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就是不堪一擊,一路敗退,把祖國的大好山河讓給了日寇。
在家國危難的時候,國民黨高層還在內鬥,只想著個利益。但在抗日戰爭中,那些普通的軍人,卻表現出了赤誠的愛國情懷,用自己的生命,實踐了保家衛國的誓言,就是這些普通的軍人,寫下了一段段悲壯的英雄史詩,也是這些人,用生命在戰場上沉重地打擊了日寇,體現了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
著名的臨沂保衛戰,就是由這樣的一群抗日將士,打出的一場捍衛疆土、捍衛尊嚴的戰爭,被後人稱為“雜牌軍的勝利”。
那麼這些被蔣介石故意派到前線的雜牌軍,究竟是如何戰勝了日軍的王牌師團的呢?今天,就來回顧一下這段戰爭歷史。
一、被蔣介石推出來的雜牌軍
1938年初,日寇突破了黃河防線,徐州會戰爆發。隸屬日本華北軍的板垣徵四郎和磯谷廉介,率領兩個王牌師團,八萬餘人,分兩路,以圍攻的態勢,意圖先在臺兒莊會師,再攻打徐州。
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到了近現代,這裡又是重要的鐵路交通線,津浦線與隴海線就在此交匯,是中國鐵路東西南北往來的樞紐。
日軍此戰的目的,就是企圖打通津浦鐵路,為之後進攻武漢做準備,最後的目的,就是打服蔣介石,逼其投降。
按道理來說,這是一次關鍵戰役,不容有失,但蔣介石卻把東北軍、西北軍和山東軍的一些雜牌部隊推到了戰場上,交給同樣是雜牌軍的“桂系”大佬李宗仁帶領。
在淞滬和南京的戰場上,蔣介石投入了幾十萬裝備精良的中央軍,都被打的潰不成軍,這一次,蔣介石希望李宗仁能創造奇蹟,帶領這些雜牌軍守住徐州。在這樣的關鍵戰中指望奇蹟,這個聽起來都覺得玄幻。
李宗仁到了徐州之後,天天騎著馬在街道上溜達,這個樣子,可以說他是胸有成竹,也可以說他是一籌莫展。
這種日子持續時間並不長,沒過幾天,他就收到訊息,板垣師團帶領4萬多人,坦克70多輛,山炮和迫擊炮100多門,正向臨沂挺進。
臨沂在臺兒莊的右側,是魯南的一個軍事重鎮,日軍如果想會師臺兒莊再進攻徐州,那麼臨沂就是必經之路。
李宗仁很清楚,如果要保住徐州,就要先守住臨沂和滕縣,這兩處如果守不住,就只能固守臺兒莊了,搞不好就會被“甕中捉鱉”,會非常被動。
那要派誰去守臨沂呢?這個時候,龐炳勳帶領著三軍團趕到徐州,於是李宗仁就把他派到了臨沂,打這一仗。
二、臨危受命的“滑頭”軍閥
李宗仁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龐炳勳在國民黨軍中的風評向來不好,他非常滑頭,是那種“不倒翁”似的人物,每次作戰,最先想到的是儲存自己隊伍的實力,所以跟他配合作戰的友軍,從來都要多留幾個心眼兒,以防被他坑了。但李宗仁還是把這個重任交給了他。
李宗仁穿戴整齊,親自出城迎接龐炳勳,私下裡管他叫大哥,給足了禮遇,還餵了好多鼓勵的雞湯,並且全力支援他,為他的三軍團擴充部隊,提供武器裝備。
不知道是恭維的雞湯管用了,還是武器裝備太誘人,或者是大敵當前,激發了這位滑頭將軍潛藏已久的勇氣,他向李宗仁保證:“我這次絕不儲存實力,一定同敵人拼到底。”
龐炳勳剛到臨沂,板垣師團距離臨沂也已經不遠了。這時在臨沂城裡的第三軍團戰士,已下定了死守的決心。
因為板垣徵四郎手段殘忍,所以在國民黨軍中,都稱呼他為“凶神”,但即便這樣,戰士們絲毫沒有畏敵的情緒,紛紛表示,只要第三軍團還有一個人在,臨沂就不會丟。
而另一方面,日軍的第5師團長板垣徵四郎,對龐炳勳以及他的第三軍團卻非常輕蔑,在得知臨沂是由他防守之後,板垣直接說龐炳勳就是一隻螞蟻,根本就沒有防守能力。板垣這麼嘚瑟,除了為人就囂張狂妄之外,還因為雙方實力差距確實有點大。
第三軍團雖然叫軍團,但實際上只有兩個旅,1萬多人,李宗仁雖然全力配合,提供武器裝備,也還是不如國民黨中央軍。
而板垣的第5師團,有4萬多人,裝備又那麼好,所以他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會是一場碾壓性的勝利。但戰爭開打之後,臨沂城裡的將士,卻用自己的實力,讓板垣打了臉。
三、湯頭小勝
1938年3月3日,臨沂的外圍戰,湯頭之戰開打,日軍先用各種山炮,對著守軍232團的工事一陣猛轟。
到了早上6點20分,炮火過後,日軍的坦克出動,掩護著跟在後面衝鋒的步兵。232團當機立斷,組織了50多人的敢死隊,奮不顧身,用手榴彈炸燬了敵人的坦克,後面的戰士也趁勢從戰壕裡衝了出來,跟敵人展開了肉搏。
232團的戰士固守陣地,抵禦著板垣師團的進攻。雙方從拂曉一直打到上午,日軍先後發動了4次進攻,但都被守軍用猛烈的機槍火力和勇猛地肉搏戰擊退,擊斃了七八百日軍。這個結果絕對是板垣沒想到的,聽到前方報告的時候,他氣得把電話都砸了。
捱打之後,板垣開始重視三軍團了,經過重新部署,他又制定了一個聲東擊西的戰術。當天下午,板垣下令,所有閒置的摩托車分隊,佯裝大規模行動,從西線向東線轉移,在東線的劉家湖一帶,假模假式地做起了攻擊前的準備,整個下午,一輛又一輛滿載著日軍士兵和武器裝備的摩托車,大張旗鼓地開向劉家湖。
這一招,還真把龐炳勳給唬住了,很擔心日軍是不是真的改變了打法,要從東線進攻了,於是果然就上了當,中了計,把堅守湯頭的主力調到了東線的劉家湖。
板垣看龐炳勳上套了,馬上對湯頭髮動了全線進攻。這時候龐炳勳才反應過來,自己是讓日軍給忽悠了,氣得一通亂罵,但這已經無濟於事了,只能命令三軍團的守軍,全部後撤到臨沂外圍。
雖然中了計,丟了湯頭,但在戰鬥中,三軍團的守軍並沒落下風。而在這個時候,真正的惡戰才剛剛開始。
四、痛擊板垣
到了3月5日,日軍的增援部隊陸續趕到,想馬上就展開猛攻,但這個時候“天公作美”,連下了兩天的大雨。
在當時,硬化路面非常少,基本都是土路,臨沂又以黃土地居多,大雨過後,道路泥濘不堪,日軍的坦克根本沒辦法衝鋒進攻,只能等著。此消彼長,對於日軍不利,對於防守的三軍團,就是重大利好了。
3月7日,雨終於停了。雨剛一停,日軍就向三軍團的防守陣地發起了進攻。而這也成了他們又一次捱打的開始。因為道路泥濘溼滑,日軍的坦克沒有辦法全速前進,一遇到上坡,就不得不降速,坦克成了牛車。
坦克這麼笨拙地前進,日軍的步兵就只能被迫跟在後面“溜達”。本來步兵是依託坦克作掩護的,可因為行進速度太慢,坦克已經失去了掩護的作用,跟在後面的日軍基本就成了守軍的活靶子,傷亡非常大。
負責進攻的日本旅團長,急得直叫,大罵工兵無能。但面對這樣的路況,再好的工兵,也都束手無策。
三軍團審時度勢,迅速應變,231團堅守白塔、太平一線,拖住日軍主力,229團迂迴出擊,沿著湯河北上,從後部攻擊敵人左側。
229團攻勢非常凌厲,如同下山猛虎,其中由汪大章率領的2營,最先與敵人相遇,日軍火力兇猛,而2營戰士毫不畏懼,力抗強敵,浴血奮戰,打退了日軍的數次衝鋒。但日軍的後援不斷湧上陣地,2營逐漸寡不敵眾,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沒有一個人退卻,最終,2營將士全部壯烈犧牲。
當晚,日軍大舉進攻臨沂。得知了2營兄弟全部陣亡的訊息,三軍團將士化悲憤為鬥志,人人奮勇,先是在沂河西岸組織了幾十挺輕重機關槍,掃射企圖涉水進攻的敵人,一輪打擊過後,河面上日軍的浮屍不計其數。
之後,三軍團主動出擊,分兩路左右夾攻日軍,趁勢收復了之前丟失的陣地,日軍抵擋不住,連連敗退,板垣師團被迫向後撤退了十多公里。
五、並肩作戰的仇人
作為雜牌軍的三軍團,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是成就了一個不小奇蹟。戰前那麼囂張的板垣,被揍得這麼慘,兩次打臉,估計臉都打腫了。惱羞成怒的板垣,急於挽回面子。3月9日,他又派了坂本順少將,率領2萬多日軍,再次向三軍團的陣地展開了猛攻。
日軍利用坦克的優勢,在三軍團的陣地上橫衝直撞,而三軍團的戰士,只能用血肉之軀抵擋這樣的鋼鐵怪獸。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板垣心裡也沒底了,他一直守在電話旁邊,等著收到坂本順打下臨沂的訊息,可是始終都沒等到。
時間拖得越長,他心裡也越慌,因為坂本順率領的那2萬多人,已經是板垣手裡的全部“家當”了,坂本順再敗,他就沒牌可打了。
板垣拿出了全部家當,三軍團這邊,也是傾其所有了,敵軍攻勢太猛,雖然三軍團的戰士都頂住了,但傷亡也非常大,打到後來,連龐炳勳的自衛隊,部隊裡的擔架兵、運輸兵、伙伕都上了第一線。
戰到此時,臨沂城可以說已經是岌岌可危了。也就在這個時候,三軍團的援軍趕到了,而率領這支援軍的將領,跟龐炳勳,卻是結怨已久的仇人,這個人,就是張自忠。
這兩個人的仇是怎樣結下的呢?在北洋政府時期,張自忠和龐炳勳都是西北軍的將領,開始是同一陣線,共同反蔣。但蔣介石用高官厚祿,金錢地位誘惑龐炳勳,他禁不住誘惑,就暗地裡倒戈,投靠了蔣介石。
不僅如此,在倒戈之後,龐炳勳還偷襲了張自忠的部隊,毫無防備的張自忠,在這次偷襲裡險些被打死。
經過這件事,張自忠對龐炳勳是恨之入骨,公開表示,此仇不報,誓不為人。有這麼大的仇,張自忠怎麼還會出手救援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李宗仁了。他親自勸說張自忠,在崑崙出版社出版的《張自忠》一書中,記錄了李宗仁勸張自忠的話:“你和龐炳勳有夙願,我甚為了解,頗不欲強人所難,不過以前的內戰,不論誰是誰非,均為不名譽的私怨私仇。龐炳勳現在前方浴血抗戰,乃屬雪國恥,報國仇,我希望你以國家為重,受點委屈,捐棄個人前嫌。”
李宗仁這番話說得很漂亮,意圖也很明顯,就是拿民族大義說事,把張自忠捧起來,讓他沒法拒絕。
但如果真正瞭解張自忠的為人就能知道,讓他救援臨沂,根本就不需要套路,他是個人品過硬的愛國將軍,面對抗日這樣的大是大非,私人恩怨他完全不放在心上,所以李宗仁剛說完,張自忠馬上就答應了,不是因為李的勸說,而是他自己的選擇。
不過張自忠雖然已經下定了決心,但李宗仁卻不放心,生怕張、龐二人到了戰場,再鬧出不睦,所以派了參謀長徐祖詒陪同張自忠一塊去臨沂,隨時準備從中調停。
龐炳勳聽說張自忠來援,非常感動,冒著炮火,出城迎接張自忠。兩個人雖然捐棄了前嫌,但在涉及到作戰計劃的時候,又馬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這個時候,三軍團已經幾乎打光了,所以龐炳勳的意見,是讓張自忠的59軍接替臨沂的城防,而張自忠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與其這樣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出城攻擊日軍的側後方。
龐炳勳則堅決反對張自忠的想法,他認為,如果貿然出城,一旦遇到日軍的埋伏,那臨沂就徹底保不住了。兩個人爭執不下,最後還是徐祖詒找到了李宗仁,商量之後,最後決定,採納張自忠的意見。
六、主動出擊
3月13日夜,張自忠率領59軍出臨沂,活動到了劉家湖一線,14日凌晨,暗渡沂水河,向板垣師團的右側發起了進攻。日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只能放棄攻城,回頭與59軍作戰。
張自忠對日軍是恨入骨髓,命令部隊狠狠地打,而59軍一直保持著西北軍善於近身作戰的傳統,衝進敵陣,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戰。59軍兇猛凌厲的攻勢,沉重地打擊了日軍。38師趁勢奪回了劉家湖村這個重要的陣地。
為了奪回陣地,板垣調集部隊,大舉反撲,整團整營的日軍,像潮水一樣湧進劉家湖村陣地。雙方從清晨打到黃昏,最後日軍佔領了劉家湖村的東半部分,59軍佔領了劉家湖村的西半部分。
這樣的戰況,已經算是勝利了,但張自忠並不滿意,他命令部隊,一定要奪回劉家湖村。15拂曉,由黃維綱師長率領的38師,再次衝入日軍陣地,與日軍展開了村巷戰,白刃戰,其中一個勇猛的戰士,1個人一連刺死了8個日軍。
這一戰極其慘烈,雙方几乎是一間屋子又一間屋子地爭奪,寸土必爭,反覆衝殺了十幾次。38師的每一次衝鋒,都要付出很大的傷亡,到最後,連長排長已全部陣亡,營長也犧牲過半,就這樣,終於從日軍手裡搶回了陣地。
這一戰,幾乎把板垣打蒙了,他做夢都沒想到,已經到了這個時候,臨沂城裡的守軍竟然還能分出兵力來主動攻擊他,而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支攻擊他的部隊,戰鬥力竟然如此之強,每一個戰士,都像是一頭憤怒的猛獸,人人都將生死置之度外,奮勇殺敵,即便不能親手殺死敵人,也要與敵人同歸於盡。
不過張自忠雖然奪回了劉家湖村陣地,但這也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慘勝,59軍付出了3500名戰士犧牲的代價。
七、打殘日寇“鐵軍”
在臨沂督戰的徐祖詒看到59軍傷亡太大,就給李宗仁打了電話,商量後決定,讓張自忠帶領部隊撤下來修整。
但已經“殺瘋了”的張自忠,堅決不同意撤退,請求再給他一天一夜的時間,他已經看到了勝機,自信可以打殘板垣的王牌師團。見張自忠如此堅持,李宗仁也只能同意。
3月16日,張自忠把所有部下都調到了第一線,做最後一搏,要求誰也不要有保留,與對面的敵人,只能有一方站著走出戰場。
59軍的將士,再次衝入陣地,與敵軍展開了白刃肉搏。開始說的一天一夜,變成了四天鏖戰,日軍動用十餘家一架飛機對59軍陣地輪番轟炸,但守軍都頑強地守住了陣地。
幾乎在每一個陣地的爭奪上,雙方都會發展成肉搏戰,日軍的三個聯隊,幾乎被全殲。到了第四天,號稱“鐵軍”的板垣第5師團終於支援不住,剩下的殘部全線潰退。
這一戰,日軍傷亡4000多人,敗退時,滿載日軍屍體的卡車,就有120多輛,還有900多具屍體,來不及運出戰場,只能就地掩埋。
而戰前那麼囂張的板垣徵四郎,撤退的時候卻是極其狼狽,連大衣和手杖都沒來得及帶走,全部被繳獲了。這樣的狼狽,讓板垣顏面掃地,差一點就切腹自殺。
而贏下這一戰的59軍,也損失慘重,傷亡10000多人,減員一半。雖然傷亡巨大,但每一個戰士的犧牲都是有價值的,這一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不僅戰略性地守住了臨沂,也為最後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此文向抗日戰場上的先烈致敬,好戰必亡,忘戰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