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今,比心依舊參照著、追逐著不斷變化發展的使用者需求,沒有人能知道下一個五年,比心和它構建的職業新生態,將怎樣影響著行業乃至社會。
中國有5億人以電競遊戲作為居家休閒的主要方式之一。這些遍佈各線城市深入大街小巷的使用者,不僅構建起了一個千億級的巨大市場,也在2020年居家率最高的春天,讓線上文娛的風口熱流湧動。
196分鐘,是中國人平均一天花在手機應用上的時間。換算成人類一年的總和,這個數字將會無比龐大。人們憂心於個體將迷失在虛擬世界的時間漩渦中,卻往往一邊焦慮一邊繼續沉溺。
被譽為“網際網路先知”的克萊·舍基開闢了另一種思路:自由時間將帶來認知盈餘。在這些單位時間裡,透過創造和分享去迎接無限的可能,獲取時代賦予分享的紅利。分享經濟與陪伴經濟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是目標一致的,一方透過提供富餘空閒的時間、知識,另一方得到了陪伴。
但如果想要讓認知盈餘這件事可持續,只靠他們的內在動機是不夠的,需要搭建擁有完善協作機制的網路共享社群。知乎、嗶哩嗶哩、行業分享類乃至更為細分賽道的電競陪練類APP都基於這一層邏輯而生。
1七年之躍
從家長們眼中的洪水魔獸、學術研究中的“電子海洛因”,到貼上萬眾矚目、榮耀等身的標籤,電競業飛躍式生長。
遊戲陪練的需求起初誕生於線下網咖。彼時,為了追求更好的遊戲體驗和更高的隊伍戰鬥力、更快的等級提升,有一部分玩家願意付費邀請網咖內其他遊戲大神組隊遊戲,在另一端,遊戲大神也可以藉此讓技能變現。
需求催生市場。
隨後,一款主打“遊戲陪練”+“技能分享”的遊戲陪練APP——比心,透過在網魚網咖線下門店單點試執行到APP上線後將陪練模式推廣開來,線上平臺的出現,讓電競陪練業務從此有了更好的生長土壤。
政策,為電競玩家們指明瞭未來道路的方向。2016年9月,教育部在《關於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中增設了體育大類下的“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
2018年11月,iG戰隊奪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掀開了電競產業新的一頁。電競產業的職業化浪潮、爆款遊戲的出現帶來使用者的井噴增長。2019年4月,人社部向社會發布了電子競技員與電子競技運營師等被國家承認的新職業,這意味著電競從業者職業身份的明朗化。
在政策、資本與市場紅利的共同推動下,電競逐漸剝離了“玩物喪志”的負面色彩,也從此進入了市場爆發的新階段。這一年,比心使用者群增長量過千萬。
2020年春天,疫情催化了“雲經濟”和“線上經濟”,為電競及其生態中的陪練市場按下了加速鍵。根據比心《遊戲陪練白皮書》資料,2020年春節疫情前後,平臺日均新增使用者是平時的1.6倍,日均訂單量是平時的四倍。僅在1月24-2月29日期間,使用者累計下單完成超過6000萬局遊戲。
而今,比心邁入第七年。
電子競技將作為正式比賽專案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亮相,上海正加速構建“全球電競之都”,而比心則已聚集了6000多萬的電競愛好者使用者,超800萬電競陪練人員,不僅構建了專業、富有特色的立體人才培養體系,也拓展邊界,還締造了一個以電競陪練為原點,包含音影片、直播、MCN等多元業務在內的商業帝國。
2強勢突圍
在政策助推與資本青睞的雙驅動之下,電競陪練作為電競產業的衍生業態飛速發展。預計在2021年電競生態將佔據28.3%的電競市場份額,電競陪練市場規模將超過140億元,是繼電競直播之後備受關注的下一個電競“百億市場”。
電競陪練的“野蠻生長期”,一度有超過110個陪練平臺雨後春筍般冒出,其中不乏特色鮮明者、成功融資者,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也吸引了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涉足佈局——但絕大多數僅曇花一現。
彼時,行業規定尚未形成,陪練產品遍地開花,危機也隨之而來。“陪練”業務中的“陪”字讓它不可避免地飽受爭議,平臺中的灰色地帶挑戰著網路環境的紅線,不少陪練平臺接連被約談、下架、整改,從此銷聲匿跡。
比心也曾一度被推向風口浪尖,但最終它能實現強勢突圍,底層邏輯是源於對“安全與正直”的堅持。秉著“科技向善”的宗旨,比心建立起集實時風控、離線風控、內容稽核、資金安全、舉報處理、使用者申訴在內的六大守護平臺,透過自研演算法模型整治平臺生態,對黑灰產使用者進行管控,更以多種創新手段推動青少年保護。
2018年被稱為“電競陪練元年”,受到衝擊的陪練行業開始從碎片化完成平臺化、品牌化轉身。
在此過程中,陪練賽道從來不缺少資本入局——除比心之外,虎牙旗下的“小鹿陪玩”也在實現自身突破。在混局中誕生、成長起來的平臺愈加重視規範化、專業化,也更加重視、強調陪練員的技術水準。
2020年,受疫情和電競行業火熱發展的衝擊,陪練行業再次迎來跳躍式發展。
大浪淘沙,而今,電競陪練市場已篩選出像比心這樣的一波頭部平臺。在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2021年度市級標準化試點專案中,比心成功入選,將作為“線上新文娛”樣本企業,以時刻助力行業健康發展的企業責任為先,為實現電競陪練市場朝著職業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而不斷自我更新。
比心正在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以電競為核心賽道,打造多元聚合、開放生態的數字文娛社群,一步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發揮行業引領作用,為電競陪練行業正名,促進電競陪練師的體系正規化,反哺電競產業的未來。
3久久為功
2021年,比心釋出了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至今,新增陪練師超500萬人,三四五線城市佔比超60%,其中全職平均月收入7905元,兼職平均月收入2951元。比心平臺累計為技能分享者帶來收入超200億元。
資料不會騙人,比心在電競陪練賽道的佈局正逐步顯現。然而,這一賽道的“播種”,早已非一朝一夕。成立伊始,使用者藉助平臺的渠道,根據需求選擇大神完成技能的交易,遊戲大神則按照平臺的指導價分享技能獲得收益。比心將上游分享環節與下游消費環節在平臺生態內打通,完成技能共享與變現的商業閉環。
伴隨著數千萬的使用者積累和百萬級別的大神集結而成的使用者流量池,比心意識到了平臺的價值遠遠不應止於陪練這一件事。比心希望為喜歡遊戲的年輕人創造更多選擇,為遊戲大神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多元的職業晉升模式,為整個電競生態鏈持續供血。
比心聯手頂級職業戰隊,進行職業儲備人才選拔,為合作戰隊輸送電競新人。透過打造電競青訓體系,比心正逐步成為各俱樂部的“人才庫”,架起了遊戲玩家通向職業電競選手的橋樑。迄今為止,比心已累計與近30家主流俱樂部合作舉辦青訓招募活動,打造“電競星火計劃”,2020年,報名人數近10萬人,最終9人入選俱樂部成為職業選手。
現JDG戰隊打野選手Xhow(楊文浩)曾報名比心“電競星火計劃”並脫穎而出
平均小於萬分之一的入選機率,層層嚴苛的篩選,近距離接觸電競職業選手的生活,在幫助真正有夢想有天賦的潛力電競少年踏入職業賽場的同時,也讓許多自以為熱愛且擅長遊戲的電競少年擺正心態、迷途知返。
比心不僅著眼於為電競行業輸送新鮮血液,助力中國電競賽事的持續發展,也推出了為退役職業選手提供再就業保障、延長其職業生命週期的“降落傘計劃”。優質的電競退役選手可以入駐比心成為“明星指導”,既可以接單進行一對一電競陪練服務,也可以在比心釋出遊戲影片教程獲得打賞收入,或是透過粉絲經濟實現流量變現。
此外,比心與眾多知名遊戲廠商合作發力,比如在遊戲內開設陪練專區,並聯動合作宣發助力遊戲實現使用者拉新,與電競產業上下游雙方的資源進行置換,讓“陪練”成為遊戲的“天然屬性”,實現使用者的互動與雙向流通,“雙廚狂喜”效應明顯。莉莉絲的《萬國覺醒》手遊曾以“玩萬國覺醒領142比心幣”活動作為比心APP的開屏頁面,達到點選完成比率200%+、使用者留存率近80%、付費轉化率達20%的效果。透過聯動遊戲廠商,在連結產業夥伴,賦能電競產業生態的領域,比心正在探索新的地圖。
比心與行業協會合作,促進標準出臺——2019年7月,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釋出了《電子競技陪練師標準》的公告,這套標準由中國通訊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與比心等單位共同商討、起草完成。同期,電競陪練師技能認定平臺上線。
這一職業正在落地。公告誕生至今,已有近4萬人透過陪練師認證考試,拿到了資格證書,並可在比心陪練平臺上“點亮”自己的認證資格。由此,“電子競技陪練師”逐漸向“專業化”“正規化”靠攏,為使用者帶來更加可靠的陪練服務。
根據人社部最新發布的《電子競技員就業研究報告》,未來電競人才的缺口將達200萬,而比心平臺數百萬遊戲大神的新鮮血液,也將成為未來電競行業發展的驅動力。
一個電競職業新生態正在此構築並快速增長。
4社群賦能
近年來,比心已經連續打出了多張創新牌。
根據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90後每天上網時長平均為3.28小時。在線上社群中,以興趣愛好連線起來的人際關係,往往比現實朋友關係更加穩固、長久。
這便是另一個賦予比心旺盛生命力的原因——“興趣社交”。
陪練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持續養成、不斷種草的長效過程,交易雙方都是共同遊戲的愛好者,而非屬於純粹的買賣,雙方的交流更為直接、真誠,在這個過程中,使用者能夠更容易地辨別同好,分享資訊,交流經驗。
比心始於陪練,但它的觸手還很長。它為電競玩家提供的不僅是一個“培訓機構”,更是一整個有文化連線的興趣消費社群。社群和圈子內容化運營的加強, 進一步增強了比心使用者間的信任度,也為比心帶來了連結使用者、沉澱粉絲的有力抓手。
“重興趣+重社交”模式讓比心立足社群模式與內容化運營,建立了濃厚的興趣圈層文化。在6000萬的使用者量中,25歲以下佔比超過70%。這也就意味著,每10個比心使用者裡,就有超過7個是95後。年輕的使用者群體,決定了比心未來整體年輕化、多元化的生態走向。
5無限遊戲
美國哲學家詹姆斯·卡斯的哲學小書中曾提到,遊戲可以分為以取勝為目的的有限遊戲,以及以延續為目的的無限遊戲。前者的特點是分出勝負就結束,後者則不追求一時的輸贏,它的目的在於延長比賽——將更多人帶入到遊戲本身中來,從而讓遊戲永遠進行下去。
而今的比心便在用多維佈局、技術賦能的方式,進行著一場“無限遊戲”。
電競陪練行業的高速增長意味著劇烈的波動性。比心深知,平臺內容生態的治理,平臺方的自管自查,是解決線上新文娛行業發展痛點的必要手段,更是電競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比心堅持科技驅動,2020年,研發投入佔比心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30%,研發人員佔比達50%以上,研發資金投入和人員數量連續三年增長——資金和人員都被主要用於構建從產品研發、商業運營、風控稽核到客服系統的全體系數字化底層架構。
為了提高交易匹配效率,比心的技術研發和演算法團隊基於人工智慧技術和深度學習模型,引入大資料分析玩家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偏好,玩家年齡、遊戲級別、服務態度、遊戲風格、角色技能等多種維度讓比心的演算法極為主觀和複雜,但它通向的是滿意度更高的訂單,連結了更優質的線上虛擬關係。
除了技術帶來的體驗升級,更加純粹的電競陪練體驗也是比心關注的重點。比心建立了一個超過400人規模的風控稽核團隊,為陪練大神和使用者帶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保護每個使用者的權益。據瞭解,比心已經形成“機器+人工”的稽核模式,搭建形成“稽核+質檢+舉報+申訴”的風控體系。比心APP的圖片、文字、影片等內容需進行3輪機器稽核和4輪人工稽核,日均處理風險檢測4000餘萬次,攔截危險請求近百萬次,處理垃圾內容數十萬條。
比心在第十三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榮膺“年度新銳責任企業”稱號
此外,比心在社群上線“比心樹洞”,引入專業心理諮詢人士,在為使用者提供陪練服務的同時,也關注使用者的負面情緒,並給予正面的引導、幫助。
縱觀行業,這並非目前遊戲陪練平臺的規定動作,甚至,它的距離偏差得還有些遠。但正是在這些主動干預、超前架設的平臺功能裡,屬於一家企業的人文關懷,科技更人性、溫暖的方向,技術和運營團隊的浪漫,都躍然紙上。
在發展過程中時刻關注經營質量、社會責任、平臺價值、使用者需求,堅持奉行可持續的發展路徑,是比心做出的對市場、對使用者負責的選擇。
6結語
很多時候,站在未來看前人對現在的預測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在艾瑞諮詢的《2017年中國電競生態研究報告》中,研究者曾預測,2017-2021年,經過電競“黃金五年”發展後,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有望達到135億元,而包括電競衍生市場在內,預計整體市場規模在2021年將達到250億元。
殊不知,在2018年,從第二年的研究報告回望,2017年的全年規模數字便已突破了650億元。
短短的數年裡,比心打造的電競陪練市場已經為百萬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它催生的服務,深刻地推動著這個行業的發展。
比心不止“陪練”。
以此為切入點,比心打通流量場景閉環,推出了魚耳語音和魚耳直播,覆蓋電競陪練、音影片業務、MCN等多業務場景。同時,比心孵化了近百位網紅KOL,全網擁有9億粉絲,完成從遊戲陪練到人才培養到專業電競賽事,進行直播或者短影片分發,圍繞平臺使用者和遊戲大神的實際需求,賦能電競產業新生態。
而今,比心依舊參照著、追逐著不斷變化發展的使用者需求,沒有人能知道下一個五年,比心和它構建的職業新生態,將怎樣影響著行業乃至社會。也許我們當下認為的“黃金年代”不過是漫漫未來註腳中的一個歷史起點。
但至少目前,從垂直電競到打造數字文娛社群,在使用者規模擴張之外,不論是擬定行業標準,還是構建安全體系護城河,比心始終肩負著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使命,讓遊戲陪練職業更加健康、陽光。
要“為更多人玩出夢想提供土壤並保駕護航”,比心正帶著電競人的熱血意氣,實踐著滾燙動人的理想主義。
文/林彥
本文轉自南方週末微信公眾號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