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家長抱怨,孩子犯錯之後,自己的批評根本不管用,孩子不僅不知悔改,而且還有越來越叛逆的傾向。
新聞上還有一些孩子因為批評,選擇離家出走或傷害自己,大人們常常以為這是挫折教育出了問題,其實,父母的批評孩子接受不了,甚至還會招致孩子反感,這都是方法出了錯。
批評聲不一定要那麼刺耳,掌握正確的方法,你的批評才能被孩子接受。
01、讚美要公開,批評要私下
曾經看過一期電視節目,裡面有這樣一個插曲:
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上課畫畫,不好好聽課而大聲訓斥女兒。
訓斥的地點是正值飯點的餐廳,這位母親全然不顧旁人的眼光對女兒一通教訓:
“上課不好好學習,你說你丟不丟人啊,媽媽都覺得丟臉。”
“你畫畫不能當飯吃,如果是媽媽就不活了。”
女兒被媽媽罵得傷心,哭得上氣不接不氣,但媽媽始終都不願停下來。
如果這位媽媽懂得反轉視角,把自己代入孩子,就會明白這種大庭廣眾之下的批評有多絕望。
那種羞辱感,會停留在孩子心中,久久揮之不去。
微信搜尋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我們當過學生、當過員工,我們都知道被人當眾指責的感受。
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孩子變得很自卑,甚至對父母充滿怨恨。
對孩子的讚美可以公開,批評卻要私下裡進行。批評最好的場合,就是孩子的房間,如果出門在外就把孩子拉到一邊,低聲溝通。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曾寫道:“母親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他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
母親從來不會當面斥責胡適,總是會等到晚上人靜時,關起門來教育兒子,因為在她看來: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對胡適人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一個在犯錯之後膽戰心驚的孩子,如果你懂得維護他的自尊,孩子未來對你是充滿感激的。
02、用鼓勵代替批評
批評孩子時,不一定每次都要用負面、刻薄的語言,也可以用一些肯定的話語。
比如孩子寫作業,寫數學作業時還很工整,但因為著急看電視,後面把語文作業寫得很潦草。
有的父母看到這樣的作業,很容易就生氣地說:“哎呀呀,你看你馬虎的!”
其實,你只需要說:“我喜歡你今天寫的數學作業,寫得很整齊。”
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是隻盯著他的錯誤和缺點,他的優點和做得好的地方,一直被大人看在眼裡,孩子也能在父母這種“暗示”中反思自己。
下次你再檢查他的作業,就會發現孩子寫得更好。
透過這樣不斷地正面鼓勵,強化他這種好行為,慢慢地,好行為就會養成好習慣。
切忌不要用過多的標籤限定孩子,比如粗心、馬虎、吵鬧、調皮,這種詞語說多了,孩子很難自信發展。
無效的批評是傷害,正確的批評是鼓勵。
03、批評可以嚴肅,但不能發脾氣
批評的目的是什麼?
不是為了打擊孩子,也不是為了發洩父母的情緒,而是為了幫助孩子。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幫他找到改正錯誤的方向。
很多父母的批評完全是宣洩情緒,每句話都帶著對孩子的諷刺、挖苦和打擊,好像吼得越大聲,話越難聽,批評越有效。
我們把這叫做破壞性批評,最直接的特點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對孩子認識、改正錯誤沒有任何有用的建議。
教育孩子,有時候大人的反應越過激,效果就越差。
微信搜尋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父母常常都有這樣的疑惑:在家調皮的孩子,到了學校就能乖乖地聽老師的批評教育。
但是同樣的道理,家長說出來,孩子就是聽不進去。
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老師們比較有威信,態度堅決,語言簡潔但直擊靶心,他們的話語在孩子心裡很有份量。
父母則反之,冗長的說教加上很多情緒化的辱罵,批評最後都成為親子大戰的導火索。
所以如果你要批評孩子,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來談教育。走近孩子,蹲下來,看著他們的眼睛,清楚地把要說的道理,儘可能簡潔地說完。
只要你態度堅定,孩子基本上都會聽的。
04、批評之後記得情感撫慰
經常看到一些媽媽批評孩子是用拋棄作為威脅:“你走吧,我管不了你,不要你了!”
說罷,媽媽還真的扭頭就走,剩下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邊哭邊追。
這種批評是一種情感忽視,很傷孩子的心。
所以我們在批評孩子時,也需要給足孩子安全感,不要讓批評破壞了你們的關係。
你可以大聲斥責孩子,但是在這之後,千萬不要忘記給他一個擁抱。
一位朋友曾經說起他教育5歲雙胞胎兒子的故事:
兩個小孩趁他忙工作的功夫,在家搗亂,不僅大吵大鬧,還把零食全部撒到地上,他發現之後,批評了孩子並讓他們回房間思過10分鐘。
時間到了,朋友再次進屋,孩子們也淚眼婆娑地主動承認錯誤。
朋友給了孩子們一個大大的擁抱,輕輕地撫摸著孩子的背,他用行動告訴孩子:
“雖然批評了你的行為,可是我依然愛你。”
最後,三個人回到客廳,一起把零食收拾乾淨。
《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父母給孩子講有意義的故事,用小小的親吻、擁抱和愛撫,用小小的警告和批評,就能及時糾正孩子的問題,使問題消失於無形。
孩子被批評後,父母適當使用語言或者肢體的接觸,給予孩子心理安慰,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行為,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也不會因為批評受到傷害,而且會越來越親密。
05、給孩子提出可行的改正建議
批評的最後一步,是給孩子提出改正建議和希望,讓孩子思考解決辦法並付出行動,最重要的是,付出行動要讓孩子自己去執行,父母可以陪伴左右。
比如:把畫畫的顏料弄到地板上,就要自己收拾乾淨;和小夥伴吵架了,告訴他重歸於好的方法;打碎了奶奶的花瓶,如何存零花錢買新的......
給孩子指出一條可以改正的路,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感受到自己錯在哪裡,懂得如何補救,孩子的責任感就這樣培養起來了。
只有這樣,你的批評才是完整的,孩子才能夠在這樣的批評聲中學習到東西。
批評,對每個孩子的成長而言,都是必須經歷的事情,只有方法對了,你的批評,孩子才能聽進去。