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又是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每年的雙十一對於無數網購達人來說,是一年之中的盛日,雙十一的電商購買力度超乎你的想象。
2020年2月3日,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CNNIC)釋出第47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了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8540萬,其中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0.4%。
一、網購現狀
自2013年起,我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據悉,2020年我國的網路銷售額達到了11.67萬億元,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9.76萬億元。
截止2020年12月,我國的網路使用者規模已增長至7.82億,隨著生活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網路購物來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這其中不乏科技進步的力量。
網路購買力度的不斷加強,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網購平臺的常駐使用者,因此巨大的人口基數也促進了我國網購消費的良性迴圈。
不只是網購使用者接納了多樣化的購物方式,採用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網路購物方式,網購平臺的商家也抓住了這個時機,削弱了成本之後,以比現實商場中同類物品更低的價格贏得了多數人的青睞。
那麼為了抓住這個巨大的人口紅利,雙十一電商購物節的出現就是一個直觀體現,大打折扣的商品與苦心等待的買家讓雙十一成為了一年一度的盛大購物狂歡日。
那麼真的對於買家來說就是完完全全的在“薅羊毛”嗎?商品的確有所折扣,然而真相卻並不是如此。
二、瘋狂薅羊毛的買家與“別有用心”的商家
對於大打折扣的商品,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是“撿到寶了”,因此在以往對該商品的認知中與現在的價格進行比對之後,人們就會瘋狂地購買降價後的商品。因為熱衷於“自我欺騙”,所以他們對於這個節日總是滿懷期冀。
1.折扣效應
這種心理,往往被廣泛應用於各大營銷市場與大型超市,在購買物品時,人們在其價格有所下降之後的購買意願和動機會越發強烈。
在社會心理學中這種現象叫“折扣效應(Discount effect)”,可以將其理解為,消費者在降價商品面前產生的更多的購買意願與購買行為,而往往這種行為是趨之若鶩的,也就是說是群體性的瘋狂購買行為。
那麼這裡也不得不提及到“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它的心理機制與折扣效應大同小異,所謂的商場大促銷不僅運用到了折扣效應也運用到了錨定效應。
而商品原有的價格就是“錨”,當這個錨根深蒂固之後,在將其進行降價處理,那麼對比之前的價格,無數人都會對降價後的商品趨之若鶩。
因此,你以為電商平臺在被你“薅羊毛”,其實不然,有心的購物者會發現,在雙十一之前的幾天,商品會被提價20%左右,然後標著雙十一低價折扣的噱頭,吸引了無數人鍾情於這個商品,以為自己在認認真真的薅羊毛,殊不知還是沒有薅過資本主義的牆。
大部分商品並不沒有損失利益,提價之後再降價的行為也只是讓他們的商品價值儲存在了合理範圍之內,而這卻極大的促進了消費者購買慾,不失為一個好的促銷方式。
2.消費主義
“你有權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一定要自我取悅,及時行樂”,看似道理十足的話,擊中了無數在消費邊緣猶豫的買家。
而消費主義就是如此,透過對享樂主義的過度強調,讓人們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錢財投入到了裝飾生活,投入到了沒有必要的自我滿足之中。
加重了人性之中的享樂惰性,讓他們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了自我取悅之中,而奢侈品,高檔品店的銷售額自然節節攀升。
毋庸置疑,很多人都會在實用與喜歡之中來回猶豫,大部分商品只能滿足自己的欣賞欲,毫無任何實際意義。
這一點上來看,實用主義和拿來主義顯然在購物上更加理智,清醒,消費主義的洗腦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多大意義,清楚的量力而行才是正確的購買姿態。人們在追求自由與個性的同時,也在追求享受,追求自我愉悅,這種價值取向無疑給了無數商家實施消費主義洗腦的有效前提。
3.理性消費
不可置否,自我取悅並不是錯誤的,然而,任何自我取悅都不應該是瘋狂的,爆發性補償式的取悅,負債前行的年輕人,不停地透支著卡里的錢,對於明天,他們也沒多少規劃。
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幾乎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標籤,據悉目前的90後,人均負債12萬,這其中不乏購物消費用的錢,甚至大部分錢都用在了物品購買之上。
人前是精緻主義者,人後月月還花唄,還負債,標榜自由,享受的年輕人,究竟活得愉快與否,不得而知,任何一種超出能力範圍之外的舉措,是不合時宜的。
當然你可以反駁,既然能借,那麼就能還,是的,的確能還,但是這種過度的盲目消費在透支你的錢包的同時,還能留下什麼?留下一堆衣物,明年就再也不會穿。
享受生活無可厚非,理性消費才是良性生活的保障,一個合理的消費觀念能夠幫你理清物品真正的價值與意義究竟應該在什麼地方。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