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經脈,是開啟第三次內迴圈的歷史使命的真正意義。
如何看懂前行的道路?
時局早已略顯敏感,很多事我都不方便多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判和誤導。
分析政策從來都不是為了妄議,而是為了找到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邏輯,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監管的方向和思路,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決策投資。
中國到底在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我們要何去何從?
是搞碳中和?是也不全是;是搞新能源?是也不全是;是搞鼓勵三胎?是也不全是;是搞共同富裕?是也不全是。
到底什麼切入口才能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把很多事情都捲入到了一個非常態的局面。
什麼叫非常態?貨幣寬鬆不是常態;供應鏈受損不是常態;
這個答案要怎麼找?得回到疫情以前!
在疫情以前,就在白燈上臺前,中美就已經處於比較緊張的氛圍。
川普動輒就使用貿易制裁威脅,並對中國中高階企業進行制裁和堵截。
當時,西方陣營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反話”聲音,美國一股“麥肯錫主義”回潮的既視感,這種不利於我的大環境並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就消亡。
眼看2020年疫情爆發,白燈新官上任又絲毫不打算廢除之前川普留下的毛衣爭端問題。
在這種大背景下,2020年一季度末的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強調要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為什麼要這樣提?就是要重啟自力更生!
甚至不誇張地說,當時的監管層也應該或多或少地準備好了在較長的時間內忍受半封閉的經濟狀態。
當外部的互動已經變得很不確定後,就得開始思考如何讓這個全球的製造業工廠怎麼在半封閉的情況下還能依靠內部迴圈活下來,活得還不至於太差。
歷史上的兩次經濟內迴圈!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看清前路,主要是沒有理解我們這個經濟體在做什麼。
這一切都與內迴圈密不可分。
其實,早在建國之初就開始了內迴圈。
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的是內憂外患,留下的爛攤子和不少投機勢力,當時的金融環境可以說是到了幾乎面臨崩潰的邊緣,惡性通貨膨脹超乎現在很多人的想象。
但是依靠土地改革,大批的農民分到了土地,他們為新中國輸送了大量的基礎物資,把惡性通脹給稀釋了,成為新中國可以打擊資本主義投機勢力穩定貨幣和經濟環境的強大籌碼。
這一次是農村和農民挽救了脆弱的新中國經濟。
第二次內迴圈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包產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再次解放了生產力。
當時的經濟環境也是十分的惡劣,十年鄉村振興剛剛結束不久,大批的返程青年待就業。
偉大領袖相繼離開歷史舞臺,局勢暗流湧動,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論戰仍然焦灼,被耽誤的十餘年讓經濟嚴重缺乏活力。
這種大環境下,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包產到戶如一聲驚雷,此後的真理論戰,讓實踐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由此開啟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讓有土地資源依託的鄉村經濟率先復甦,並且為大批待崗的青年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了社會矛盾,解放了沉睡已久的生產力!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兩次內迴圈!也是農村和農民第二次挽救中國經濟。
內迴圈早就悄悄開始了!
第三次,可以說前些年已經有開始跡象,但如果非得糾結正式時間,比較正統的說法也可以是2020年4月。
內迴圈的核心路徑就是要解決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
很明顯,鍋只有這麼大,飯只有這麼多,人人都想吃,還想和以前吃得一樣飽,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打破各個領域的頭部壟斷,讓資源從一些供給過剩的領域分流到一些供給一直處於飢渴的領域。
其實,這個事情並不是簡答地從2020年才開始。
應該來說執行掃黑就開始了。
反腐掃黑除惡不管是不是偶然,反正確實打擊了資本過快擴張對社會特權的壟斷,而且絕大多數社會資源是被資本掌握並且開始擴散的。
為什麼要早早開始反腐掃黑,為的就是要掃清中國經濟內迴圈的核心阻礙和軟抵抗。
說到這裡,大家必須上點掌聲,沒有4年前的3年掃黑計劃高瞻遠矚!就不可能有這次的揚眉吐氣,頂級智囊們可能早就想到中國如果想要完成民族崛起,就必然要從製造邁向創造,走向世界中高階產業鏈分工體系去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分庭抗禮。
這一切,都必須要打通內迴圈的阻力。
中國各個領域都在這幾年內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就連自媒體行業,一些依靠早年流量野蠻生長形成的頭部IP,胸無點墨、胡說八道、渲染負面、販賣焦慮卻照樣能夠壟斷流量。
而下層那些有著真才實學輸出正能量和乾貨的IP卻不少得不到流量的關注。
直到最近一年多,頭部的大號才封殺掉一大批搗亂社會秩序的IP。
為什麼他們原本可以壟斷資源在自己的領域內為所欲為多少年卻在近幾年被拉下馬?
你會發現很多一連串的社會現象並不是孤立的,它們內部都是有著共同的推力!
這一股力量根本就不是突然才有的,而是整個社會在內迴圈大格局下逐步噴張的。
如果要把所有的一切以一個俯瞰的視角串起來,那就是在內迴圈之下,中國要想完成資源的再分配使經濟順暢地自我運轉就必須要對壟斷資源的勢力進行各個擊破!
說得通俗點,吃飽喝足了你就不會積極進取了,只有讓你吐出來你才更有動力。
要想整個社會更有效地自我迴圈,既要讓底層角色分食到更多資源,又要讓壟斷資源們不能吃得太飽。否則吃飽了的不動,餓肚子的又沒力氣動,整個社會還如何繼續向前?
新的內迴圈——要先打破三個局
仔細看看前兩次國內大迴圈,內迴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先要明白什麼叫“迴圈”?
能夠不斷順暢運轉才可謂之迴圈,如果執行到某個關節脈絡被堵住了,那就不是迴圈了。
中國經濟要想氣血暢行無阻,內外迴圈,就必須先要打破阻礙,疏通結節!
什麼阻礙了經濟的內迴圈?
為什麼消費乏力?為什麼資本空轉不入實體經濟?為什麼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不願生育?
有這樣幾種原因:
第一種: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雖然巨大,但“先富”部分形成了固化的板結現象,讓壟斷勢力向各行各業逐漸滲透,中層以及底層對階層升躍的積極性開始大幅降低。
可能很多人覺得先富帶動後富是一句假話,但是決策層不是這麼認為的。這是中國之所以搞改革開放的初衷,為的就是要讓大家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是部分富裕。
一旦社會形成階層固化,下面的貧苦百姓無法進入上流,他們就會開始喪失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低欲群體。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美團、嘀嘀等等不少龍頭平臺,都因壟斷被處罰,這方面正在被破局。
第二種:快錢領域吸走了過度的資本,讓實體經濟陽氣不足。
影視、娛樂、地產等不少賺快錢的行業吸走了大量的投機資本,實體經濟顯得想投無處可投。越是實體制造業變得困難,普通工人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困難。
近年來,對影視娛樂行業的陰陽合同的打擊,對明星偷稅漏稅的監管,對娛樂圈的整肅,對影視傳媒公司的高槓杆高併購的打壓,對開發商無序擴張的調控都是在讓這個社會里面能夠賺快錢的那幾個主要的領域“慢下來”,從而把原本僅有的蛋糕多分一些給底層的吃。
隨便舉個例子,最近一兩年來可以看到很多新生代導演的作品,這在以往基本上是低機率事件。
第三種,地產的金融化,讓房子逐漸脫離居住的基本屬性,逐漸成為金融品。這種趨勢會吞噬企業利潤,打壓下游生存空間,降低群體創造激情,透支未來消費能力。
最近幾年來對房地產的三條紅線和兩條紅線的整肅效果明顯:
一個億小目標的萬達打折促銷;曾經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寶能系還能妄圖用保險資金槓桿收購萬科,到今天最新訊息報道是有息負債近2000億,欲出售千億資產化解資金壓力;曾經叱吒風雲的恆大昨晚剛宣佈原則上10年內不買地。
當然,現在搞房產稅試點並不是要真的對地產行業動刀子,房住不炒,房地產市場維持穩定避免大起大落仍然是政策的主基調。
眼下,不過是對比較富裕的東部沿海城市進行試點。
試問!如果上面這三種局面不被破局,中國經濟如何實現內迴圈?
從源頭上來看如果不破局可能會出現的場景:
央行發行貨幣——貨幣被房地產、娛樂、影視等賺快錢行業截留——底層實體制造業所剩無幾生產乏力——經濟下行——穩增長繼續加大寬鬆——壟斷領域繼續截留貨幣加速壯大——底層領域繼續生存逼仄。
所以,為了長久考慮,這種短暫的痛苦就需要承受了。
但當這三種力量被消減之後,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央行發行貨幣——製造業能夠分得更多的資本支援——實體逐漸復甦——居民購買力廣泛提升——經濟良性復甦——內迴圈暢行無阻。
結語
過去這100年,在西方的圍剿下我國邁過了一個又一個坎,透過依靠兩次經濟內迴圈完成了中華民族的自救,我國發展至今,已經到了要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我立潮頭必須得壯士斷腕,走出原有的舒適圈,邁向國際中高階產業鏈勢必會與西方歐美敵對勢力“兵戎相見”,而早做準備才能臨危不亂。透過打通內迴圈的各個癥結,讓中國的底層多一份憧憬和積極性,才能讓這個民族更快地邁過“中等收入陷阱”進入民族復興的新時代!
於你我而言,短期的可能有一些“陣痛”,但更是幾十年來難得一遇的大轉機,社會資源的重新洗牌,狹路相逢勇者勝,底層的普通人把握住這資源重塑的歷史良機吧!下一次階層固化,能夠改變命運的時機可能就要等下一代或者下幾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