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糧增產已成定局,但受持續陰雨天氣影響,糧食水分偏高,如果不能及時烘乾儲存,大量堆放容易發生黴變腐爛,既影響農民增收,也影響糧食安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做好糧食烘乾收儲,加大政策支援,保障糧食烘乾的電力、柴油供應,提前下達明年農機購置補貼,支援購置烘乾機,對烘乾作業給予適當補助。這套政策“組合拳”勢必將推動糧食烘乾工作快速落實,有力保障秋糧顆粒歸倉。
乾燥儲存是糧食收穫後的關鍵環節,與糧食增產同等重要。糧食乾燥一般分為自然晾曬和糧食烘乾兩種方式。幾千年來,我國農戶一直採取自然晾曬的方式把糧食曬乾。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外流,部分地方晾曬場短缺,街道不讓曬,村裡曬不開,農戶不得不選擇在院子裡、屋頂上甚至公路上曬糧,糧食遭受鳥啄、蟲咬、鼠食、車輛碾軋,甚至可能造成糧食黴變、發芽等損失。而糧食烘乾能精準控制水分,糧食品質好,不僅能最大限度減少農戶損失,還能有效解決農村晾曬場地不足和人工成本過高的問題。從長遠看,烘乾機逐步替代自然晾曬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糧食烘乾機械化,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的引導作用,把糧食烘乾機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目錄,糧食烘乾機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儘管如此,我國糧食烘乾機械化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糧食烘乾呈現南方多、北方少的現象,主要以稻穀烘乾為主,小麥烘乾較少,玉米“穗收靠風乾、粒收要烘乾”,玉米收割以穗收為主,籽粒收割佔比很小。
糧食烘乾是關係農民種糧能否增收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糧食收儲全面走向市場化,優糧優價的收儲機制已經形成,農民根據市場行情擇機售糧成為常態,糧食烘乾儲存時間長,品質有保障,好糧賣好價。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建設糧食烘乾設施的主力軍。烘乾裝置在自己使用的同時,還可以為周邊農戶提供有償服務。然而,用地審批難、環保要求高、一次性投入大等問題制約著糧食烘乾機械化的發展,各地應從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提高農民種糧收益、保障糧食安全的角度出發,除了提供農機購置補貼、給予適當烘乾補貼外,還應該提供用地、資金等方面的支援,調動農民投資建設烘乾設施的積極性。
此外,各級相關部門還應強化糧食產後服務。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充分發揮糧食收儲企業和各類社會資源作用,目前已在全國建成5300多個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實現了產糧大縣全覆蓋,為農戶提供清理、乾燥、儲存、加工、銷售等服務,可使覆蓋區域內糧食損耗浪費和黴變損失平均降低4個百分點,推動農戶儲糧從“路邊晾曬、自然風乾”逐步向專業化、科學化、社會化服務轉變。
糧食烘乾機的熱源主要以電力、柴油、木材、煤炭、天然氣、生物質能源等為主。今年煤炭、柴油等能源價格持續上漲,電力供應緊張,不少省份出現拉閘限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糧食烘乾成本,影響糧食烘乾作業正常執行,延緩了新糧上市的進度。各地須積極落實國家政策,保障糧食烘乾的電力、柴油供應,有條件的地區應因地制宜使用秸稈、木屑、鋸末、玉米芯、樹枝葉等作物燃料,既環保又能降低熱源成本。同時,還應透過技術改造,降低糧食烘乾能耗,實現節本增效。
經濟日報(作者劉慧),原標題《乾燥儲存關乎糧食安全》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