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藏
韓愈也是釣魚迷韓愈經常釣魚,也很內行,提及釣魚的十來首詩中尤以“獨釣四首”寫得最好。這四首描繪了不同時期的釣魚。
侯家林館勝,偶入得垂竿。曲樹行藤角,平池散芡盤。
羽沉知食駛,緡細覺牽難。聊取誇兒女,榆條系從鞍。
---“獨釣·侯家林館勝”
韓愈不愧文章大家,敘事狀物言簡意賅。短短的四十字,就寫出了古人手竿釣魚的基本要素和情趣。
“侯家林館勝”,說出了這是一處幽美的私家園林,難得有機會進入遊玩,也抓緊機會釣它幾竿。“偶入得垂竿”首先就提到了釣魚的基本裝備---釣竿。
“羽沉知食駛”,簡短的五個字,卻點明瞭手竿釣魚的關鍵 是觀漂相。
韓愈釣魚的漂浮是羽毛做的,這裡沒有寫魚鉤 魚墜 ,但誰都能想象得到:羽毛浮漂下邊連著的就是魚鉤魚墜魚餌。這就是韓愈的高明之處---情景都在不言中,讓讀者自由想象。魚兒吞食了包裹魚餌的魚鉤,轉身就走,拉動了羽毛做的漂浮,露出了鉤尖鉤住了魚口腔,上鉤的魚使勁掙扎,拉鉤動線引發漂相變化,具體顯示就是羽毛漂浮下沉“黑漂”。釣魚人捕捉到了魚兒上鉤的資訊,於是就揚竿博魚得魚。
可是“緡細覺牽難”,寫出了此時承受考驗的是連線釣竿與魚鉤之間釣線,不僅是對於釣線的考驗,也是對釣魚人垂釣技巧和心理的考驗。
不僅點明釣線纖細難以控魚,還寫出了釣上魚後的小心謹慎,經過一番順勢牽引魚兒溜魚,然後才能擒獲。但是垂釣的魅力也正在於此,釣魚的樂趣到此還沒完,。
驚心動魄的中魚 ,溜魚,控魚還不是釣魚人的全部樂趣。
還有比釣獲魚更有意義的樂趣。 “聊取誇兒女,榆條系從鞍”釣到了魚後,跟我們小時一樣,岸邊折根樹枝條,韓愈是折根榆樹條,細頭挽個扣,粗頭穿過魚鰓,從魚嘴拉出,掛在馬鞍子邊,帶回家 跟老婆孩子顯擺。一家人盡情享受天倫之樂。
獨往南塘上,秋晨景氣醒。露排四岸草,風約半池萍。
鳥下見人寂,魚來聞餌馨。所嗟無可召,不得倒吾瓶。
----“獨釣·獨往南塘上”
韓愈雖是官,但釣魚從不興師動眾,玩兒派擺譜。有幾個朋友,悄然野外踏青釣魚更好,朋友沒來就一個人悄悄地“獨釣南塘上”。 撥開塘邊荒草,趟著秋霜晨露,面對風擺浮萍,投下釣組。
“魚來聞餌馨”寫出了誘餌的味兒道很重要,魚兒是被餌料的香味兒誘惑來的。
呆立著靜靜地釣魚,靜得連鳥兒都以為沒有人,竟然飛落身邊,圍著蹦蹦跳跳,你這個淘氣包,可得小心點兒---別碰倒了我裝魚的瓶子!---多麼妙趣橫生的情景啊?!
秋半百物變,溪魚去不來。風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遠岫重疊出,寒花散亂開。所期終莫至,日暮與誰回。
-“獨釣·秋半百物變”
晚秋天涼水冷 魚兒也準備過冬 不愛吃食咬鉤了。但困不住意趣廣泛的漁父, 釣不到魚 正好遊山玩水。
風兒吹裂了蓮子,經霜的梨兒也染上紅黃,遠山疊翠,近花散開,景色多麼美,四周多麼幽,能有這樣自然的河塘風光,自由舒展也足以陶然自樂。美中不足 令人惋惜的是沒有朋友一起分享這樣的閒情美景,有點兒失落感。玩兒到傍晚只能一個人悻悻回家。 “投竿跨馬蹋歸路,才到城門打鼓聲” 天都黑了。 廉纖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間蚯蚓鳴。 投竿跨馬蹋歸路,才到城門打鼓聲。
----《全唐詩:卷343-72》
張籍在“寄韓愈”中也提到了釣魚。
野館非我室,新居未能安。讀書避塵雜,方覺此地閒。
過郭多園墟,桑果相接連。獨遊竟寂寞,如寄空雲山。
夏景常晝毒,密林無鳴蟬。臨溪一盥濯,清去肢體煩。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間。戎府草章記,阻我此遊盤。
憶昔西潭時,並持釣魚竿。共忻得魴鯉,烹鱠於我前。
幾朝還復來,嘆息時獨言。--《全唐詩.卷383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