛艇。
2000年,韓國開始研發KSS-II型(張保皋-II級)潛艇。KSS-II型潛艇的排水量增加到1800噸,模板仍是德制潛艇。以214型潛艇為藍本,該型艇共建造了9艘。與張保皋級相比,該型艇最大的變化是開始使用不依賴空氣的推進裝置(AIP),能實現水下長時間連續航行,有效降低了潛艇被發現的機率。KSS-II型首艇2006年在韓國現代重工集團造船廠下水。第二批次建造的該級潛艇進一步升級了作戰系統和聲吶,魚雷管可相容布放、發射韓國國產“天龍”巡航導彈。
在該型艇下水的第二年,韓國啟動KSS-III型(張保皋-III級)潛艇專案。首艘該型潛艇島山安昌浩號(SS-083)2014年開始建造,今年8月交付入列。與水下排水量均不足2000噸的KSS-I和KSS-II型潛艇相比,KSS-III型島山安昌浩號潛艇水下排水量躍升至3750噸。由此,韓國進入了具備3000噸級大型潛艇建造能力的國家之列。
和KSS-I型、KSS-II型潛艇原始設計來自德國潛艇不同,從一定程度上講,KSS-III型首艇島山安昌浩號是由韓國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儘管該潛艇的武器控制和發射系統、電子防禦系統、光電桅杆等分別出自英國、西班牙和法國一些集團公司之手,但其作戰系統和聲吶系統由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主導研發,同時使用國產動力系統,國產化比例已經達到76%,這與前兩級潛艇所搭載系統國產化率只佔三成多相比,無疑邁進了一步。
塊頭變大,“三級跳”跳出新紀錄
多年來,韓國一直在推進水下力量建設。其攻擊型潛艇研製路徑明顯體現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研製KSS-I、KSS-II和KSS-III型潛艇階段。目前,“三級跳”中的前兩跳已經完成,第三跳已飛身躍起,這就是KSS-III型首艇——島山安昌浩號潛艇的移交與列裝。
KSS-III型潛艇研製計劃同樣呈現出“三級跳”的特徵——分3個批次建造。該級潛艇由韓國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與現代重工集團負責,共建造9艘,每批次3艘。
島山安昌浩號是韓國海軍第一艘排水量在3000噸以上的潛艇,其噸位比KSS-II型潛艇增加了近一倍。該型潛艇長80多米,比KSS-II型潛艇長18米,吃水7.7米,艇員編制50人。
與排水量一起增加的是該型潛艇的效能。島山安昌浩號據稱採用了新型燃料電池,與KSS-II型潛艇一樣使用不依賴空氣的推進裝置。這樣的組合使該艇水下航速有所提升,並能在水下連續執行20天,行動隱蔽性進一步增強,能在更大作戰範圍內長時間秘密執行偵察、監視作戰、反潛作戰、反艦作戰等任務。
與前兩型潛艇相比,島山安昌浩號最大的變化是在艇體後方裝備了6單元垂直髮射系統。這種“柴電潛艇+垂直髮射系統”的模式較為罕見。依託該垂髮系統,島山安昌浩號可發射射程為1500千米的“玄武-3C”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和射程為500千米的“玄武-2B”國產潛射彈道導彈。
今年9月,據韓國媒體報道,島山安昌浩號在水下成功試射了一枚“玄武4-4”潛射彈道導彈,躋身世界上擁有潛射彈道導彈發射技術的國家之列。接下來,這種潛射彈道導彈還將接受進一步測試,然後才能裝備韓國海軍潛艇部隊。“玄武4-4”潛射彈道導彈據稱是在“玄武-2B”潛射彈道導彈基礎上研製而成。
資料顯示,韓國這次在水下試射的導彈頭部有一個鈍頭頭罩,導彈出水以後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拋頭罩動作。其他一些國家的潛射導彈也有類似設計——安裝可拋式鈍頭頭罩。
鈍頭頭罩最主要的作用是使潛射導彈在水中上升段時彈道保持相對穩定。到了空氣中上升段時,鈍頭頭罩丟擲,導彈頭部變得尖銳,就可以進行高馬赫數飛行。如此,該導彈就能兼顧水中和空氣中的彈道要求。
但是,安裝可拋式鈍頭頭罩的缺點是使導彈結構相對複雜,重量較大。因此,更先進的潛射導彈通常以相對簡捷的減阻杆來代替。
“玄武-2B”是韓國自主研發的近程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命中精度為30米。有報道稱,如果該型導彈攜帶的戰鬥部進一步輕量化,其射程可達800千米。
除6單元垂直髮射系統外,島山安昌浩號的武器裝備還包括8具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可發射韓國國產“白鯊”或“虎鯊”魚雷。此外,島山安昌浩號裝備了新一代光電監視桅杆、訊號情報系統和紅外系統、慣性導航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海事雷達、“畢加索”電子支援系統、主動聲吶和拖曳陣列聲吶等,這使得島山安昌浩號潛艇在提升感知能力的同時,有條件承擔起一定的戰略值班任務。
新技能加身,後繼者或將持續升級
根據計劃,島山安昌浩號潛艇接下來將接受一系列作戰效能評估,預計於2022年實現首次部署。KSS-III型二號艇安武號和三號艇李東寧號將分別在2022年和2023年交付韓國海軍,第一批次的3艘潛艇到2023年以前將交付完畢。若計劃沒有變動,KSS-III型全部9艘潛艇將於2029年前加入韓國海軍部隊,屆時韓國海軍潛艇數量將達到27艘。
今年6月,在韓國釜山舉行的2021國際海事國防工業展覽會上,韓國現代重工集團透露,正在與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共同建造KSS-III型第二批次柴電潛艇,計劃2026年交付韓國海軍。從KSS-III型第二批次開始,該級潛艇的排水量將增加到4250噸,與之相應的是艇體加長及聲吶、作戰系統的升級。並且,第二批次潛艇將開始裝備10單元的垂直髮射系統。潛艇所用電池也將開始採用三星公司的鋰離子電池。
韓國國防採辦局去年釋出訊息稱,為KSS-III型第二批次柴電潛艇研發的鋰離子電池原型在同年10月開始生產。新型鋰離子電池的功率密度更大,是KSS-II型潛艇所使用燃料電池的兩倍。使用鋰離子電池後,KSS-III型第二批次潛艇的水下續航力將明顯增加。
作為島山安昌浩號潛艇後繼者的其他潛艇很可能不會止步於鋰離子電池技術。韓國先驅報網站曾在去年8月釋出訊息稱,據韓國國防部官員介紹,韓國將研發能夠攜帶更多彈道導彈的新型潛艇,新型潛艇將採用核動力。
據韓國國防部去年同月公佈的《2021至2025年國防中期規劃》,韓國計劃建造一型4000噸級共3艘彈道導彈核潛艇,與宙斯盾驅逐艦和輕型航母組成打擊編隊。
事實上,韓國軍方早在2017年就曾經委託國內智庫就建造核潛艇開展過可行性評估。評估報告建議韓國海軍發展一型類似於法國梭魚級潛艇的輕量級攻擊型核潛艇。
當前,韓國正在參與競標一些國家的柴電潛艇專案。2011年,韓國曾在競標中贏得印度尼西亞3艘潛艇的訂單。2019年,印尼國家造船廠在印尼泗水首次展示了其與韓國公司合作建造的DSME1400潛艇,這無疑為韓國試圖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取得新突破積攢了砝碼。如果相關競標成功,韓國有可能實現更多潛艇的對外軍售,達到增加軍貿收入、拉低潛艇建造成本的目的。如此,KSS-III型潛艇的“進化”有可能進一步加快程序。(麻曉晶)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