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藥膳,是指是中藥與食物相結合,以達到良藥不苦口,食之味美,觀之形美,效在飽腹之後,益在享樂之中的藥物性食品。但它的分門別類之多是很難一次性全部記住的。中醫學認為,人體應根據季節不同進補其味,調整陰陽。四季藥膳有不同的吃法和做法,適應於不同的人群。
而四季藥膳養生也有一定的季節特點,比如春季養肝護肝,夏季清心火祛溼、健脾祛溼,秋季滋陰潤燥、養陰潤肺,冬季溫腎助陽……同時,藥膳不光分為四季,還要結合個人體質等因素合理選擇膳食。比如說因病理性導致的身體問題,也需要根據食物的不同特性來進行搭配飲食。
我們日常中的食物,都可以作為補益氣血的物質基礎,配合中藥的具體藥性,其針對性就變得更強。合理的配對,準確地辯證,適宜的調味……美味佳餚加上治療調養作用的完美搭配,在享受口福的同時,還可以幫助機體恢復健康,使機體在疾病或亞健康時機體感覺不適的症狀明顯改善或消失。
這就是中醫藥膳養生的魅力。
下面,小鹿就來擷取於教授部分中醫藥膳的上課內容,來為大家講解下具體藥膳的價值和流程。
脾虛脾溼的藥膳治療法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嘔吐噁心,進食時稍有不慎就伴隨著這樣的病症,同時早晨刷牙的時候也經常出現噁心的情況,多數人可能就把它看成是咽炎。實際上有一些噁心和嘔吐的情況,應該是胃出現了問題。
病症體現:
如果經常出現噁心欲吐,還有胸悶、滿、食慾差、倦怠乏力,舌苔有點薄白。這樣的情況基本上屬於脾虛引起的,所以這類噁心,要透過健脾才能夠解決。
藥膳配方:
茯苓三克,生薑五克,橘皮三克。
主要功效:
健脾和胃,降氣止嘔。
茯苓,甘平,主要是歸心、肺、脾三經,主要是健脾和胃的作用。生薑,味辛微溫,它是歸肺經、脾經和胃經,能散寒、溫中、止嘔。橘皮,味辛,有點兒苦,但是性是溫熱的,他歸肺經、脾經,主要的作用是行氣、健脾、燥溼、化痰。
把這三樣東西,如果是鮮的就打成汁,如果是乾的就可以磨成粉兒,燉湯或者是熬粥的時候放在裡邊,隨湯及隨粥一同食用。一般的來講連續食用三天,因為脾胃虛寒、脾虛引起的經常噁心,就可以得到緩解了。
胃寒引起嘔吐的藥膳治療法
嘔吐是人體對健康隱患的一種應激反應,雖然目的是保護身體,但這是有害身體健康的。
很多年輕人生活壓力大,而且喜歡吹空調,那麼生活中可能就有伴有噁心、嘔吐的感覺,相應的症狀就是現在手腳涼、畏寒、怕冷,尤其是胃部。像這些都屬於胃寒,一旦受涼之後胃氣不降,然後胃氣上逆引起的問題。
病症體現:
如果您常有嘔吐的行為發生,就要找到病因,消除隱患。就比如胃寒引起的嘔吐其實症狀很明顯,像是說吃涼的食物,經常會有噁心或者嘔吐,或者吃完之後不嘔吐也反胃,然後有清的痰液流出,食物很難被消化,而胃的部分又經常發涼,手腳也不溫,大便不成形,經常出現溏瀉,面色也比較白,舌苔又薄,往往有白,同時舌苔的溼氣、水汽又特別重。這種一般都是由寒氣進入胃部而引起的應激性嘔吐。
藥膳配方:
刀豆、砂仁、生薑剁成碎或者末,放在小米粥中,隨粥食用。
主要功效:
溫胃散寒,止嘔。
這個方子組成主要有刀豆、砂仁、生薑這三味食材,吃的方法可以把砂仁磨成粉,生薑剁成碎末,刀豆也剁成小碎末。然後做小米粥的時候,放在小米粥中,隨粥食用。也可以在炒菜的時候把它作為一種調料,加在自己的餐盤裡。或者是在燉煮湯品的時候隨湯食用。這都是一些好辦法。
刀豆,甘溫,有溫中下氣,止嘔的作用;砂仁作為藥食兩用材,性溫味辛,具有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的作用;生薑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幾乎我們每天的廚房裡都可以用到生薑調味,它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所以以上這三種藥物均以這個比較溫熱,所以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
這兩副針對於不同病症嘔吐的中醫藥膳治療法大家是否都有記住呢?
其實這些小毛病通常也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所以醫治手段的最好方式就是中醫藥膳養生。透過食物的藥性來針對性地解決病症問題,是目前為止最沒有副作用的治療手段了。
對中醫藥膳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可以來看下於教授的課程完整版。在冬季學會藥膳方針,安然過冬,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