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劉笑笑
五河入海,營養豐富的“兩合水”造就了位於膠州灣畔的島耳河優渥的作物生長環境,無論是種稻米還是養魚蝦蟹都遠近聞名,但由於粗放式發展,村民種養殖收入並不高,稻米幾乎無人種植。今年,位於西海岸新區王臺街道魏家島耳河村引入優質水稻共養試點,水稻田裡養魚養蝦養蟹,單價200元的稻米還在地裡就搶購一空,還收穫了品質很高的經濟水產品。日前,這一試點田裡的水稻收穫完成。
水稻共養模式成功,安了百姓的心
10月25日,走進魏家島耳河黨群服務中心大院,剛剛收割的稻穀正在脫粒,金黃的稻穀在夕陽中揚撒,映出村民豐收後的笑臉。
“這兩天我們村幹部都下地了,大家齊上陣,把試驗田的水稻收割完了。”王臺街道魏家島耳河村黨支部書記魏希壯同樣露出幸福的笑臉。讓他高興的,不僅在於水稻的豐收,更在於給村民探索出一條致富模式,還在於讓稻花香在40年後又在島耳河重新飄了起來。
魏家島耳河村的稻米好吃,即使是40多年沒大有人種了,但在周邊百姓心裡還有一席之地。
魏家島耳河位於王臺街道的東北角,跟上合示範區僅隔著一條巨洋河。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原膠南縣委派駐農業專家工作組對該村進行土壤鹽鹼改良,並引入淡水大規模種植水稻,種植面積最高峰時候達到了2000多畝。由於水土條件優渥,這裡產的水稻甚至在山東地區都很有名,甚至因為米好吃村裡沒有一個男青年“打光棍”。
水稻好吃但經濟價值不高,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興水產養殖,水稻種植也就此中斷。
2020年,新的領導班子上任,因地制宜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曾經讓當地人引以為傲的水稻種植重新進入考慮範疇。村兩委積極對接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並在王臺街道辦和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大力支援下,開始探索優質水稻共養模式試點,讓斷了40年的稻花香重新飄回島耳河。
“夏天水稻開花的時候,很多老人吃完飯遛彎都朝那去,都說稻花香又回來了。”魏希壯說,剛開始聽說要種水稻,村民們也不理解,覺得種不出錢來。但看著這種新模式下的水稻種植成功,也就慢慢打消了這個顧慮,很多人明年願意跟著一起幹的。
魏希壯介紹,這一高品質水稻共養模式是目前青島市唯一的示範基地。在試驗田記者看到,5畝的水稻田四周挖了很深的水溝,看似平靜的水面下,藏著稻花魚、小龍蝦、河蟹。水稻生長過程中,這些水生生物就會在水稻田間覓食、生長,稻花粉落入水中,就是他們的美味,這也是稻花魚、稻花蟹品質好的原因;而他們的糞便又會反哺水稻,提高水稻品質;等“曬田”或收割的時候,這些生物又都會回到水溝裡面去,迴圈往復,成為一個高品質水稻供養模式的系統。
記者注意到試驗田裡共種植了4種水稻,其中表現最“驚喜”的便是“越光”水稻種植成功。“越光”水稻又被稱為“米王”,因為其品質高而被主要用於壽司製作,蒸煮後粒粒分明,時間長也不會變硬。每斤能賣到200元,大大提高了畝產效益。“今年試驗成功後,我們明年將從這4種中挑選表現好的品種繼續擴大種植。”魏希壯說。
據瞭解,生態立體稻田專案實行水稻、魚、蝦共養模式,佔地5畝,每畝每年可產出優質大米800斤、稻花魚100斤、龍蝦200斤,年產值預計可達6.8萬元,計劃明年發展推廣300畝,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經濟基礎。
節慶搭臺,螃蟹爬上更多百姓餐桌
除了水稻共養之外,魏家島耳河村還挖掘出另外一張王牌“螃蟹”,並藉助螃蟹節等新穎的措施,讓品牌香飄萬里,讓鄉村振興多條腿走路。
日前,第二屆島耳河螃蟹節在王臺街道魏家島耳河開幕。今年的島耳河螃蟹節將一直持續到11月,活動期間舉辦了美食、旅遊、招商等一系列精彩活動。
魏家島耳河村有著500年的歷史,擁有千畝天然沙底養殖基地,蝦蟹養殖成為這個村的特色產業。去年,在王臺街道辦事處和王臺鄉村振興工作隊以及西海岸旅投集團的努力和倡導下,首屆島耳河螃蟹節成功舉辦,開幕當天即幫助村民銷售1100公斤,螃蟹成為助推當地鄉村振興的一張“王牌”。
“宣傳大了以後,去年賣不動的蟹子也賣出去了,去年我賣了6000來斤,收益在20來萬,今年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今年最低賣8000多斤,收益30多萬元。”王臺街道魏家島耳河螃蟹養殖戶魏振升如是說。
據瞭解,目前魏家島耳河村共發展蝦蟹池1800畝,年產梭子蟹50噸、基圍蝦30噸。去年,在西海岸旅投集團的精準幫扶下,村裡建成了蝦蟹醬加工坊,年產蝦蟹醬2萬斤,實現收入31萬元。
王臺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劉超說,“透過節慶活動更好地宣傳我們島耳河的品牌。透過螃蟹節,把這個蝦、蟹子推廣出去以後,搞我們這個蝦仔醬,透過這個蝦仔醬延伸產業鏈。”
從0到60萬,村集體收入“活水來”
因地制宜,放大特色優勢,王臺街道辦、魏家島耳河村與王臺鄉村振興工作隊、西海岸旅遊投資集團強強聯合,圍繞螃蟹做文章,推動鄉村振興走深走實。
在特色產業的帶動下,該村集體收入從0萬元增加到近60萬元,完成了從窮村弱村到美麗鄉村的嬗變。
從0到60萬,短短的一年時間,魏家島耳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之前,魏家島耳河有個怪現狀,村裡沒有集體收入,村民卻有不少能人,有不少企業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如何讓村集體富起來,讓更多的百姓享受到鄉村振興的紅利,成為新一屆領導班子要面對的問題。
去年,在外做生意的魏希壯回到了家鄉,走馬上任成為村支書。“我覺得要給村民找到產業發展的道路。”
魏希壯當時面臨的難題並不小。由於沒有土地配額,無法引入產業專案,只能在現有資源上面做文章。魏希壯和村兩委成員梳理後認為,還是要發展特色產業,將原有的優勢專案挖掘出來,提升價值。
於是,40年沒有再種植的水稻進入了他們的眼簾;水產養殖的優勢在節慶等品牌推廣下上了一個臺階。他們對於現有資源的挖掘達到極致,例如村裡家家都在做的蝦醬,經過統一包裝成為村裡的龍頭產品之一,他們甚至找到紫砂大師幫忙設計了專用的器皿,一罈家常美味賣到每壇300多元,並且還一罈難求。
村裡還開發出來一個釣魚場,引入魚蝦,吸引釣客起來,打造起鄉村生態遊的新業態。釣魚場邊上還設有餐館,在這裡釣上來的魚可以立馬進行烹飪,吃上最新鮮的魚獲。農業+的鏈條不斷延伸,也讓鄉村的田野上生長出更多的可能。
“感覺回老家來做點事兒挺好的。”魏希壯說,現在才剛剛起步,“下次你們再來我們這裡,肯定又會不一樣,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