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雙十一,“貨比三家”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在下單前都會做的事情。然而到底哪個品牌產品更好?同品牌同類型產品價格差異那麼大,哪款價效比更好?同類型產品不同品牌,哪個價效比更高?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東西,為何線上線下價格差異會這麼大?是哪些因素造成了這些價格差異呢?“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又真是鐵的定律嘛?又是哪些因素在影響價格呢?那麼同樣都是耳機,幾百元的耳機,和幾千元的耳機有啥差別?
首先零售價的差異意味著做工、材質和模具的差異。我們看到的市面上和X耳機一樣價格卻只有其十分之一的耳機,用的都是行業通用模具,這些通用模具生產的產品做工通常都是很粗糙的,在外殼的接縫處便宜的耳機摸上去有明顯的參差感,平整度很難說,有些甚至會出現毛邊,很影響佩戴舒適度。材質的質感也有比較大的差別,幾十元耳機普遍以塑膠為主,但是好的耳機會採用金屬等材質增加質感,有些甚至會使用三d列印樹脂材料來力求極致的親膚感。模具上的差別,說到底也是設計上的差別,幾白元的耳機在設計上耗費更多功夫,採集更多資料整合,佩戴更加舒適,更加貼耳。在這一步,商家的選擇就已經影響了商品最後的零售價格,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既商家做的選擇也是消費者做的選擇。
其次,發聲單元的差別,這是最本質差別了。發聲單元,也就是耳機裡面的喇叭或者說是揚聲器。幾千元的耳機,發聲單母音頻的頻譜更寬,用來聽歌時,低頻下潛更深,高頻延伸更大更遠。還有一個就是聲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親臨現場的感覺。這一點幾百元和幾千元的耳機確實是沒法相提並論的。
對於一款好的耳機來說,調音也非常的重要。耳機從最初的通訊功能到現在的視聽播放,早就不僅是一款簡單電子科技產品了,它已經逐漸變成人類和音樂藝術之間的媒介,聽音樂本身就是一件欣賞藝術的事情。一個好的調音師就和好的調香師一樣重要,他直接影響著佩戴者欣賞音樂的使用感受。所以,市面上哪些上幾千元耳機的調音師往往是出自國際有名的調音大師之手。
然而作為打工人,也不是誰都輕輕鬆鬆就能消費上千元的電子產品的,最近國貨品牌Chiline裡有一款叫TR1的耳機,圈鐵同軸,3D列印樹脂開模,一個縱橫3C數碼領域多年的朋友都驚訝於他的高性價比,讓普通人也能用千母音質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