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110師的起義,是淮海戰役中敵我雙方隱蔽鬥爭的一個重大事件,並且以解放軍取得完全勝利而告終。
那麼,當時發動起義的第110師師長廖運周,後來的結局如何?
廖運周
起義成功後,廖運周的幸福人生開始了
廖運周等人在雙堆集前方的起義,使得110師脫離了黃維兵團,並且加入到了光榮的人民解放軍當中,這些人原本都是國民黨的嫡系部隊,來到人民解放軍陣營後,組織上對待他們和對待自己的部隊一樣,他們將得到平等對待。
上述這句話,是毛主席和朱德回電的意思,他們高度評價了廖運周的起義事件。
就在110師起義後不久,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看到時機已經成熟,便對雙堆集附近的黃維兵團發動猛攻,將其四個師10萬主力部隊全部殲滅,還一度活捉了黃維本人,將他關進了功德林監獄接受改造。
黃維
廖運周當年起義的時候,還在騙黃維,舉著報話機喊道:“武昌,武昌,我們已到了趙莊,沿途暢行無阻。”
黃維當時聽到這句話就急了,也對著報話機大聲喊道:“你怎麼搞的?跟你們一起走的18軍那個師,遭到了共軍密集火力,現在傷亡很大。”
其實,按照國民黨的軍事要求,在報話機裡是不能“有話直說”的,大家交流都要用暗語保密,黃維感覺到了不對勁,已經氣急敗壞了,根本顧不上這些。
起義部隊開始行動後,廖運周則關掉了報話機,還將全師所有通訊裝置全部收繳上來,連無線電都不用了,這就代表著110師徹底和黃維失去了聯絡。
那一天,廖運周可能想著:這輩子都不用再見到黃維了。
結果,幾十年後,這對“冤家”還是見面了,此時的黃維也完成了改造,他們從各自的經歷談起,聊到了生活和遭遇,昔日的恩怨,最終也化為消逝的雲煙。
全國順利解放後,廖運周就進入了軍事學院學習,學成後便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炮兵學校任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可能是感覺到國家已經太平,如今國家更需要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因此他在1962年8月開始擔任吉林省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委員。
到了1976年,他又被調任至民革中央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祖國統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並在三年後當選為民革中央常委。
隨著廖運周的工作能力越來越強,1983年6月,他成功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他的晚年過得十分幸福,為新中國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貢獻了巨大力量,還經常參與紀念抗戰勝利的相關活動,宣傳愛國主義思想。
他的哥哥廖運澤在新中國成立後在香港生活了三年時間。
後來,組織主動邀請他回到大陸,過去的事情全部翻篇,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兼參事室參事,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先後當選為第一、二、三屆省政協常委、副秘書長等職務。
和廖運週一樣,他們都利用在黃埔中的地位號召兩岸和平,為兩岸和平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
哥哥弟弟兩人,在晚年的生活都算是比較順利的。
1995年,紀念抗日勝利50週年的活動中,廖運周依舊不顧年邁多病,出席了座談會,他在會上還回顧了自己參加抗日戰爭時的感受,進行愛國主義宣傳,第二年5月11日,93歲高壽的老人因病在北京逝世。
歷史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廖運周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為中國獨立和解放、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堅持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祖國統一大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很多後世分析者都認為:黃維到晚年其實已經和廖運周冰釋前嫌。
因為,黃維雖然生氣,但他此前一直被矇在鼓裡,他不知道廖運周其實早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得知這一切後,他只能說:這一步棋,實在是高。
廖運周,絕非普通起義將領那麼簡單
廖運周是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生,眾所周知,當年的黃埔軍校是為國民黨輸送傑出人才的地方。
然而在1927年3月,廖運周在靖任秋和孫一中的介紹下,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那會,正好葉挺的25師75團籌備起義,他也加入了進來,參與了南昌起義,1928年1月開始,他受到了中央軍委指派,從事地下兵運工作。
後來,地下黨組織發動了蕪湖兵變等系列運動,在這樣非常危機的關頭,廖運周也在黨的指派下建立地下組織。
葉挺
隨著時局越來越嚴酷,廖運週一度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絡,可他依舊堅持鬥爭,想方設法去聯絡黨組織,一直到1937年,他才終於在山西見到了靖任秋。
時隔多年,廖運周已經不知道黨組織現在還有什麼重要行動安排給自己,而他本人在國民黨內部更是一天比一天混得好,對於一名共產黨員來說,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
靖任秋將廖運周的情況彙報給了北方局,組織也最終決定:仍然從事好當下工作,秘密發展勢力,掌握兵權。
從1938年開始,廖運周便在110師擔任團長,到了1942年,原師長已經被提拔為副軍長,廖運周這才接任了師長,他其實一直都有中共黨員的秘密身份,以國民黨師長為掩護,從事秘密工作。
在全面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國民黨便一直籌備著如何打內戰,廖運周也感覺到了異樣,十分著急。
終於,1946年,共產黨一位叫徐仁的幹部找到了廖運周,向他傳遞了劉伯承等領導人的指示,要他做好起義準備工作,順便要搞好情報工作。
劉伯承
在“徐蚌會戰”之前,廖運周便已經秘密召集地下黨員同志緊急開會,大家一致認為,這麼多年時間過去了,此次戰役規模也將是空前的,大家期待已久的起義最好時機,終於來了。
不過,110師正在敵人的重兵之中,想要將部隊單獨拉出去起義,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關鍵點有兩個:一是要有絕對的領導骨幹;二是要有群眾基礎。
當黃維兵團12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淮海地區開進的時候,他本人更是心高氣傲,覺得這將是成名的大戰了,現在自己重兵在握,空中還有飛機掩護,對付解放軍完全夠用了。
可是,按照毛主席的部署,黃維走的每一步,都是向包圍圈進發。
黃維手下85軍軍長吳紹周在接到黃維指示後,召開了師長大會,並且還對廖運周強調說:“你們110師歸黃司令直接指揮,明天向湖溝集方向搜尋敵情。”
吳紹周
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一個重要的情報,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
黃維也派人將廖運周叫到兵團部去,對他說:“我想在對方沒有站穩的時候,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為此,黃維決定讓每個軍挑選一個主力師,齊頭並進,從而順利突圍。
這一招果然厲害,如果真的像黃維預想的那般,解放軍還真的未必能攔得住。
廖運周終於意識到,機會來了,他還態度堅決地表示道:“我請求立即回去準備行動。”
看到廖運周非常堅決,黃維心裡也十分開心,對他又是誇讚又是鼓勵。
可就在“突圍”的時候,廖運周率軍起義成功,留下黃維獨自在風中凌亂。
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終於完成了,廖運周長舒了一口氣。
在六縱隊司令部,廖運周見到了王近山和杜義德,首長在陣地上特意宴請了廖運周,這也讓他感受到了久違的親切。
王近山
前線部隊紛紛拿出好魚好肉犒勞參加起義的官兵,每個人還領到了一筆慰勞金。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等軍區紛紛向起義部隊發來賀電,祝賀他們的起義行動取得重大勝利。
晚上8點,中野6縱在駐地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大會,王近山代表鄧小平、劉伯承、陳毅向起義部隊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當時,還有不少官兵不知道廖運周的具體身份。
2縱隊政委王維綱還發表了一段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
“大家有所不知,廖運周師長其實早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而他所率領的110師,實際上也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此前一直以國民黨的身份掩護行動。
從現在開始,廖運周師長帶領部隊在前線起義成功,110師也脫離了國民黨,從今天起走上了全新的革命道路,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
王維綱
後來,廖運週一直在擔任著重要職務,繼續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最令人矚目的,還是他擔任了政協委員。
而他的老領導黃維則在戰犯營待到1975年才出來。
1989年3月20日,黃維因為突發心臟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在得知黃維已經逝世後,廖運周感到非常惋惜,此時的黃維已經完成了改造,他的音容笑貌依舊停留在廖運周的腦海裡,潛伏敵營那麼多年,那些日子他還記得非常清楚。
結局或許是命運決定的,命運看似天定,實際上還是“事在人為”,當某個改變命運的視窗開啟,沒有爭取到,那麼很有可能便成為了命運的棄兒,如果不是廖運周順利起義,淮海戰場勝利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黃維改變過來,已經是很晚了,上天依舊沒給他留下太多時間。
廖運周也不禁的感慨道:“人生短暫,造化弄人。”
7年之後,廖運周因為疾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3歲,兩人長達數十年的交往,至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