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媽媽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蛋糕邊角料”並與大家分享省錢購物經驗的新聞引起熱議。起因是這位媽媽在逛蛋糕店時,發現有“蛋糕邊”出售,她認為口感並沒什麼差別,價格又便宜,而且孩子不愛吃奶油,蛋糕邊正好滿足需求。可謂孩子高興又省了錢,一舉兩得。沒想到此舉卻遭到一些網友留言指責:“貧窮的父母養出自卑的孩子。”“沒錢還生二胎,生二胎買東西撿便宜。”
“貧窮的父母養出自卑的孩子”這種判斷,只是較為隨意的評判而已,沒必要認真理會。畢竟買蛋糕邊角料,未必是貧窮,買便宜商品是多數人的行為方式,也是一種客觀現實,與貧富關係不大。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即便家有富礦,未必就一定錦衣玉食,過節儉的日子反而更舒服。無論什麼時代,勤儉持家都是社會所尊重和推崇的美德,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父母或家庭教育如何培養不自卑的孩子,與買便宜食品沒有必然聯絡。避免孩子自卑,有很多方法,最簡單的是從父母的言傳身教做起,儘量遮蔽網路上的那些錯誤觀念。父母的言傳身教既來源於生活經驗,也來自中外優秀文化的傳承。中國人的治家格言有很多,其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就凝聚了勤儉節約才不會坐吃山空並能獲得長久幸福的生活理念。
無論古今中外,既有奢侈的富翁,也有節儉的名人。很多人秉持勤儉持家的原則,過著平常和平凡的生活,不用名牌衣服和美食來包裝自己,在衣食住行上均保持低調。而秉持節儉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自信,其實是讓孩子懂得,節儉和平常的生活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美德,因為這種行為方式符合事物執行和生活的規律。這樣的美德和行為方式已經被當作經典記載下來,一直被後世傳承。古往今來,中國人都自然而然地理解和學習著這種智慧,並按節儉的行為方式生活。老子在《道德經》中談到“三寶”,其中之一便是“儉”;孔子也提出過“儉近仁”,即把節儉視為美德;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子一餐只吃一個肉菜,肉菜之外的主食是“脫粟之食”,即只去殼沒有精製的糙米,蔬菜不過是“五卯、苔菜而已”。
在中國民間,節儉的原理和益處深入人心。精打細算,錢糧不斷。由此可見,新聞報道中的這位母親買蛋糕邊角料,正是會吃的一種表現,也是會過日子的一種智慧。日子過得好和事業有成,往往是從勤儉開始,因為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正因為節儉體現了智慧和美德,才會讓人們感受到自信,並因此養成自信。買蛋糕邊角料的媽媽大可告訴孩子,她的行為才是自信的體現,孩子也同樣可以透過這樣的智慧生活建立自信。
即便沒有高收入,過著清貧的生活,也可以像“一簞食,一瓢飲”的顏回,也可以像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愛因斯坦,轉而把善、美和真當作生活的理想。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就會建立自信,父母身上勤儉持家的美德正是建立自信的基礎。
(作者:張田勘 系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