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由養豬兒改養母牛賣牛犢後,確實比養豬要划算。牛崽出生後到出售,只需半年時間就可以長到500斤,每頭可以賣上1.2萬元。除去餵養母牛和牛犢飼養成本,一頭養殖6個月的牛犢可以賺6000元。我這30頭母牛產下的牛犢給我帶來了18萬元的純利,更主要的是養母牛收益比較穩定。”10月24日,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銀地村三組母牛養殖大戶許玉華,一邊給母牛和待售的牛犢喂料,一邊高興地介紹說。
許玉華曾是銀地村知名養豬大戶,每年出欄生豬都在1000頭以上。前幾年,憑著對生豬市場的敏銳嗅覺,他還以自繁自養的模式,從生豬養殖中嘗足了甜頭,特別是前兩年,每年獲利都有幾十萬元。然而,2019年下半年,一場豬瘟的到來,讓他蒙受了巨大損失。
雖然養豬遭受了不小損失,但許玉華並不氣餒,他又對養殖市場進行了一番考察,這回將目光瞄準了母牛養殖和牛犢銷售。許玉華告訴筆者,養母牛賣牛犢比養殖肉牛划算,1頭育肥牛從斷奶後要長到1300斤左右,至少要18個月時間,雖然目前市價可以賣上3萬元,但加上購買牛犢等養殖成本卻要2.7萬元,僅有3000元的利潤,而且耗時太長;而養母牛賣牛犢,則有另一筆賬可算,母牛從妊娠到牛犢斷奶需要12個月,成本5000元;從斷奶到出售牛犢需 3個月,每頭牛犢飼養成本1000元,按目前斷奶牛犢500斤可賣1.2萬元計,實際每頭牛犢可以獲利達6000元。
於是,2020年4月,許玉華就將原來的豬場改為牛場,並投入近100萬元購買了30多頭已經長到了近1歲的仔母牛,並買了1頭優質公牛,請來專業畜牧獸醫師陸續進行人工配種。為了讓每頭母牛每年都能確保產下1頭牛犢,同時避免在冬天寒冷季節產牛犢而導致小牛犢的成活可能受到威脅的問題,許玉華在畜牧局專家的指導下,採取短期補飼和藥物催情方法,讓母牛產犢季節都集中在今年的3、4月,確保了牛犢的成活率和健康成長。
許玉華告訴筆者,現在農村從事專業養母牛賣牛犢的人不多,主要是對於肉牛繁殖沒有把握,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產出效率偏低,不能確保實現一年一產。特別是遇上冬季產下牛羔,因天氣寒冷,其存活率也會受到影響。“好在有畜牧專家作指導,我現在可以透過控制配種選擇分娩季節,達到母牛生產能力的最最佳化,極大地提高了牛犢的存活率和養殖效益。”許玉華說。
由於有了畜牧專家的指導進行控制配種,今年3、4月,許玉華的30頭母牛陸續都產下了牛犢。在經過半年的精心飼養後,因牛犢體格健壯,還未到銷售期就被人以1.2萬元/頭訂購,目前這些大多長到500斤左右的牛犢已陸續被人買走,每頭給許玉華帶來了6000元的淨利。
“接下來我還要從牛犢中選留種母牛,以擴大我的母牛養殖規模,爭取出欄更多的牛犢,以實現效益最大化。”許玉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