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春季節用棚室栽培蔬菜時人們會發現,蔬菜的生長速度很慢,產量很低,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光合作用同化能力弱”。
溫室或者塑膠大棚由於經常與大氣隔離,室內氣體交換受到了限制(作物所需二氧化碳無法從大氣中不斷補充),除夜間外,棚室內二氧化碳常處於虧缺狀態,影響了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和同化物的積累,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不足,作物的產量自然會比較低。
在一定範圍內,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強。在用棚室栽培作物時,人工增施二氧化碳,在光照弱、溫度低的情況下,增產效果十分顯著。根據大量實驗研究發現,在蔬菜的生長旺盛期和成熟期,每週噴施兩次二氧化碳氣體肥,連續噴4周,蔬菜可以增產90%。
注意: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物乾重的絕大部分(有機物)是透過光合作用由二氧化碳、陽光和水轉化而來的,從根部吸收的養料僅僅佔有機物的5%~10%。自然條件下大自然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0.03%,這一濃度水平無法使光合作用的效率達到最大化,當棚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自然條件下的3倍時,光合強度則提高到原來的2倍以上,而且在弱光強度下更加明顯。
棚室增施二氧化碳氣肥的方法有哪些?
一、利用未腐熟的禽畜糞發酵產生二氧化碳
未腐熟的禽畜糞在堆積的過程中,裡面的微生物會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一般每畝需要堆積糞便1000公斤。
這種方法制取二氧化碳雖然成本低、管理方便,但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速度非常緩慢。
二、燃燒焦炭、鋸末來產生二氧化碳
燃料在空氣中燃燒時會釋放二氧化碳,這種方法相對簡單,能快速地增加棚室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外,在天氣冷的時候給棚室進行煙燻,還能給蔬菜禦寒,能防止蔬菜受凍害。
注意:燃料在燃燒時除了會產生二氧化碳外,同時還易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容易造成環境汙染,過高的有害氣體還容易對蔬菜作物造成毒害作用。
三、最常用的方法是透過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透過化學法產生二氧化碳非常高效,如我們可以用稀鹽酸和石灰石(碳酸鈣)或者用稀硫酸和碳酸氫鈉,透過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具體的操作方法:我們將石灰石粉碎成2~3CM的碎塊,然後放入塑膠桶內(不要用鐵桶),再把稀鹽酸倒入桶中,即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當石灰石不產生氣泡時,表明鹽酸已反應用完。
增施二氧化碳氣肥的最佳時間及注意事項
增施二氧化碳的時間應在光合作用強或者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最低的時候進行,這樣有利於有機物的積累,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最高。
夜晚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會釋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早上天亮前二氧化碳的濃度最高。日出後植株開始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棚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逐漸降低,下午棚室覆蓋草苫後,棚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開始急劇上升,因此日出前或者下午肯定不能施二氧化碳氣肥。
在冬季或者早春季節,由於光照弱、溫度低,因此中午12點前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強,此時棚室的二氧化碳正好偏低,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在11點~13點施二氧化碳氣肥,此時二氧化碳氣體肥料的肥效最高。
注意:對於棚室栽培的蔬菜,在施二氧化碳氣肥時要選擇好位置,在通風口肯定不能施二氧化碳氣體肥(二氧化碳氣體極易散失而失去肥效,致使達不到應有的增產效果),應選擇在距離通風口位置最遠處施二氧化碳氣肥。當然,如果棚室的面積不大,在施氣體肥時我們可以閉棚,施氣體肥結束1小時後再進行通風。切忌,多雲天氣可少施或者不施,陰、雨、雪天氣不能施用,儘量在晴天且溫度大於20℃以上的條件下施二氧化碳氣體肥(20~30℃時光合作用的效率最高)。
二氧化碳氣體肥不用天天施,只需要每週施兩次,連續施4周就能顯著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平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儘量延長棚室內外的通風時間,增加棚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
棚室作物在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後,蔬菜的生長速度會明顯加快,對土壤養分的消耗會增大,我們應注意加強肥水供應,以激發增產潛能。
總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其匱乏將直接影響有機物的合成,影響作物的長勢和產量。因此,對於棚室蔬菜、果樹而言,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增產、增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